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家:册页八家谈(转)

               中国书法家:册页八家谈

 

 

    1、从传统的书斋走进现代展厅,册页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徐本一:唐代中期开始出现页子装,逐渐向蝴蝶装,即册页装裱过渡。作为书法墨迹传世的册页,如《颜真卿竹山堂联句》,原为黄绢摹本,是大幅屏风之物,后来裁割成册页。因有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二行,启功先生断定裁剪最迟不晚于南宋绍兴年间。又指出:“剪装为册,或由于屏幛残缺,或为使翻阅弆藏,今已不可得。”将卷轴改装成册页的,还有米芾的大字行书《多景楼诗》。安岐《墨缘汇观》认为其在宋已改装成册。林逋《秋深三君二帖册》,应是明人将林逋二信札集装成册页。明代书家喜用乌丝界栏,作楷书或行草书装成册页,祝允明、董其昌等均有册页墨迹传世。清代的册页更是蔚为大观。
    册页需一页页细细品味,视点聚集于细节之美的观赏中,而现代展览的观览方式,使人少了把玩近赏的耐心,有可能忽视对全局反复、全面的观照。但册页的创作、审美空间仍然存在,无论大字与细书,纵放与工整,都有用武之地。一页虽有局限,但连续一页页地观赏,能使视觉处于兴奋的不断获取之中。现在举办全国册页专题性展览,不仅激发了广大书法作者对册页的创作激情,更会开启册页创作的智慧之门。以中国当代书法创作群体的亢奋与虔诚,不知又会变幻出何等的新奇,只有拭目以待了。

    胡传海:册页这一形式的出现,促进了书籍的装帧设计、形式美感向前发展,同时启发了当时的政治家、艺术家,使他们在奏章、诔文、札记等日常书写中开始运用册页这种书写形式。册页到了现代书法家的手中就演变为一种纯粹的书法表现形式。由于册页是借鉴书籍的形式,所以在形式上和古代书籍的形式具有相似的特点。如都是竖式书写,中式翻身,有时还画格书写。有的采用眉批形式,或黑或红。还有的借鉴碑版装裱形式,采用黑底白字的写法。这都是现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传统资源利用到现代书法创作中的佐证。同时,在册页内外的装潢上有了更大的发展,体现了当今工艺材料和科学的进步。

    刘洪彪:原始意义上的册页,是古时线装成册用以行文记事的空白纸簿。后来人们为了便于收藏和展阅,制作出尺寸更大、平整挺括、合拢成册、拉开成卷的册本,用作书画,现代书法创作沿用了册页的形式。全国大型书法展览中的册页作品,尺寸越来越大,材质越来越新,装帧越来越美,有的册页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王金泉:册页,作为书法的一种创作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书法家的偏爱与重视。近年各种全国书法大展中,册页占据了相当数量。其书写水平逐渐提高,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变化,花色品种形态各异,成为展览中的“亮点”。

    游义云:以册页为载体来表现书法艺术,古已有之,其能反映书法作者的笔墨功夫、驾驭全局的能力,体现作者的艺术厚度与高度。前人写册页,多在书斋中把玩欣赏。今天,册页已成为书法展厅一道迷人的风景,拓宽了书法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如今的册页将各种色彩、形式杂糅在一起,书写时可根据喜好,任意为之。近年的全国书法大展中,册页作品与其它形式的作品相较,获大奖者不在少数,说明其在展览中是占有重要分量的。
    刘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传统的册页像邻家漂亮可爱的小姑娘,自然淳朴,天真烂漫。展厅里的册页就似T型台上的模特,精心装扮,争奇斗艳。

