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庭外景经》
userphoto

2013.03.19

关注

《黄庭外景经》

  
  《黄庭外景经》
  老子章第一
  玉池章第二
  宅中章第三
  方寸章第四
  明堂章第五
  长生章第六
  常存章第七
  物有章第八
  作道章第九
  出日章第十
  心晓章第十一
  昆化章第十二
  璇玑章第十三
  中有章第十四
  试说章第十五
  肝之章第十六
  精液章第十七
  入清章第十八
  阴阳章第十九
  颜色章第二十
  脾中章第二十一
  循护章第二十二
  恍惚章第二十三
  头戴章第二十四
    

黄庭外景经
  老子章第一
  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脱[1]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2]。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3],审能修之可长存。
  
  [1]解脱:解脱,阐述。[2]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意与《内景经上有章第二》同,说明黄庭(下黄庭)在人身中的位置在两肾之前,脐轮之后。廖蝉辉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央有个真金鼎”,即是此意。[3]灵根:喻人身根本,见《内景经上有章第二》。
  老与子为阴阳之谐意,古人托老子作文章皆喻修炼不可泥于俗套,只可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人之修炼不可以不对自身的生理解剖有一点明白。要明白,但不是全来自于学习,而是有一半要来自于玄界之师的传授。否则,极易为俗念所扰而摆脱不了认识上的习惯。因为人体有关解剖上生动的有机部分是从常态了解不周全的,要借助于玄界的帮助。所以修炼不能执着。
  人的存在分成身形和诸神,也就是常说的:心、神、性、形、身这五种基本划分。身体内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命门,后有幽阙,此乃四象和合之地,虚空凝象之所,阴阳交换之域。人的感觉在上,作用却在下,枢纽在上,基础在下。所以将呼吸导于丹田,肾水返于虚窍而养先天,长生久视就并不困难。
  
  黄庭中人衣赤衣[1],关门壮龠合两扉[2],幽阙侠之[3]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
  
  [1]衣赤衣:谓黄庭真人赤色服裳,比喻丹胎之象。因黄庭为中土,赤衣喻火色,火土合德,子母相一而成其丹胎。[2]关门:指黄庭四周的关窍。壮:指锁钥,壮即坚固其锁钥。合而扉:关闭黄庭之门。[3]幽阙侠之:黄庭侠安居于两肾幽阙之间,无倾覆之虑。
  黄庭是炼神之所,神乃南方之精,所以说穿着红色的衣裳,命门两扉紧闭,幽阙于上直通心脑,其高在于念念不离,其巍在昆仑之主。精神、微妙均在黄庭之中所化生,由气主参,介于其中,此曰聚丹。可见金丹非命体精华单凝,而是性命合用之子,此子生成之要当于以后各章中逐一演出。
  
  玉池章第二
  玉池清水上生肥[1],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衣朱衣[2],田下三寸[3]神所居,中外相距[4]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理[5]。玄膺[6]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7]以自持。
  
  [1]肥:旺盛、充沛之意。[2]中池:指心田,也即中丹田。有士:指心脾之神,衣朱衣:心脾属火土,其色见赤。[3]田下三寸:中田上下各三寸,则为上下丹田。[4]相距:即相连。中外:即上下。[5]神庐:即心田,所谓身为气之庐,心为神之庐,当修理:炼养之道即在谓和神气,使之往来于玄窍,而返还于丹田以成丹胎。[6]玄膺:指舌根之下,肺管之上,为精气出入之处。[7]子精:下元之精华。
  口为玉池,当肾水上行旺盛之时,即无异味为清水,此时肾气壮实,心肾相交则灵根得滋,坚固来自于滋养。人的元神居于丹田,保持心不外驰,内敛精气神,则重在修心,心念之体现在脑,所以要将人脑所存储的信息重新排列与修理,这是解决认识基础的问题。舌根之下为气、精、神交合之所,不可忽略。丹材的产生一靠河车搬运,二靠日积月累地有作,阴阳不可偏废,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精华物质的积储和转化上。纵欲了,则水枯肾竭,不复言生命长久。
  
  宅中章第三
  宅中有士常衣绛[1],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2],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3],保守完坚身受庆[4]。
  
  [1]宅中有士:身为心之宅,心为神之舍。宅中有士即指心神。常衣绛:心神着赤色之衣。[2]横立长尺:脾长一尺,其形横立于膈下。约其上:约束于胃口之上,即《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脾长一尺掩太仓”意。[3]庐间:即庐舍之间,也指一身上下。以自偿:自我补偿亏乏。[4]身受庆:身受长生之喜庆。
  身为神宅,神衣常绛,有无相生,念之能见,驰之无性,臆存黄庭,或立或横,无由根据。尊师导命,守之无恙,气为命本,呼吸补偿。以心调息,交相呼应,性命之学,保守阴根,以阴引阳,神气悠长。
  
  方寸章第四
  方寸之中谨盖藏[1],精神还归老复壮[2]。侠以幽阙流下竟[3],养子玉树[4]令可仗。
  
  [1]方寸之中:喻心田。谨盖藏:指心神当谨藏而勿外逸。[2]老复壮:衰老者复为青壮之容,意与《内景经上睹章第十六》“三神还精老方壮”同。[3]流下竟:精神并侠两肾之气,前下后上,终而复起,周天环行而无端。[4]玉树:善于养生之人尤如玉树之不凋不残。
  方寸不可乱,精神不可散。不乱要收藏,不散要返朴,所谓常道通玄即是斯为。尽在流下竞自由,紧挟幽阙保真精,有子玉树为真长久,故可依仗。
  
