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书法名家各体《心经》集粹!
userphoto

2024.03.19 宁夏

关注
在诸多佛教经典中,如果要评选出一部最受历代书法名家青睐的经典,那毫无疑问是《心经》,《心经》也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极为重要的经典,也可以称之为佛教经论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一部经典,短短二百多个字高度概括了佛教经典的精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在中国书法史上,从欧阳询、赵孟頫、苏东坡到董其昌、弘一大师等等,诸多书法大家都酷爱抄写《心经》,留下经典墨迹传世,他们的《心经》书法作品风格淡雅、清心,更多了几分禅意。
历代书家各体《心经》总览
怀仁集王羲之书
晋 王羲之行书
唐 张旭草书
唐 欧阳询楷书
敦煌鸣沙山石室唐写经
唐人写经
元 赵孟頫行书
元 吴镇 草书《心经》
明 八大山人(朱耷)
明 董其昌 行书
明 傅山 小楷
明 文徵明行书
明 张瑞图行书《心经》 及乾隆御笔大士像并《心经》
清 成亲王 小楷
清 吴昌硕
清 邓石如 篆书
清 丁汝昌
清 弘一法师楷书
沈鹏草书
现代溥儒小楷
现代于右任草书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本经不但文简义丰,易于诵念;还破色显空,令人开发智慧,揭开诸法虚伪的现象,照见诸法空性的本体。可以说:是建筑人类精神堡垒的上好原料,是发掘人生真谛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导航。经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欲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读诵此经;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证究竟涅槃,更要研究受持此经。
历代书家各体《心经》分览
一、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教序”,内容提到佛教东传及玄奘西行的事迹。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迹中摹出,保留原貌,是历代临书的楷模。
怀仁集王羲之书
二、晋 王羲之 行书《心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著名的《兰亭序》,更是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有一幅王羲之的《心经》作品,但这幅《心经》作品并不是王羲之亲自抄录的,而是后人用他的字集录而成的。
晋 王羲之行书
王羲之集字《心经》局部
三、  唐 张旭草书《心经》
唐 张旭草书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
张旭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大书法家,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
张旭《草书心经》局部
四、唐欧阳询小楷《心经》
唐 欧阳询楷书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是横跨隋代和唐代两个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所无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这篇小楷《心经》,是否为欧阳询的真迹,历来也有争议。
欧阳询小楷《心经》拓片局部
五、 苏轼《心经》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高深,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成为“宋四家”,在宋代书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苏轼的传世书法经典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寒食帖》。他的《心经》作品,平实朴素,难得一见。
苏轼《心经》局部
六、元 赵孟頫行书《心经》
元 赵孟頫行书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人,“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这幅为日林和尚所书《心经》,是唯一一件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赵孟頫心经书法作品。
赵孟頫行书《心经》局部
七、元 吴镇草书《心经》
▍吴镇(1280-1354)字仲圭,是元代杰出的画家。他工词翰、通篆刻、精书画,擅长山水、竹石,并常题诗于画上,在当时就被称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誉为“元四家”。
元 吴镇 草书《心经》
八、明 文徵明小楷《心经》
明 文徵明行书
▍文徵明(1470-1559),字徵明,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此幅小楷书法《心经》是在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文徵明时年七十三岁时,在前往昆山的舟中所书。
文徵明小楷《心经》局部
九、明 董其昌《心经》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后期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虽处于赵孟頫、文徵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其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左右,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明 董其昌 行书
董其昌《心经》局部
十、明 傅山《心经》书法
明 傅山 小楷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医学家。
十一、清 乾隆《心经》书法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
十二、清 成亲王 小楷《心经》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第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清 成亲王 小楷
十三、 吴昌硕篆书《心经》
清 吴昌硕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一世。创作篆书《心经》时,吴昌硕已74岁。《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吴昌硕篆书《心经》局部
十四、清 邓石如 篆书《心经》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因避清仁宗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安徽安庆)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碑学大师。
清 邓石如 篆书
十五、民国 于右任草书《心经》
▍于右任(1879-1964),字诱人,陕西三原人,当代草圣,1932年创立“标准草书社”。
十六、民国 弘一法师楷书《心经》
▍弘一,原名李叔同(1880-1842),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的《心经》,全篇流露出一种平静、沉稳、淡然的气息。书法即佛法,心净才能心静,从弘一法师的这篇《心经》里都能充分感悟到。
弘一法师楷书《心经》局部
十七、民国 溥儒《心经》书法
现代溥儒小楷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十八、启功 小楷《心经》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人。[1]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书法家《心经》
这些历代书法名家笔下的《心经》,清净庄严,殊胜吉祥!
二十位历代大家手书《心经》 您更喜欢谁的?
书法知识竞赛100题
心经墨宝,大家精品,美伦美涣,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书法大家及其书法特点,你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