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安十大名方(上)



方剂作为中医用药治病的发展形式,是理、法、方、药思维过程的终极体现,反映了医家辨治疾病的思路和水平,决定着临床疗效的高低。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安医家在理、法、方、药各个环节都有发明,自然也少不了创立新方、化裁古方,流传至今的很多经典名方都出自新安医籍,现代历版方剂学教材均收录有20多首。笔者结合理论学说的先进性、治法用药的典范性、医家医著的代表性和现代运用的广泛性综合考虑,并参考《新安医学方剂精华》有关论述[1],从新安医籍中筛选出10首临床实用、疗效确切的新创方或首载方,按来源、(别名)、组方、(制备)、功效、主治、用法的体例,统一整理、归纳,加按语阐析说明,其中药名加以规范而保留特色标识,用药剂量严格按照明清时期度量衡制度[2]折合成现代法定计量单位,如1斤≈596.82g(库平制)、1两≈37.30g(折算时精确到个位),1钱≈3.73g、1分≈0.373g(折算时精确到十分位),以便于现代临床学习、使用和参考。

大健脾养胃丸

【来源】明代徐春甫《医学捷径六书·评秘济世三十六方》。

【别名】大健脾丸、百谷丸。

【组方】净白术1790g(饭上蒸),人参373g(吉林清河者佳),白茯苓597g,广陈皮597g(温水洗),枳实298g(饭上蒸),川黄连298g(姜汁炒),神曲298g(炒),谷芽298g(炒去壳),吴茱萸112g(开水泡,去苦水),当归身224g(酒洗),青皮186g(醋炒),白豆蔻112g(炒仁),南木香75g。

【制备】上药碾作细粉,老粳米煮荷叶汤滴丸,如绿豆大。

【功效】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

【主治】日常治未病养生,饮食积滞消食后以及病愈后脾胃调养。

【用法】饭后相隔一定时间,温开水吞服,每服75g,日3服,小儿用量减半。

【按语】

anyu

徐春甫私淑李东垣,是新安固本培元派早期医家,以创制脾胃王道之剂起家,此药即为羽翼李东垣补中益气汤而创设,方中一派培元理气、调补脾胃之药,且重用倍用白术并重用人参、茯苓、陈皮,集中体现了“固脾胃元气”为本的学术思想。一般疾病只要正气内存,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补益调整脾胃功能,患者皆有逐渐向愈的可能。他在《评秘济世三十六方》中推荐说“医家之主药,人生之根本,不可须臾离也”,并自豪地说:“余寓京师,惟藉此方以著名,海内咸知,罔不求赎,缘治未病养生之要药也”,且立广告曰:“新安徐氏:保元堂制大健脾养胃丸,诸人服此丸,脾胃大壮,饮食多进,元气畅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所养,诸病不生,百邪不入,寿考长龄,此其基本。”保元堂系徐春甫寓居京城之家宅。另其《古今医统大全·脾胃门》载有小料方,组方和用药比例大同小异。后世有名方健脾养胃丸,用药虽大同小异,但各药剂量较为均衡,补脾胃元气之力远不及此方。

徐春甫十分留心奇验秘方的收集运用,凡平日闻见均加以吸纳采录,并积极主动地广泛征求,甚至不惜以重金赎买,《评秘济世三十六方》就包括有收集来应手取效的秘验方。到了晚年,他将“业医五十余年,积久频验”的药方“付之梓人”。除大健脾养胃丸外,书中新创方或首载方还有健脾消食的香砂枳术丸,和脾治痢的香连方,消酒积、食积、痰积、气积的四神消积方,生精壮元的斑龙百补方,镇养心神的琥珀安神丸,收敛止咳的宁嗽琼玉散,固虚止带的秘验带下丸,收涩止崩的秘验血崩丸,明目消肿的金花明目丸,软坚散结的内消瘰疬丸,壮阳固精的仙灵酒,以及外用消炎的明目紫金膏、收疮的定痛太乙膏等;而《古今医统大全》又首载有散寒湿、驱瘴疟的圣散子,调养气血的八珍益母方,补养安胎的太山磐石散,养血清热的芩连四物汤,益老扶羸的秘传六和丸,外用固精的保真种子膏等,均是屡用屡验的良方。