    2、册页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徐本一:册页,可以单页为单位(也有以两页为单位,展开作一页观的),创作完成后再装册。此法便于汰劣存良,弥补失误。在成品册页上书写,要注意宣册生熟的性能。册页虽以页为单位,终归要全册协调,笔势贯通。正书要和谐统一,草书要节奏明快,重要的是将书法创作的整体气象完美地表现出来,避免支离破碎,有拼凑感。册页有有边装、无边装等形式,要根据各种形式匹配相应的书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凸显内容。
    胡传海:传统意义上的册页是装裱过的,宣纸的性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书写时,对纸张的特性要有了解,其适合写什么内容、用何种书体、墨色怎样变化,都是需要考虑的。如将纸裁剪写好后,再装裱成册,选择的余地大一些。册页的形式可分为画格、画行和不画格、不画行两种。画格的比较适合写楷书和隶书,画行的比较适合写行草书。册页和手卷的书写方式稍有不同,手卷可以连续书写,慢慢展开,所以没有章法上的割裂问题。册页既强调单页摊开时的变化,又要考虑整本打开后的完整性。因此,册页书写时,考虑行气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统一性要多一些。如果用行草写册页,可借鉴尺牍的写法,顶部齐头,下面错落。
  刘洪彪:创作册页,有几点建议:一是册页为案头近观细赏的把玩之物,不宜作大字;二是书写内容要讲格式,题、文、款、识须表述清楚;三是册页书法的美学特征是文气、雅气和静气,故册页不宜表现雄强、豪放、粗犷的艺术风格,还应有册页题名。
  崔廷瑶:册页宜以中、小字为主。展出时,可多页展开。书写时,要有段落及留白。大草可连绵书写,以字形大小收放来调节疏密关系。品览册页,多为近观,笔法结构的精到尤为重要。粗头乱服者,必须有意味。界栏格线的运用,可增强整齐感、紧凑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正书多用界格,小字多用界栏。册页观赏时常不见首尾,可适当穿插钤盖一些闲章,调节页间气脉。册页分页的折处,书写时要注意避开。
  王金泉:册页一般是横式的,书写时没有竖幅作品易把握,但其章法易出现“数页一面”的感觉。创作时,需注意:一、墨与水的调和,表现一定的水墨艺术效果。册页,不外乎由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绢等制成,其性能不一,墨色表现效果也不一样。二、无论大字、小字,将册页多伸展开几页来写,容易把握整体布局。
    游义云:册页篇幅较长,近于长卷、手卷,其段落性、节奏感更强。直接在成品册页上书写,难度较大,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很难胜任。书写册页,最能反映书家的灵气和对作品整体的调控能力,须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若如抄书一般,令人观之索然无味,便失掉了册页书法的审美意义。册页无论用何种书体来写,都应在精心中力避刻意做作,务求自然雅致。
  张维忠:写册页,字数有一定的数量,才会有分量。册页是由一页页的小品组合而成的,每小页既相对独立,又与整幅作品密不可分。书写应精致,谋篇布局应前后呼应。正书册页,通篇要和谐一致。行草册页,行列参差错落,才会生动活泼,逸趣横生。
  刘波:行草册页力戒字大、字形呆板,章法布局不能千篇一律,而无趣味。线条也力戒拖泥带水,注重起收、转折,力求干净利索,增强耐看性。力戒用笔、墨色对比反差太大,涨墨、枯笔太多会有失和谐.

    3、册页能否用多种书体来书写?
 