  至道不烦无旁午[1],灵台通天临中野[2],方寸之中至关下[3],玉房之中神门户[4],皆是公子[5]教我者。
  
  [1]旁午:一纵一横或纵横四出多歧之意。[2]灵台:指心。通天:通于头巅。中野:指以黄庭土位为中心的人身藏腑百骸。[3]至关下:上自天关下至地关,心神无不至往。[4]玉房:即上丹田洞房。神户往来之门户。[5]公子:古之真人、至人。
  修道最忌干扰,旁若无物心不烦则能至真清静,心能通天,并不是靠凡念,是靠心中之灵进入黄庭之后方能驰骋四野,由身内至身外。上至明堂方寸中,下至关下玄牝中,育成真神入门户,都是玄中恩师引,此师为公既为尊,亦为众人身中子,由此不见古人来,顾盼已是佛道身。
  
  明堂章第五
  明堂四达海源[1],真人孑丹[2]当吾前,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3]。
  
  [1]明堂:两眉之间却入一寸之地,为上丹田之中宫。四达:明堂中宫如王者之堂,通达于四海八方。法海源:如道法之海源。[2]真人:指真气。孑丹:即元神。[3]昆仑:喻脑海为身百骸之巅。《参同契》谓“胆理脑,定升玄。”脑足则髓满,诸藏腑百骸无不足矣。
  法海源无穷,不修元神就不见根,明堂育婴光四达,敛来真阳当吾前,三关之中虽然精气深,但却微妙,要思修长生久视之道,必须真精重返黄金室,送返元神入中堂,达乾坤,其位置当在人之昆仑作用,真精擒元神,合来作元婴,要知未来成功否?仔细修心修德缘。
  
  绛宫重楼十二级[1],宫室之中五气集,赤城之子中池[2]立,下有长城玄谷邑[3]。
  
  [1]绛宫:指心田。重楼:即喉管。十二级:喉管有十二环,居于心肺之上,如重重楼阁之象。[2]赤诚:心为神舍,如城垣之象。赤城之子即喻心神。中池:也即中丹田。[3]长城:小肠有九盘十二曲,俨如长城。玄谷邑:喻膀胱。膀胱居于藏腑之下,最为玄远,虚空无物如谷,能容纳水气如邑。意与《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长谷玄乡绕郊邑”同。
  心藏重楼旁,十二级合周天之数,八卦之光由心集,五气纳入灵宫中,先天元灵立于中田生于中池,靠的却是下田的真精辅助和魂魄的吸引效应,所以性命不可偏废,两者不可单修,先明阴阳之理,再握天地之机方能成为可能。
  
  长生章第六
  长生至慎房中急[1],弃捐淫欲专守精[2],寸田尺宅[3]可理生,系子长留[4]心安宁。观志游神三奇灵[5],闲暇无事心太平[6]。
  
  [1]房中急:见《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注[5]。[2]专守精:抛弃淫欲之事而专一保守精气。[3]寸田:三丹田之处均为方圆一寸之地。尺宅:人面一尺见方。《内景经琼室章》谓“外应尺宅气色芳”也指人体面部之气色。[4]系子:指人心中的元神。长留:心念长存于修道。[5]观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又《内经》谓“肾藏志”。游神:神游于丹田。三奇灵:三丹田中之精气神。[6]心太平:心君泰然安平。
  人之生,源于情,也毁之于情,尤其是情而纵欲,损长久之果更甚,所以当谨慎对待房中之事。人之淫欲一生,下关即丧,不复养神,故长生久视之道当炼元神,炼神首应理好精,丹田理命,五行联性,形成人生的体内外的大循环(大周天),方能使元神此子常系此身,以促命功跟进,否则,即使炼出真神,也一去不复返矣。“观”字之妙要审慎,志气虚立精为本,原来不是凡中物,莫用俗欲驾良驹,只宜游动由神驾,历遍三界显奇灵。心中无是是佛性,念内无事却是真。
  
  常存章第七
  常存玉房神明达[1],时念太仓[2]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3]谒,闭子神路可长活。
  
  [1]神明达:神明通达无滞。[2]太仓:《内经》谓“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太仓泛指脾胃。[3]六丁神女:谓阴神玉女。梁丘子注:“服炼气根,存漱五牙之道成,则役使六丁之神也。”
  心中常存玉房之神,修炼方能明达于身内外,时时想到自己不曾饥渴,精神饱满,肠胃自然能够得到调节。调动身体内的阴性物质,平衡人的习惯用阳性(负阴抱阳)的惯性,从而闭合自己的养神炼命的循环通道以达到长生久视。
  
  正室[1]之中神所居,洗身自理无敢污[2]。历观五藏视节度[3],六腑修治洁如素[4],虚无自然道之故[5]。
  
  [1]正室:指中田绛宫。[2]洗身自理:洁身修治之意。无敢污:不敢有污浊。《庄子》所谓“必清必静,乃可长生”。[3]视节度:适其节度,不使太过与不及。[4]洁如素:《内景经常念章第二十二》“六腑修治勿令故”。腑者泻而不藏,当使腑气畅行,则其中明洁如纯素而无瑕垢。[5]道之故:此道虚无自然,别无烦难。
  性命不仅仅只是识神的存在,其生命最基础的物质是元神居于心。所以后天识神的一切都要心性行合一,不要欺心,而应洗心而洁心,勿使污染他。五藏为先天元气所藏之地,只可视其节律度数而重微妙悟合,六腑乃后天意气造化之所,当使其内洁外净,素白无瑕,此乃顺应阴阳之道,扶先天净后天,如此可至虚无自然之境。天癸不至,水火不济。后天不生,先天不循。
  
