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密码|三部九候
原创 芃澜 腔调中医
(三)三部九候脉法
《出窍系列2》.水墨.本然绘
三部九候脉法,是《素问》脉法的大宗。
所谓三部九候,是“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不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我们根据王冰的注释,列表如下:
三部
王冰注释
王冰注释
王冰注释
上部
两额之动脉
在额两傍,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所行也。
两颊之动脉
在鼻孔下两傍,近于巨髎之分,动应于手,足阳明脉之所行耳前之动脉
耳前陷中者,动脉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
中部
手太阴也
谓肺脉也。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
手阳明也
谓大肠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也
手少阴也
谓心脉也,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也。《灵枢经.持针纵舍论》问曰:“少阴无腧,心不病乎?对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正此谓也。
下部
足厥阴也
谓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女子取太冲,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是。
足少阴也
谓肾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太溪之分,动应手。
足太阴也
谓脾脉也。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而动应于手也。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穴中动脉乃应手也。
自“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阴也”这一段文字,根据新校正的说法是从篇尾移过来的。而移动过来的原因,在于《针灸甲乙经》本段文字的顺序,借以参考的。
但是这个移动代表了《素问》这段文字的深层次的结合整理的思路。我们可以试着将其区别开来看。
第一个层次,是三部九候所候为何的层次。根据经文我们知道: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这是第一个层次,以人体上中下来分,各有部属。这样一来,人就被三部脉分为了中部以胸中之气辅以心肺,下部以脾胃之气,辅以肝肾,上部则分谓头角、口齿、耳目三气。这样一个气化的身体里,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脏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以成,神乃自生”的话。
气在体内的循环往复,大约就是在养五脏的同时,而能上达于头,四达于四肢末端。而把持四肢的动脉,与观察过头角以及耳目、口齿的动脉,就能够判断内在气机的情况了吧。
在《内经》的体系来看,这个气化着的身体,无论把持哪一部的动脉,都应该是与其他部表现统一的吧,因为内在的气是往复循环着的。所以,《三部九候论篇》中才说,“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而当一个部出现不一样的时候,那么也就代表着对应的位置气机的不畅,即病。所以,《三部九候论篇》才说,“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都有一个“独”字。
小、大、疾、迟都是脉象,寒热则是两类脉的总称,陷下则是脉无法触及,而陷。[i]独的出现,是在与其他脉比较中获得的,王冰说,“然脉见七诊,谓叁伍不调,随其独异,以言其病尔。”这里七诊即小、大、疾、迟、热、寒、陷下而言的,叁伍不调也出自同篇,则言如何以三部九候决死生。
帝曰:决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叁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这段文字最特别之处在于谈了中部之候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中部之候反应的是胸中之气辅以心肺,是具有着宗气的地位的。因此,尽管其不出现异常的脉象,而表现出独调的情况,但是,因为众藏相失,也是死亡或者危险的征兆。因此一个“独”字可以概括三部九候脉诊的特征,在于叁伍相参,而发现最特殊的一个,则提示相应内部气机的病变。
第二个层次则是建立在经脉层次上的。
这就用到了新校正从篇尾提前的那段文字,也就是王冰特别加以注释的文字。三部九候同时分别属于不同的经脉络属,因此可以反应所经经络的疾病。《三部九候篇》的原文为:“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而知经脉的最大的好处则在于与刺法的一系列体系得以联络贯通。加以应用。所以本篇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但并没有详细解释,而是直接重复刺法的准则: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
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原文此处有一血字,应是重复下文,故删去。)。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其出血,以见通之。”
专事经脉疾病而言,未言及脏腑。
[i]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读《黄帝内经》之二十:你的身上也有“天地之至数”
中医《脉经》基础理论错误传承千余年之改正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三三部九候论第二十篇
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奥秘!
针灸逢源 三部九候论
19-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