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表单位发言,怎样才能讲出水平、讲出彩?

不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过这种会议:围绕一个主题,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交流发言。这时候,发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部门单位的脸面。如果你代表单位发言的话,怎样才能讲出水平、讲出彩呢?

关键是要注意三个区别。

说什么和听什么的区别

有些会上,经常见人连篇累牍、大讲特讲工作。讲得人眉飞色舞、激动万分。听的人却左顾右盼、焦躁不安。

一句话,讲的内容不是听众想听的。

所谓隔行如隔山,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的工作,说得越多越长,越让人乏味。

所谓交流,听众想听的往往是,看看对自己有没有用、有没有启发、有没有借鉴。如果只是谈本职工作,离听众十万八千里,那效果肯定好不了。

所以,讲话者要把听众当成交流对象。讲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听众想听什么?然后再思考讲什么。

真正好的交流发言,其实并不难。就是结合会议主题,摆出几条认识和道理,再讲清楚、说明白,就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虽然工作有差别,但其中的规律却是相通的。有时候,讲话者从工作的角度,提炼出一个新观点,提供一个新思路,要比讲一大堆措施更有意义。

看稿子和听稿子的区别

许多人开会之前,都会很认真地准备书面材料。

然后,开会时就一字不拉的读一遍。当然,这样也没错。但是,有没有想过,照稿子念,相当于是看稿子。而对于听众而言,则相当于听稿子,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听稿子,一般关注说话内容,要求有思想、有干货、有故事、有例子。而看稿子,往往更多关注文字本身,讲究观点准确、论述严密、语言规范、结构合理。

有的人在准备发言材料时,会不自觉地要求:结构严谨,标题一致,有的还分了“大一大二大三、小一小二小三”,每块里面,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既要出观点还要提对策。

其实,这样的发言,往往刚刚讲出一个开头,听众就能猜出结尾,兴趣自然不浓。

好的发言不求结构整齐,观点摆出来,道理讲透了,听众自然就会有兴趣。交流中,有什么就说什么、什么问题认识得透就谈什么、什么问题关键就讲什么,这比死拼硬凑更能打动人。

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

讲话中,许多人习惯于引经据典、精雕细琢、用词讲究。材料看起来挺顺,内容也丰富,道理也很深刻。但人的耳朵是感性的,说话太书面化,往往让人觉得文绉绉、硬邦邦;内容太丰富,也会让人觉得复杂而散乱。

交流中,只要摆出观点,然后用口头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己的体会讲清楚,用故事案例加以佐证,这样往往更让听众信服。

其实,一次交流发言,能有一到两句话、一到两个事例,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算很不错了。

交流发言,重要的是要有交流感。

首先是要有思想、有干货;其次是真诚、有温度、有态度;最后才是形式上的东西。思想、干货是为了让听众有所启发,温度、态度是为了引起情感共鸣,而形式上的东西往往是为了加深印象和感觉。

千万不能为了形式,而把真正重要的内容给忽视了。只要真诚、准确地表达出有价值的东西,都会让人心领神会、怦然心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听大师来讲课——《公众演讲》(闻闸)
单位青年才俊在培训结束后的交流发言
张口就来的艺术
想想你,花就开了
公众演讲如何脱稿演讲
书到用时方恨少 单位最近举办了一场青年交流会,从大家的交流发言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