  物有章第八
  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1]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2],寂寞旷然[3]口不言,恬淡无欲游德园[4],清静香洁玉女存,修德明达道之门[5]。
  
  [1]垂拱:垂衣拱手,无所作为。[2]虚无之居:至清至静之处,如同上界三清之境。帏间:指帘帏之间,喻目睛之前。[3]寂寞:静寂无声。旷然:淡阔无嗅,安静无为。[4]游德园:身心趋于道德之境地。[5]修德明达:德行明洁豁达。道之门:修道入手门庭。
  物有法则,人有情欲。所以圣人以无事取天下,故自然之事无有烦恼。民以自化,则性、命合谐,其中有两个事物是要处理好的,一个是眼睛,一个是口。眼是神门,视则用神,炼则成神,由玄可达虚无;口是气门,开口真气散,闭口舌炼精。只需常保无欲,则能至上德,常知有情无为用,自能掌握造化之法柄。清纯自然、返朴归真,调动真阴,真阳必然紧跟,德德明已,达道通真。
  
  作道章第九
  作道优游[1]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2],恬淡[3]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4],长生久视乃飞去。
  
  [1]作道:即修道。优游:悠悠自得、自由自在之意。[2]性命:即神气。《灵源歌》所谓:“神是性兮气是命”。守虚无:收视听于一身之内,藏神气于五体之中,以清静无为为本。[3]恬淡:即安静无欲之谓。[4]羽翼:飞升、冲举之器具,比喻腾飞之功能本领。扶疏:枝叶茂盛之貌。
  修真达道,则应深居简出,溶于常人,故曰常人不识,其心已经知道性命长久的位置在受到虚无的支持,所以主观上常抱无为,客观上思虑若水,流动不停。如此则“先天”茂盛,元神翼丰,“后天”平衡,丹就仙成,长生久视之道只于此处显现,翱翔于有无尤如闲庭信步,此乃至真之态。
  
  五行参差[1]同根节,三五合气要本一[2],谁与共之斗日月[3],抱玉怀珠和子室[4]。子能守一[5]万事毕,子自有之[6]持勿失,即得不死入玄室[7]。
  
  [1]五地参差:木、火、土、金、水五者有衰旺、生克、制化之不同,不能尽一,但皆出于阴阳一气的变化,这是根本的地方。[2]三五:三指三才,也即人身精气神三品大药;五指五元,也即五藏真元之气。三五合气也即炼丹过程中呼吸的太和节度。要本一:即太和一气之意。[3]斗日月:斗指北斗,在人身喻心;古人以为宇宙以北斗为枢机,转运日月五行;人身以心主为枢机,运动四肢百骸。谁与共之:意为吾人修道当适其自然规律。[4]抱玉怀珠:珠玉喻精气。子室:指丹田、精室。[5]守一:宁心静气,得守其一。[6]子自有之:人身自有珠玉精气。[7]入玄室:入于玄妙的修身之道的堂室。
  五行相生相克本来没有一定的量化关系,所以表现在生存中就参差不齐,造成人的内藏五行的平衡很困难。但是五行之气本来都是本元一气所化生出来的,人的精气神三宝与五藏之气的关系都受制于先天一气。此先天一气表现在身体中就是太乙元神,表现在意识中就是下意识的活动。谁能与其共谐阴阳,同登造化呢?唯有让人的识神返朴归真,先天与后天才能聚化精微,合通玄牝,得珠成子。
  尔人静,子故能守一无他,而太乙先天之气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子故能守一无他,而太乙先天之气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子抱虚无即把握住了调动一切的权柄,所以修炼之中以静伏动,这样,人的先天信号才有可能长久地往来于玄实之间。
  
  出日章第十
  出日入月[1]是吾道,天七地三[2]回相守,升降进退[3]合乃久,玉石珞珞[4]是吾宝,子自知之何不守。
  
  [1]出日入月:人体内日月指呼吸;出气为呼喻日而属阳,入气为吸喻月属阴。在宇宙天地,日月往来,生成万物。在吾人身,日月升降可炼就还丹,这是同一道理。[2]天七地三:天七指天之日月五星七政,在人身喻七魄;地三指地之水火土三要,在人身喻三魂。天地得七政三要上下相交而化生成物,人身有三魂七魄往回相守以修炼还丹。[3]升降进退:《周易参同契》谓“阳神日魂,阴神月魄”。故魂魄亦即日月。日月升降、魂魄进退消息,合而为一,久而不离。所以天地因此能长远,人身若能适应天地自然之规律,亦能求得长生。[4]玉石珞珞:珞指璎珞,为金石玉宝精制而成;喻金丹之道如珞珞玉石之至宝。《悟真篇》曰:“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亦即明言养生之道的重要。
  人从阳性的环境中走出来,返回到清静无为的状态中,这就是我等追求的根本——道。在天为元神,在地为识神,所以修炼中意识分配比例的调节直接关系到成败问题。先天意识以七分投入对待,而后天识神当以静守天地变化为要。
  升与降,进和退,其中很多关口都要以先天为准去办。其实,此玉石乃先天冶炼后天的结果,人人都有此宝,只是不知道在此是如何去寻找和持握,实践中只需要识神抱元守一,心无杂念,则修炼可妥亦善。
  