    徐本一:一本册页可以多种书体并存,只要处理得宜,也能别开生面。将多种书体汇集在一起,是册页常见的形式。将所擅长书体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在方寸之隅尽情展露,册页最便利。
    胡传海:多种书体写在一本册页上,是完全可以的。其既展现了书写者的功力,又让人在观赏时有“移步换景”的妙趣。书写时,书风要相对统一,不要跨度太大。否则,就像一下由低音转向高音,会让人接受不了的。
  刘洪彪:各种书体都可写册页。册页可能是一时完成,也可能是分时、分期书写,书写的内容不同,心情也有区别,一册多体是完全可以的。但甲骨文、钟鼎文、简书等写在册页上,总感到难以水乳交融。还是帖学一系的楷、行、草写册页,更自然率真、文雅和谐。
  崔廷瑶:册页原为集藏书画小品之用。除了同一作者、同一规格的书画外,也可由不同作者、不同规格的书画集于一册。书体不同、风格不同,是册页与生俱来的“天性”,基于此,册页可同时用不同书体来书写。特别是有边框的册页,每页还可单独成为作品,但书体间的反差不能太大。连续书写的经折式册页,在展厅中多幅展开,则要注意各书体所占的分量、位置、大小等。最重要的是各书体间的艺术水准要相当,使整体协调。
  王金泉:近年全国书法大展入展的册页中,书体多为小楷、行书,中楷、大楷及篆隶册页鲜有入展,即便偶有入展,但与大奖无缘。
  游义云:书写册页,应各尽其能、人尽其才。册页的天地是宽阔的,篆隶楷行草俱可展露。可用某种字体通篇一贯到底,也可几种字体穿插其中,这样更丰富、更具欣赏性。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古往今来五体俱佳者毕竟寥寥。因此,参加全国书法大展,最好选择自己擅长的书体,务必扬长避短。
  张维忠:册页书体最好不要超过两种,同时必须以一种为主。在全国书法大展的非册页书法作品中,都曾出现过一幅作品中存在两种书体的创作模式。故册页中出现两种书体也在情理之中了。
  刘波:从自我欣赏的角度来看,册页可以用多种书体来写。参加展览,最好用一种书体来写。现在的全国书法大展,已分书体评审了,将多种书体写在一起,会给评审带来麻烦,展览只需展示自己书法中最精彩的一面就足够了。

 

    4、册页怎样装裱最具展览效果?
 

    徐本一:这就难说了,最佳的展览效果有多种原因。即使装裱一样,作品摆放时的次序、方位、采光等不一样,展览效果也会有差异。装裱首先要做到平整挺括,清爽雅洁,避免装饰过度。装饰总是处于次要地位,作品的内质与品位处于主要地位。听说中国书协举办的首届全国册页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会将册页布置在墙上展出,但只要便于观赏,又不损伤册页作品,当然可行。册页作品,装裱形式的创新是多样化的前提。
    胡传海:册页现在主要是作为礼品送人的,其在装帧的豪华精美上下了很大功夫。有装红木盒的,也有订上铜板标牌的。从展览的角度来看,册页用朱笔写点注释和眉批,会很好看。用印多少及钤盖的位置也很讲究。前后请名家写卷首和跋语都会增加册页本身的吸引力和展览效果。
  刘洪彪:册页无论怎样装裱,在展厅里都很难展示封面、封底,主要还是看内页的书法艺术表现,即内涵。展览评审中,册页外部形象的优劣除了赢得评委的一点最初印象分外,其实不具有最终取舍的决定性作用,也不会影响展览效果。当下的册页制作技艺和手段花样翻新,可谓美轮美奂、精巧可人。形式上有右开、上翻、横式、竖式、方形、书本式、折叠式、散片式等。如写得好,再加上恰当的形式,在展览评审中是容易被评委一见钟情的。
    崔廷瑶:册页有选用成品书写的,也有书写后装裱成册的。如要颜色很跳,则要配以和谐的色彩,不可太花,色彩宜少不宜多,用卡纸衬装就更洋气了。装裱、制作困难的作者,可以普通成品册页为底,另纸书写各种形式后再粘贴,也会有很多变化,如纸色(质)、大小、位置的不同,册页底板的空白还可再加题跋等。书写者都可自己为之,不困难,能够改变普通成品册页的单调形式。推篷式册页则可上墙悬挂,横向占位又少,太长部分可折叠数页用小夹子固定,这是册页中较少采用的形式,可借用条幅分段书写的方法,以利于展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形式。面板采用高级木板,封面采用高级锦缎、新型纸材、民间土布、土纸等。题签有电脑刻字、写真制作、砖木刻字或拓或印者;内页材料采用金银笺、蜡笺及各种高档色纸,有的册页还配上华美的外函套,装裱色调沉静素雅。各种材质、色彩的面板经过处理后,可增强展览的观赏性。题签的制作及书写也要异彩纷呈。题签可刻、拓、印、写,题签的附加装饰亦可多些变化。封面是观赏者的第一印象,宁可折叠中间部分页面,也要把设计精彩的封面展示出来,参加全国书法大展的册页,更要重视封面的制作。
    王金泉:如今全国书法大展的投稿作品,多不需装裱件,唯独册页例外,可以自行设计、装帧。其形式、构图、材料、创意,可随意而为。现在较流行的是粘贴式,其简单实用,将写好的作品粘贴在册页上,作品的纸张要与册页上的纸张形成反差。将写好的作品交给制作册页的师傅,根据作品大小,量身订做,效果将会更突出。一本册页可粘贴字体、大小、形式、颜色不一的作品,以增强册页的丰富性。加工册页时,应注意平整度及页码之间的粘和度,不能有破损。
  游义云:册页的装裱,不可忽视。一本单片册页,如用传统方式糊裱,则时间长,费用高。如直接在成品册页上书写,又怕出差错。折中的办法是将写好的单片托裱后,用装裱机器压在成品册页上,这样既节省费用,又光滑平整,精致美观,更具展览效果。
  张维忠:有条件的可先写后裱,这样可按自己的喜好将册页装裱成多种形式,对出现问题的单片也便于更换;较短的册页还可把册页设计成挂式,按条幅形式分段装裱。
  刘波:册页装裱,既要符合大众口味,又要出奇制胜,简约而不简单。白色的底面,贴上泥金、粉笺、仿古宣或自己作旧的纸都可以,效果好,价格低。如经济条件允许,最好请知名的装裱师制作。  
  