壮原汤

【来源】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第五卷·胀满门》。

【别名】壮元汤。

【组方】人参、白术各7.5g,茯苓、补骨脂各3.7g,肉桂心、大附子、干姜、砂仁各1.9g,陈皮2.6g。

【功效】温补下元,调气消肿。

【主治】下焦虚寒,中满肿胀,小水不利,上气喘急,阴囊两腿皆肿,或面有浮气。有痰加半夏3.7g;喉中痰声,加桑白皮3.7g,咳嗽亦加;脚趺面肿,加薏苡仁7.5g;中气不转运、不知饿,加厚朴、木香;气郁不舒,加沉香、乌药,临服磨入;气虚甚者,人参加作18.6g,大附子加作5.6g;汗多者,再加桂枝1.9g,白芍药(酒炒)过3.0g;若夏月喘乏无力,或汗多者,加麦门冬3.7g,五味子11粒;夜梦不安者,加远志3.7g;两胁气硬,加白芥子3.0g;若面浮肿,胁下气硬,加白芥子、紫苏子各1.9g;若身重不能转动,加苍术3.7g,泽泻2.6g;湿盛加桑白皮、赤小豆。

【用法】水煎,饭后相隔一定时间服,日1剂。

【按语】

anyu

臌胀为中医四大难治症之一,孙一奎认为“肿满多因火衰”,“起于下元虚寒”,“先宜温补下元”,才能“使火气盛而湿气蒸发,胃中温暖,谷食易化,则满可宽矣”。方中以人参、白术大补元气,加附子、桂心、干姜、补骨脂温补命门之火,茯苓健脾利尿,砂仁、陈皮调气,温补即以气化,水湿得运,臌胀自可消除。孙一奎与徐春甫同属新安固本培元派早期医家,但他认为命门元气不足可致气虚肿胀、中满、癃闭、遗溺、小便失禁、痿证等病,创有治疗臌胀(下焦元气虚寒)的壮原汤和治疗痿证(脾肾阳虚)的壮原丸等代表方,将固本培元治法推衍至命门元气,反映了他所提出的“命门动气”学说,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景岳全书·杂病谟·肿胀》“温补即所以气化”之论,实际上就是对这一治法的最好注脚。现代研究认为,凡慢性、顽固性水肿,多系水邪泛滥阻遏脾肾阳气所致,如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水肿等,尤其体质较差的慢性水肿,脾肾、心肾阳虚,气化不利,运用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为主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3]。据观察慢性充血性心衰具有典型的心肾阳虚征象,90%以上是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法,显效率在40%左右,有效率在90%以左右[4]。

孙一奎还创有攻积杀虫的积块丸、清热燥湿的端本丸等治疗难治病症的名方,攻艰克难,卓有成效。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来源】明代吴崑《医方考·卷五》。

【别名】滋阴八味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八味丸、滋阴地黄丸、八味丸、凉八味丸。

【组方】熟地黄298g,山茱萸(去核,炙)、山药各149g,牡丹皮(去木)、白茯苓、泽泻各112g,黄柏(盐炒)、知母(盐炒)各75g。

【制备】上药共碾为细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赤黄者。

【用法】温开水送下,每服30丸,日服2次。

【按语】

anyu

该方即今治疗阴虚热证的常用经典名方知柏地黄丸,虽数度改名,其实源自《医方考》。吴崑在方论中分析说:“熟地、山萸,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足以补肾间之阴血;山药、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故足以去肾间之湿热;黄柏、知母,苦润者也,润能滋阴,苦能泻火,故足以服龙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阴之火,滋其济火之水,则肾间之精血日生矣。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本方以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为基础,而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山药两药之和,故以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更加知母、黄柏苦寒坚阴,而具滋阴降火之功,用治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现代辨证灵活运用十分广泛,诸如慢性咽炎、口腔炎、肾病综合征、急性尿路感染等,凡属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证均可使用。本方性质寒凉,虚寒性病证不适用,孕妇慎服。