  心晓章第十一
  心晓根基养华彩[1],服天顺地合藏精[2],九原之山何亭亭[3],中住真人[4]可使令。内养三神[5]可长生,七日之五[6]回相合。
  
  [1]心晓:心里晓明之意。根基:即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之根基即为脾肾。华彩:即人之精华神彩。[2]服天:服适天道之意。顺地:顺从地理之谓。合藏精:结合人身精气之藏蓄机理。[3]九原:指地之九野,泛指坤土。亭亭:亭亭玉立,指耸立之貌。[4]中住真人:居于其中的神气。[5]三神:即三丹田之阳神。[6]七日:七为火之成数,日为火之精光。之五:之有往、适之意;五为土之生数;之五即适合于土位之意。又一解:日为七政之主,五即五行,日月五行往来回旋有一定的时限规律,人身修炼还丹亦当有一定的法度。
  识神要知晓人体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人体之中何为根本,何为基础要先明白。人的本性为根,命体为基础,其精华丰彩的提炼要顺应天地之间的规律(道)。因为道对人的有为积蓄是有阻挠和破坏作用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要内养真我,以主换宾,如此方能积蓄起精华来。人之昆仑乃九窍之极处,其貌亭亭,精华皆由其焕,如果尊重了大脑深层细胞所代表的元神系统,则人的元、圣、玉三清的培养可以成功而获长生。如此方可言及火数之内炼五行,也即五神相推相胜可以成功。
  
  昆仑章第十三
  昆仑之上不迷误[1],蔽以紫宫丹城楼[2],侠以日月如连珠[3],万岁昭昭[4]非有期。
  
  [1]昆仑之上:喻人之头巅之处。不迷误:人身气足精满则头面清和,自无迷误之虑。[2]蔽:遮蔽。紫宫:紫气之宫,即头面中之神灵宫阙。丹城楼:丹霄之楼,即喉舌间之重楼丹阁。[3]侠:并侠之谓。日月:指人身之外日月二目精光。如连珠:首面五官连络如珠。[4]万岁昭昭:喻寿岁行久而无有期限。
  人要想在超常的能量积累和运动之中不迷惑,以至于使修炼不走入歧途,首先就要做好百日筑基的工作,即在脑部要疏通关窍,砌好渠道,因为能量(药物)在身体其他部位运动时是有警无险,而在脑部运动时却直接影响到人的存在。所以在洗髓剔骨的过程中要使精神如日月运行一般往返不断,自化骨格。人的头骨是后天封闭起来的,现在要使其重新通畅无阻,则还丹九转,如日月往复之作,昭昭默默,永无尽期矣。
  
  外本三阳神自来[1],内养三阴[2]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泉[3],还魂返魄[4]道自然。
  
  [1]外本三阳:人身之阴阳,三阳主乎外,而三阴主乎内。神自来:炼其主外之三阳,则神灵固护。[2]内养三阴:常养其主内之三阴,则源流不绝,长生不死。《参同契》所谓“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是其意。[3]魂欲上天:魂属木而喜上行。魄入泉:魄属金而好下降,此其常态。[4]还魂返魄:修炼之法则颠倒阴阳,使魂还于九泉,而魄返于三天,往来上下,出入东西,以炼成大药。张三丰《无根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也就是这个意思。
  世上万物,本以静制动,雌以静伏雄。所以人之修炼当先炼养体内三阴,养好三阴则三阳自附之,即成道形,长生之修行方可言及。天性在人,人心在机,所以肝魂与心液相合为上天,即称阳神,魄阴与元精相吻合为入泉皆因肾为水地,阴神生之尤如金入泉。此时阴阳二神的产生皆非人意所为,返魄还魂都是随着它们在体内的性质所决定而吻合到一起的,绝非有意,纯属自然。
  
  璇玑章第十三
  璇玑悬珠环无端[1],玉牝金[2]龠常完坚,载天悬地周乾坤[3],象以四时赤如丹[4],前仰后卑各异关[5],送以还丹与玄泉[6],象龟引气[7]至灵根。
  
  [1]璇玑悬珠:用美玉珠子装饰起来的古代天文仪器,即浑天仪之类。环无端:浑天仪可以绕轴旋转,而无终端。[2]玉牝:喻锁。金:喻钥。所谓锁为牝而钥为牡。[3]载天悬地:自然界阴阳二气,阳气载于地而上升,阴气悬于天而下降。周乾坤:周而复始,循环无穷。[4]象以四时:谓人身真气运行如四季循环交递、日月迭行无端。赤如丹:谓金丹炼成,其色有如太阳之红赤。[5]前仰:前自下而上属阳。后卑:后自上而下属阴。各异关:阴阳升降、上下前后,有一定的关窍法则,不可有误。[6]玄泉:即炼成之金液还丹之源头肾藏。[7]象龟引气,如龟之吐纳,不施口鼻呼吸。
  中堂悬珠是以气化神的玄景之兆,其上联虚无之上田,下贯命蒂之东海,不见端倪,却能够由虚空中的信号来左右。玉金之像以喻人之长久,更是暗示人类性别的长久不变是完整和坚固,其像能将乾坤万相括于其内,故日:载天悬地。四时之节候即是炼丹入谱,其色如丹皆因焕发精神。前阳后阴引发过关通滞。还丹全由“玉金”完成,当大药运动之时,玄泉鼎沸,只须象龟一般深呼深吸以引真机达于灵根,这个灵根是由虚至实,由隐及显的主宰。
 

