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庭故城,实证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治理

链接

 今天

在新疆这片神秘辽阔的土地上

不仅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更有悠久的历史文明

北庭故城全景

许多散落在荒原和绿洲上的古城废墟

其数量之多,历史之深厚

让人印象深刻

北庭故城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

吉木萨尔县北约12公里的护堡子

俗称“破城子”

核心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

包括北庭故城、北庭西大寺

北庭故城遗址远景

北庭故城分内、外两重

是唐至元时期丝绸之路北道

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也是目前天山北麓保存最为完整

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址

1988年

北庭故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庭故城遗址外城北门外瓮城

该城是在原唐代庭州城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的所在地。9世纪后属西州回鹘。13世纪初隶属蒙古,元宪宗蒙哥时曾置行尚书省,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为北疆重镇。城址约于明代初年荒废。

内城西门发掘现场从南到北鸟瞰

故城规模宏大,平面呈不规整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墙周长4596米。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城墙周长3003米、残高10余米、厚8~12米、墙基宽8~12米,为夯土建筑。内、外城墙都有城门、马面、角楼台基,城墙外有护城河。城内原有建筑破坏殆尽,仅存三处残破墙基,九处残基址,其中两处为佛寺基址。内城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城内曾出土很多唐代板瓦、筒瓦和莲纹方砖,城西北隅出土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和工艺水平很高的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开元通宝钱币、刻花石球、下水管道及陶器等。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城址外城墙南门遗址进行发掘,证实了外城墙主体始建于唐,延用至元。2018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北庭故城开展连续性考古发掘,基本确定内、外城护城壕的位置和规模。出土钱币、莲花纹地砖、兽骨、瓦当残片、筒瓦残片、景教铜十字架、滑石石圭、联珠莲瓣纹残瓦当等文物,从侧面反映出北庭故城延续时间长、文化面貌复杂的特点。

外城北门夯土中出土开元通宝

考古工作使唐代至蒙元时期的北庭故城布局、沿革渐次显露,内城可能为唐代最早建设的庭州城,后相继成为北庭都护府、高昌回鹘夏都、元代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核心区所在,实证了唐以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治理和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落的榆次古城3——汉故城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② | 北庭都护府在哪里?一次意外发现揭开神秘面纱
“无邑不城”并非通则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
消逝的古城——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高昌简史)
衡阳酃县故城遗址调勘获重大发现
文摘 | 保护地下文物,赓续首都文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