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中职版)第二讲 有效沟通:给青春期加点“甜言蜜语”(八)

六、最近我跟孩子聊天,还没开口,他就烦躁,并不耐烦地说:“妈,我知道了,不要唠叨了。”孩子非常反感唠叨,我该怎么办?

  • 克制情绪,学会等待

父母唠叨,主要原因是父母有要求,但孩子并没有按父母说的做,因此父母反复强调同一件事,有时会生气,这是唠叨产生的主要机理。但父母需要明白,唠叨的初衷虽然是好的,却会让孩子变得烦躁。因此,同一句话、同一个要求不要反复提,父母要心态平和,学会减压。

  • 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如果孩子在生活习惯的小事上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么家长在对话时尽量不要将以前的错误一起叠加,抽丝剥茧似的论证孩子的坏习惯有多不好。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选择性失聪”,不仅感觉自尊受损,还会产生不自信的错觉。例如,孩子可能不爱整理,家长便把孩子以前类似的事情都讲一遍,这极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 共同面对,一起行动

解决唠叨,应从行动下手,可以尝试“三步走”:一是接纳合理需求。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些合理需求,进行弹性处理,例如父母让孩子不要拖拉的同时,也可以给予鼓励。二是提前相互约定。无论是家务还是电子产品的使用,都应该提前约定好,达到统一的意见,做一个时间表或者口头约定。三是寻求解决方案。父母希望孩子不睡懒觉、不玩手机,所以可能会不停地讲道理,但是落实会比数落孩子更有效果。例如,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求可行的方案并执行,尽可能地考虑一切可变的因素。

  • 换位思考,请求理解

青少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可以让孩子多进行行动体验。例如让孩子多做家务,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处境;也可以跟孩子多表达父母的难处,例如“妈妈有时唠叨,也是希望你独立成长”,让孩子理解唠叨背后的原因和情感因素。

七、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进入职校读书,周末才能回家;我们夫妇二人现在又都在外地务工,也不在他身边。我平时应该怎样和孩子交流呢?

  • 增加家庭互动的机会

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平时在学校住宿,但升学时远离了原来的家人和朋友,会倍感孤独。孩子可能还有一个适应期,父母要宽容对待,并且可以和家庭成员一起多组织家庭活动,多给予孩子大家庭的温暖。

  • 加强各种交流联系

一是加强网络联系。虽然孩子不在父母身边,但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父母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经常关心,侧面了解观察,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平时的交流更顺畅。二是加强家校交流。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经常与孩子交流,可以通过增加与老师的联系来了解孩子的动态,关心孩子的成长和习惯的养成,形成教育合力。

  • 让孩子增强交往的自信

有些孩子因为不适应环境,常常放低个人姿态,处于自卑状态,在与其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第一,做好示范。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示范如何举止大方、待人热情,如何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怎样招待亲戚朋友等。第二,教给孩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如待人宽容、诚恳积极,懂得和别人相处是一门艺术,不出口伤人。第三,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挥孩子的特长。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同学交往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可以从提供援助、接纳肯定的角度与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才能和长处,并予以鼓励。

八、最近我发现孩子老是跟我撒谎,张嘴就是谎言,出去跟朋友玩了也不承认。作为家长,我们很担心,该怎么跟孩子沟通才能让他坦诚?

  • 不轻易指责孩子

指责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巨大的,可能还会导致孩子以后习惯性撒谎,因为孩子会认识到撒谎可以避免难堪的指责。例如,如果孩子买了高价的消费品,家长不清楚金钱的来源,便开始上纲上线地对孩子进行道德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可能会撒谎。孩子出去跟朋友玩,不跟家长说,可能只是因为想保守秘密。至于这种行为是否得当,孩子并没有考虑到,而且没有孩子愿意与“撒谎”这个词联系起来。

  • 别当“法官”审孩子

很多家长习惯于在事情发生后当侦探、当法官,用高高在上的语气和态度来对待孩子。殊不知,孩子不是犯人,家长要给孩子留有余地,步步紧逼并不能解决问题。家长应该积极了解事件原委,而不是去审判孩子。

  • 多听听撒谎原因

听听孩子撒谎的原因,对其合理的部分表示肯定,倾听其诉说,并且表示理解,例如孩子买了高价的消费品,可能是受朋友的影响,种种行为后面都有它的动机,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动机。

  • 鼓励孩子说实话

孩子不想跟家长说真话,可能有他的原因,例如怕家长不接受自己的行为。对此,家长要宽容,无须对孩子的回答反应过度,要鼓励孩子诚实地说出来,不事后追究。

  • 惩罚教育但不伤害

如果孩子有错误的行为,家长可以采用适当的惩罚方式,但是实施惩罚前,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家长要跟孩子解释清楚,惩罚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例如家长发现孩子撒谎、抽烟,对孩子进行惩罚时,要跟孩子讲清楚理由。第二,惩罚行为不能伤害孩子尊严。家长惩罚过后,要表扬孩子勇于承担的精神,并且让孩子知道,他没有必要撒谎。第三,家长要保证不再追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底什么是家庭教育?
牵手两代
青春期安全教育——郑晓边教授家长直播课第三期
三流的父母动不动就打!二流的父母一言不合就骂!一流的父母选择这样做!感触颇多!
家庭中,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家长怎样建立规则,如何统一战线?
家庭教育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