 

中有章第十四
  中有真人巾金巾[1],负甲持符开七门[2],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1]中有真人:即中黄庭真人。巾金巾:谓戴金色的头巾。黄庭真人即脾土之神,位居肺金之下,肺金如脾土之冠。[2]负甲:脾土之神有肺金护卫,如披铠甲。符:指符节,指有凭信。开七门:指首五官之七窍。
  一旦神由气化成功,则圣婴育成在体内哺于玄宫,长于东海,主于中堂,号曰真人,即为元神,又曰金丹。其负甲有法力,执符有权柄,七窍开阖由君定,这个时候人只需闭关修心,以俟同步。此神不是人身这个大树的枝叶,而是性命的主根,此神即为虚空五行的中枢,众神都要绕其旋转。如果修炼者常存思于此则长生不虚。
  
  仙人道士非有异,积精所致为专年[1],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阴阳太和气[2],故能不死天相既。
  
  [1]为专年:专心修炼,可至长生延年。[2]太和气:一指自然界的日月精华冲和三气,亦指人身阴阳元真之气,[3]天相既:与天地同寿,亦即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则能与天地相始终。
  得道养生之法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要学会积蓄和转化精华物质的问题。常人都以食谷为常,以五味为喜,唯有真人才从虚空之中吸取太和阴阳气,所以能与天相竞,与命相既继。
  
  试说章第十五
  试说五章各有方[1],心为国主五藏王,意中动静[2]气得行,道自持我神明光[3]。
  
  [1]各有方:五藏方位各有所在。[2]意中动静:指人之动静语默皆由心意所主,气随意行。胎息经所谓“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3]道自持我:立德行道均由吾所主。神明光:意为神明自来,光华发现。
  人之五行以应五藏,各有所主。然而心藏是最重要的,其位置就象一国之君。用意识去引导身体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可行的。所以人心静时其气机自能匀畅,皆因阴阳合得道助自然之故。将忘我之法立起,神明之权柄则在自身,因为静为躁君。
  
  昼日昭昭夜自守[1],渴自得饮饥得饱,经历六腑藏卯酉[2],转阳之阴藏初九[3],常能行之不知老。
  
  [1]昭昭:事理明辨之意,谓修炼合乎法度。夜自守:夜来亦须执守丹法而无差。[2]经历六腑:言六腑之经脉遍行周身上下,含“六合”之意。藏卯酉:谓阴阳二气随丹道行至卯酉宫时,当隐息沐浴片刻,所谓“卯不进火,酉不退符,谓之沐浴”。详见《内景经经历章第三十二》“经历六合隐卯酉”一说。[3]藏初九:卦象自下而上称初、二、三、四、五、上六爻,初九喻会阴深处;意谓阳气藏伏于丹田。会阴,人之最深幽之处。
  白天明白是靠悟来,夜里安全是从修来,昼夜自然流畅地去生活修炼,就不存在让人耽心的问题。渴了就喝水,饥饿了就吃饱,循于阳性的位置时就收藏沐浴于过渡时期,当阴性的物质刚刚萌发时,刚从人生最深幽之处激发,体现在功法上也就是兴奋时调气,疲劳时炼神。呼吸通会阴,得功常省己,久久这样把握则不知老为何事。
  
  肝之章第十六
  肝之为气修且长[1],罗列五藏生三光[2],上合三焦道饮浆[3],精候天地[4]长生道,我神魂魄在中央[5]。
  
  [1]修且长:肝属木,木得自然之精,其气行于周身,其性条达舒畅。《内景经肝气章第三十三》谓“肝气郁勃清且长”,也是此意。[2]生三光:肝开窍于二目,其气通于明堂诸宫,能生光明。[3]三焦:六腑之一,有名而无形,实指人身上、中、下三部。道饮浆:道指导引,饮浆指琼饮金浆;意谓肝气周行于三焦,导引琼饮金浆以达全身上下。[4]精候天地:精心候察天地造化之机。《阴符经》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之说。[5]在中央:阴阳元神藏养在中央丹田,方是炼结圣胎的枢机。
  肝之藏魂,其性阳长,木气条达,生化尽在木中。因为五行之质,唯有木性最活,于四时节气无一刻雷同。
  火气多变而无形,水气善变无心,金气艰强难化,土气善存溶中,故曰木气在天地之间修持且长变,静化且长青。所以木气能领五藏精华,其机理当然是魂的信息为心液所溶而生阳神,阳神主天眼采虚空。加上阴阳日月之光明所合称三光。
  三焦与心包相表里,所以肝气化阳神三焦是沟通虚实的一种必要过程。因为三焦为阳却实际是虚存,因此郁勃舒畅的肝气可以将阴阳两界的信息和物质协调地进行分布。天地的长生久视之道尤如树木之生机一样,外似静,内部却畅达,树有心(神),却从来不藏于树身(长寿之树木的神气大多存于树干之外)。
  所以人修长生久视之道不可不学木气再生之法善化己神,外其身则身存。元神一动,先天必行,其左携魂而成智慧,其右携魄而得能量,元神居于中央,统摄阴阳,此即是阴阳相胜之术的开端。
  