《医方考》尚新创或化裁有清痰止咳的清气化痰丸、行气散郁的五磨饮子、化湿降浊的六和汤等名方。


金锁固精丸

【来源】清代汪昂《医方集解·收涩之剂》。

【组方】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75g,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成粉)各37g。

【制备】莲子粉糊为丸。

【功效】补肾涩精。

【主治】肾虚封藏失司,精关不固,症见梦遗滑精,早泄遗尿,虚烦盗汗,倦怠乏力,腰酸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遗精梦泄加金樱子、五味子;心烦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腰酸甚加杜仲、川断;腹泻加补骨脂、五味子;大便干结加肉苁蓉、当归;肾阴虚加龟板、女贞子;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

【用法】早晚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次10g。

【按语】

anyu

此方为涩精止遗剂,以固涩为主,专为肾虚滑精者而设,使肾复封藏,精无外泄,犹如金锁一般,故名。《医方集解》分析说:“蒺藜补肾益精,莲子交通心肾,牡蛎清热补水,芡实固肾补脾,合之莲须、龙骨,皆涩精秘气之品,以止滑脱也。”全方兼顾肾之封藏不密、肝之疏泄太过、心之心肾不交、脾之湿浊下注四种病机,治标之中亦寓有治病求本之意。现代还常用于慢性肠炎所致腹泻、崩漏、带下、小儿遗尿、乳糜尿、淋病、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神经衰弱等病症,多有良效,并有治愈重症肌无力的报道[5-6]。本方多为收涩之品,收敛作用强,凡下焦火盛或湿热下注所致梦遗者不宜服用,肾阳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者也不适用;外感发热时应停用。

《医方集解》首载方尚有养阴润肺的百合固金汤、补益肝肾的扶桑丸、消食健脾的小保和丸、祛暑利湿的六味香薷饮、清泻肝胆实火的龙胆泻肝汤、治疗体肥不孕的启宫丸等名方。


止嗽散

【来源】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卷三·咳嗽》。

【组方】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194g,甘草(炒)448g,陈皮(水洗去白)597g。

【功效】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主治】诸般咳嗽,尤适于外感引起,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者。风寒初起,加防风、荆芥、紫苏子;暑气伤肺,加黄连、黄芩、天花粉;生痰黏稠,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燥咳无痰,加瓜蒌、贝母、知母、柏子仁。

【用法】上为末,每服11.2g,食后临卧服,温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按语】

anyu

止嗽散为程国彭“苦心揣摩所得”的一首著名治咳方,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随证加减,可用于风寒、风热、痰浊、肺痨等多种咳嗽,“服者多效”。何以“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程国彭指出“药不贵险峻,惟其中病而已”,并分析说:“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流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因疗效卓著,后世广为运用,被誉为“治嗽第一名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外感咳嗽的治疗。痰中带血者慎用,阴盛劳嗽者不宜使用。

程国彭用药十分精炼,喜用一病一方,每方多为几味,创制了不少方约而效、量少而专的新方,如治疗四时感冒的加味香苏散、治疗实火喉痹的加味甘桔汤、解肌清热的柴葛解肌汤、润肺化痰的贝母瓜蒌散、滋阴保肺的月华丸、祛风除湿的程氏蠲痹汤、通痹止痛的秦艽天麻汤、治疗走注疼痛的程氏普救万全膏、治疗湿热白浊的程氏萆薢分清饮、专治痢疾初起的程氏治痢散、通噎开关的启隔散、主治鼓胀痞积的和中丸、治疗痰湿眩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滋阴清热的消瘰丸等很多有效验方,均药量小、配伍精、疗效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出其不意之效,历版《中医内科学》教材选引其方都有十余二十首,至今仍为临床医家普遍赏用,亦常有运用其方而见诸专业学术报刊的报道,说明程国彭所制之方富有临床价值。


编辑:杨葛巍。作者:王键等。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天医堂编校发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十)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医方考》卷五)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之三(上)
【真传一刻】第182期:王键-新安医家的临床诊治思路与特色(上)
李济仁践行新安医学治验
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水肿经验撷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