    5、册页多大规格较适合表现展览效果?
  

    徐本一:现在市面上精美的册页种类繁多,超大型的册页,与一些人贪大的心理合拍。册页的规格与书作字径的大小有一定联系。大册页适合表现大字,小册页适合表现小字。册页的大小,可根据自己拿手的字体来选择不同的规格。至于超大型的册页能否用来写榜书,前人未见,今人不是不可以尝试。以前在图书馆见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单字拓片装裱成册页,也是异常雄伟的。
    胡传海:展览中的册页,不宜太大,其毕竟属于观赏性的小品,册页是由线装书衍生而来的,最大不要超过八开。摆放在橱窗里,细细品鉴,显得比较古雅。很多时候,小册页更好赏玩、更有魅力。
  刘洪彪:册页的特殊形式,决定了它的尺寸不宜过大。册页只能在案头翻阅,在橱柜里展示。如果只考虑在展厅中夺人眼目,盲目求大,弄个四尺、六尺的“鸿篇巨制”来创纪录、争第一,结果挂不上墙面,搁不进展柜,无法翻掀,就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了,保持册页特有的惯性比较好。
  崔廷瑶:册页本是小品,不宜太大,成品册页的尺寸相对固定,大、中、小号不等,在此范围内均可采用。收藏者以册页求字画,大小都是一开,故现在的规格愈演愈大,曾见过翻开有六尺对开大小的高头大册,实在吓人,已失去册页的本性了。册页最好置于玻璃展柜或长形条案上展出,如上墙则比横幅更难展示,这也要求作品不宜太大。全国书法大展中,作品虽求大成风,但都不乏小品、册页佳作,只要是精品,小品有时也可能是“奇兵”。册页宜于近赏,善小字者不妨写小型精致册页。
    王金泉:册页不易过大,亦不能偏小。准确地说,竖式册页高度不能超过60cm,每页宽度不超过40cm;方形册页的规格以40cm×40cm左右为宜。小册页每页的规格最小也不能低于20cm×15cm。
  游义云:册页的规格,可大可小,但一味求大(高度超过60cm以上),则有失册页的情调与品性。太小了又缺乏气度,在评选中易被忽略。因此,参加全国书法大展,最好在主办方所要求的规格内创作,不要突破上限。
  张维忠:正书册页,不宜太长,5米左右即可;行草册页,可适当长一些。中国书协在首届全国册页展征稿中规定,长度不超过6米,高度不超过60cm的尺寸是比较理想的。
  刘波:尺寸太大,就失去了册页所独有的精致。太小了,很难表现作者笔底的风采。常见的册页形式在展览中都可以出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展投稿不懂,怎么办?获奖书家经验大分享......
册页展您准备好了吗?
【全国征集】“封龙山杯”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
齐玉新:十二届国展的十个注意事项!
书法家张海:否定自家成自家
始知真放本精微——胡迪军小楷书法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