  精液章第十七
  精液流泉去鼻香[1],立于玄膺含明堂[2],通我精华[3]调阴阳。
  
  [1]精液:精指精气,液指玉液。流泉:如泉流之渊源不竭。鼻香:指口鼻外入之浊气。[2]立:即建立之意。玄膺:位于舌根之下,肺管之上。含明堂:含藏于明堂之宫,明堂宫位于两眉之间入里一寸处。[3]精华:精气所生发之光华。
  人之精液,含两类。一类曰金液,一类曰玉液。前者是先天大周天的循环产物,是送出元神和转化虚空的必需,后者是先天与后天在修炼中合谐的产物,也是水火既济的结果。无论是金液还是玉液,她们都在鼻这个由阳入阴的交界处显现。
  玉液醇香,金液还乡(送药入窍)舌下之物对于丹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它包含了明堂之中传递出的控制信号,所以称明堂为玄宫,也是元神的办公地点。由于元神对精液的如此控制,所以元神的修炼既可调心也可炼命,以上之言源于此。
  
  伏于玄门候天道[1],近在吾身还自守[2],清静无为神留止[3],精气上下关分理[4]。
  
  [1]玄门:即玄关,位于脐之后,肾之前之下丹田,为藏精之处,采药之所。《大成捷要关窍妙决》云:“此乃无中生有之处。炼精炼到满气足,自然产出真一之气,玄关自开。”候天道:谨候天道之转运。[2]还自守:还当执守自持。《参同契》所谓“近在吾心,不离已身”。[3]神留止:神不外驰。[4]关分理:分达于各个关窍。
  人之精液都是由肾藏输出,所以伏于命门之内。它的活动是按天道运转的,因此说北方为功,暗喻功能均来自于肾,但是精华毕竟可贵可守,尽管其为吾身之物却仍然要重道自守,不可滥为。清静无为是道家修炼之本,为的就是藏精保贵(神),至此精气的运行都来自于元神信息的运动,所以元神是整个性命的协调统帅。心清净,身清静,则元神足,统御能力倍增。
  
  七孔[1]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2]候阴阳,下于咽喉通神明,过华盖[3]下清且凉。
  
  [1]七孔:指心,因心有七孔四章。[2]天门:指巅顶泥丸、明堂、洞房诸宫。[3]华盖:此指肺,即《内景经肺部章第九》所谓“肺部之宫似华盖”。
  心通百事通,人老心难老。七窍之心通达神明时,不但是心理上不知老为何等事物,就是在命体上也得到元神的调整,而逐渐向更新换代(脱胎换骨)方向运动。其原因就是元神长久地于天门外内把握阴阳的造化之机。如此时刻的调整是多方面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反映可能都很大,但是其玉液流达咽喉和流布重楼的感觉是非常清楚的,过咽喉时明显地可以沟通虚实,达及神明。如果是能量较多,则十二重楼冰冰凉,醍醐灌顶玉壶浆。
  
  入清章第十八
  入清虚无见吾形[1],期成还丹[2]可长生,还过华池[3]动肾精,望于明堂临[4]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5],通利天道藏灵根[6]。
  
  [1]入清:谓真气清灵。虚无:指元神虚静。见吾形:指身内妙景自现。[2]期成还丹:意为还丹之成有期可待。[3]还过华池:华池指下元水火之宅。《大成捷要关窍妙诀》谓“气海稍下一寸二分,名曰华池”。还过华池指神气还照华池。《复命篇》“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即是此意。[4]望:上行。临:下入。[5]命门:《老子章第一》“后有幽阙前命门”,指脐中,两肾之间亦谓命门。[6]天道:天地自然之道。灵根:见《老子章第一》,谓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为诸藏腑之根。又心为性之本,肾为命之根,故心肾也称之为灵根。
  还丹成于虚我之后,这说明还丹是要由性功导引的。即元神主事,否则还丹即成无根之功,终究要祸国殃民。只有在清静虚无中见到自己信息,这时所炼的还丹才有可能促成自己的长生久视,否则不能称之为太乙真丹。太乙者,先天一气也,即元神。水上火下是水火既济的表现,所以心肾交,则诞生津甜,此为肾精真动(常态),此处称水上。元神居于心,孕于明堂中,但是其信号却置于下丹田的宽广环境中,此即火下。故曰阳神属火,阳下阴上,此为颠倒之法的第一要点。真火在下,引来诸神作用于命门,打通先天脐门,天道溶于一身,人生命的灵源根性得以完整还原,通过玄窍完成于体外,这就是圣神。
  
  阴阳章第十九
  阴阳列布如流星[1],肝气似环[2]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3],伏于天门候故道[4],清液醴泉[5]通六腑,随鼻[6]上下开二耳,窥视天地存童子[7],调和精华理发齿[8]。
  
  [1]列布:分列布散之意。如流星:阴阳二气往来于上下东西,流动如天空的流星。[2]肝气似环:东方肝木之气清凉而且长久,终而复始,环而无端。[3]三焦起:三焦为包含上、中、下三部的大腑,诸藏腑容纳其中,其气通达于肺。[4]天门:即玄门,玄关。故道:阴阳二气循行之道路,可认为周天之道路。[5]清液:即玉液。醴泉:即金浆。[6]随鼻:随鼻呼吸之上下。[7]童子:指心神。[8]理发齿:护理、生养头发和牙齿,即有乌发固齿之作用。
  阴阳的呈现就象天上的流星一样,是变化无方的。尽管不可能把握得非常实,却可以观察得很清楚和达到调整自我的角度。
  肝气循环如封闭的圆圈看不到端倪,因为其所藏之魂为阳性,所以难以辨起止。人之金气藏于肺,其所藏之魄为阴性,所以其信息必然遍布于三焦,聚炼肺气必然能够掘出灵泉,皆因金生水之故。
  所以阴神,阳神通过修炼都在腹部命门附近作用,于督脉之中引导,将玉液金液引来通调阳性的六腑。肾开窍于身,真气一动,身涌鼻抽,两耳鸠鸣,皆为金丹成功就之象。这时看到的元神才是真神,他存于虚空却可视在天地间,此为真象。
  元神一成,真药一动,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也就开始。从此可以明显观察到头发(肾之精华所现)和牙齿(肾所主)的变化逐步趋向年青。
  
  颜色章第二十
  颜色光泽老不白[1],下于喉咙何落落[2],诸神皆会相求索[3],下入绛宫紫华色[4],隐藏华盖通神庐[5],专守心神传相呼[6]。
  
  [1]老不白:意为岁至老年,颜面红润光泽,乌发不白。即《参同契》所谓“颜色悦泽好,发白更生黑,齿落出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之意。[2]何落落:落指停留或聚居之地。[3]相求索:意指身心相互索求合一。[4]紫华色:指精气得神火烹炼,有成紫华之景色。《参同契》有“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5]神庐:身为气之庐,心为神之舍,身心为神气之庐舍。[6]传相呼:指呼吸出入、上下相传,入于丹田。
  丹之色泽老灰不白,从喉咙之处走动时落落如物坠,这时身中的神明定会趋向该丹,似相求索。皆因其能量激发之原理。落到绛宫自然又变成了紫华色,此丹尽管在华盖之下却通达昆仑之神庐,只要你心性统一,用其能量就不是一件难事情。
  
  观我诸神[1]辟除邪,脾神还归依大家[2],藏养灵根不复枯,至于胃管通虚无[3],闭塞命门似玉都[4],寿传万岁将有馀。
  
  [1]观我诸神:观指返观内视,诸神指上、中、下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2]大家:喻黄庭。黄庭属土居中,万物赖此以生,诸神赖此以养,故视为大家。[3]通虚无:胃主受纳水谷,此处虚无指恬静之谷神。[4]命门:此处命门非指脐中,而指两肾之间、藏精之所。似玉都:精关固密如不坏之都城。《参同契》谓“闭塞其兑,筑固灵根”是其意。
  至此体内诸神得丹气所助,辟魔除邪,端念正意,使后天意识(脾神)得以归统一之神府,长期以往能够保持心、性、行三者高度合谐统一。如此下去,先天灵根就得以在虚空藏养而不再受到识神的牵制。三清(元、圣、玉三神)长久,命体滋润不复枯,至此则食物与否已经非常自然和无所谓,因为人体可以直接从虚空中采撷到能量和物质进行转化。这就是辟谷的真境界。至此则关起命门,慎用其功,拟居身(深)宫(玉身为玉都),则活万岁寿无疆。
  
  脾中章第二十一
  脾中之神游中宫[1],朝会五神和三光[2],上合天气[3]及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4],通利血脉汗为浆[5],二神相得下玉英[6],上禀元气年益长。
  
  [1]脾中之神:脾为戊己之藏,故也称之为戊己之神。中宫:即黄庭之宫。[2]朝会五神:五神即五行之神、五藏之神。脾土为精气之源,五藏之神皆朝会于此。《性命圭旨五气朝元说》“青帝之子名龙烟,受甲乙木德之三气;赤帝之子名丹元,受丙丁火德之二气;白帝之子名魄华,受庚辛金德之四气;黑帝之子名玄冥,受壬癸水德之一气;黄帝之子名常存,受戊已土德之五气。故金得土则生,木得土则旺,水得土则止,火得土则息。”三光:指吾身日月星,即二目及天目发出的光明。[3]上合天气:脾为坤土,其气上合于天。[4]土为王:土为万物之母,五行以土为君。[5]汗为浆:脾主肌肉,气液润养皮肤而为汗。[6]二神:指魂魄。《参同契》所谓“阳神日魂,阴神月魄。”玉英:指玉英之液,即玉液。
  脾藏意,是后天意识的源头。人如果注意于返观内照,则脾神常驻于中宫,脾神会五神是攒簇五行。和运三目之光实际是沟通阴阳,中介玄真,将无形引导至有质,此用是和合四象。人体之滋养,需由元神协调整体,中黄直透以迎得天之元气补体内之阳腑,则五行畅达。
  此时脾土在修炼之中是君位,它的举止直接关系到人体新生命的产生和元性的还原虚空。此时不但是血脉通畅气血均旺,就是汗水也如琼浆之可贵。因为脾土真意的一参予,使得四象归一,真机透发,体能大变,异于常人。
  阴阳二神由于脾神真意的参与而使玉液还丹连贯,金液大药得知玄窍,于是人体可上承天元真乙而延年益长。
  
  循护章第二十二
  循护七窍去不祥[1],日月[2]列布张阴阳,伏于太阴成其形[3],五藏之主肾为精[4],出入二气入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5],强我精骨血脉成[6]。
  
  [1]循护七窍:人身之元气又名真气、正气,循行于内,则荣养藏腑诸体,周游于外,则卫护七窍百骸;去不祥:秽浊戾气自然避去。《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日月:指人身内之日月阴阳二气。《内景经若得章第十九》有“日月飞行六合间”也指此意。[3]太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皆为元气滋生之所。成其形,谓人之形质皆凭肺之清气、脾之谷气充养而成。[4]肾为精:肾为水藏,水为天一之源,五藏皆赖以为养。《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命门(肾)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5]呼吸:此指气之升降,气升为呼,气降为吸。一升一降,合为一息。虚无:此处是指神识无视无听,守持以静之意。见吾形:炼气养神,则丹胎有形可见。[6]血脉成:指血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而神人仙子可成。
  循护七窍可谓闭关之期,是真虚训炼阶段的工作。人之七窍是受纳百邪的关口。修炼至此,则须使七窍归空,唯有使身形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这都是还丹之后的事情。七窍此时如不谨护,难免使弱小的先天之神受到后天七窍的影响而受损伤。所谓循护,正是先天和后天形成的相对封闭式环境造成的保护,这就是“闭关”过程。如此,则不祥之气可去,阴阳之循环由天道所成。人体之中的几对阴阳之气在鼎内依太阴之气而聚成神形,此时的内藏由体外信息系统控制肾藏,肾藏这时就成了五藏之主了(此之前是心藏为主)。天地阴阳二气自由交汇于人体的黄庭之中,呼吸恍惚之间可见到自己在其中了,一个强大新生的命体在脱胎换骨中通过精骨血脉的不断与虚空信息交换和循环中得到完成。
  
  恍惚章第二十三
  恍惚不见[1]过清灵,坐于庐下观小童[2],旦夕存在神光明[3],出于无门入无户[4],恬淡无欲养华根[5],服食玄气[6]可遂生。
  
  [1]恍惚:似有似无,未分明、不清晰之意。在丹法中指阳气初动之象。不见:无所见闻。[2]庐下:指神之庐舍,心主降宫。小童:喻心神。[3]神光明:心不外驰,神光内著,明透于外,吕洞宾所谓“光透帘帏”之意。[4]出于无门入无户:即真气不出,凡气不入之意。[5]华根:指精华之根源,也即灵根。[6]服食玄气:采取炼养之意。孟子谓之“食志食功”。《参同契》有“服食三载,轻举远游”也是此意。
  恍惚之中进入清灵之境,仿佛于舍下庐中观察自己的先天结晶。此精华就是自己先天元神通过能量的聚集又回到了虚空。初生之命体如小童,无论你是否注意到他,他都是存在和光照人之性命的,人处在一种自然而然的功态中。
  元神在形体内外运动已经无门无户,出入无间,因为他是由真空中黄进出的。所以人只会知道其作用而不会知其然。人心此时以无欲对待其变化,则精华元根得以茂盛长养。人靠此根获得玄中之气的滋养使生化之机不枯。
  
  还返七门饮太渊[1],通我喉咙过清灵[2],问于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3]玉英。
  
  [1]还返:真气在体内运行,自上而下谓之还,自下而上谓之返。七门:指七窍为进出之门户。太渊:系手太阴肺经之原,为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气液贮藏之原所。[2]过清灵:指神灵脑户,也即清虚入定之体。[3]灵芝:喻真气。
  恍惚之中,人的七窍开阖也是自动的,由自然状态之下饮虚无太渊之精华。由自己的喉咙通过去而通达奇功。若涉问仙道真机,此时的感觉就象服食了灵芝与琼浆玉液一般。其中意思至简至易,修心修德达到要求却很难,话虽至此,请读者不要乱会其意而妄言其真。
  
  头戴章第二十四
  头戴白素足丹田[1],沐浴华池[2]灌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3],五味皆去善气[4]还,大道荡荡[5]心勿烦,披发[6]行之可长存,吾言毕矣勿妄传。
  
  [1]白素:肺属金,其色白。白素指肺金之宫。丹田:下丹田为肾水所主,此指肾水之宫。[2]沐浴华池:华池即气海下一寸二分之下丹田,为藏精之所,见《入清章第十八》“还过华池动肾精”;此指沐浴在华池神水之中。[3]三府:即上、中、下三部。命门:此指脐中。[4]五味:指膻腥秽浊之物。善气:喻神气。《内景经百谷章第三十》“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也指此意。[5]荡荡:宽畅广阔之貌。[7]披发:无拘无束,恬淡无为之意。
  乾位以金相显之则是运行先天八卦之相,立足于丹田显然是为执中不变。心窍在华池之中伸展运动,以此还养自身的灵根。
  灵为体外生命系统,根为命精体肾。上中下三个丹田能够相互呼应相互补益之时,则命门开合,真精主命,人体由先天主事,则困扰人心的五味,皆远走而善气环体,实际上是民以自化的善气。此时大道坦荡,尽管凡念之源由日常所生,此时之心也无须去担忧和控制了。因为一切都在虚无中有定数和定因,而体外的系统元神是可以借助于人修为的功德改变这一切的。所以在日常中越是恬淡无为,顺其自然,无拘无束地去生活和修炼,越容易使人达到长生久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经
《黄庭内景经》
黄庭内景玉经注
[转载]《黄庭经》注释
上清黄庭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
《黄庭内景玉经注》梁丘子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