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乳名黛玉,大名叫什么,说出来有点让人吃惊

林黛玉,黛玉二字只是她的乳名,大名书中从未透露。以林如海的才学,女儿不该只有一个乳名,还应该有个大名才对。大观园里,贾府四春有大名,李纨有大名。李纨父亲对李纨的教育,也就是让李纨认识几个字,识得几个贤女,而林如海在女儿五岁时,就给女儿请了家教,假充养子之意,林如海是把黛玉当儿子养的,所以林黛玉肯定有大名,根据书中和脂批种种提示,林黛玉大名应该叫林茹藘。

茹藘二字,出自《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菇藘,聊可与娱。

茹藘,在上边这首诗里,是红巾的意思。茹藘,是茜草,根能做绛红色的染料。黛玉前世是绛珠草,绛珠草也是茜草,根流出的汁液,就是绛珠,所以说,林黛玉的大名有点让人吃惊。

藘中有思,思,是林黛玉一生绕不开的一个字

林黛玉进贾府,路上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行一步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做到这样,真的是思量太重。思,既是黛玉的聪敏,也是她体弱多病的根源。

黛玉初进贾府,思维敏捷,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贾敏在世时,告诉林黛玉,她的外祖家与别家不同,林黛玉几岁年纪就记在心里,不止进荣国府的路上小心谨慎,到了荣国府,和外祖母、舅母等人之间的应答同样如此。面对王夫人劝她离宝玉远点,黛玉礼貌回应:

况我来了,自然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林黛玉的反应速度和对答,让王夫人不得不说了实话,其实宝玉是和女孩们一起养的,既在一起,又何来谁沾惹谁?黛玉的才思敏捷让她赢了第一个回合。对待大舅母邢夫人,黛玉一样进退有据,邢夫人苦留黛玉吃饭,黛玉答复: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对方一套话,黛玉一套话,举止与别人不同的黛玉,承袭的是母亲贾敏的大家风度,既谦卑,又有礼,一个小女孩儿,心思缜密到这样的程度,黛玉的聪明可见一斑,脑子的转数更不用提。

这只是林黛玉不到十岁时的表现,在贾府住下后,黛玉对婆子、丫头还是亲戚,都颇费思量。刚开始,黛玉给人一种小心眼儿的印象,可时间长,丫环、婆子,反觉得黛玉宽厚待人。黛玉对人用尽心思,是环境所迫,而不是用心思对付谁,进而为自己结网。

同是来投亲的邢岫烟,为了不让服侍的丫环婆子言三语四,把锦衣服当了,请她们吃酒吃点心,整个贾府的环境,让每一个客居在此的人,都要费一番思量。

和宝玉的爱情,林黛玉的“思”(想)更多

薛宝钗进贾府后,金玉良缘的舆论喧嚣直上。王夫人是金玉良缘的支持者,孤身一人的林黛玉,唯一的盟军可能就是贾母。这样的环境,哪怕锦衣玉食,黛玉还是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其实,就算有亲生父母,婚姻大事也无法自己做主。被迫嫁给孙绍祖的迎春,不得已远嫁的探春,贾府的正牌姑娘,在婚事上一样不能如意,何况黛玉?

黛玉除了要面对她和宝玉悬而未决的婚事,还要提防另外一层,就是两个舅舅如果提出将她另嫁她人,她该怎么办?她不能说,她喜欢上了宝玉,非宝玉不嫁,就是在贾母面前,她也只能说,愿意留在贾母身边尽孝,而不能说因为喜欢宝玉,所以,黛玉忧思过度,纯属正常。毕竟,她在舅舅家生活,任何一个舅舅,操心她的婚事,她都不能拒绝。

黛玉整天以泪洗面,正是因为婚事不能自主。她既担心外嫁,又担心宝玉娶宝钗,少女心里有千斤重担,体弱多病在所难免。黛玉的想法,没有人可以倾诉,了解她的也就是紫鹃,但紫鹃做的也就是提个醒,真正能让黛玉从忧思中解脱出来的是贾母的态度。

在那个指腹为婚的年代,贾母却始终没为宝黛婚事表态,贾母模棱两可的态度,是黛玉病好不了的原因,一件事,如果知道不行,也就死了心,最怕的就是在两可之间。上一辈没人表态,宝玉的态度就成了黛玉最在意的。

为了试探宝玉,黛玉想了不少法子,结果两心为一事,反而横生了不少枝节。为了防止宝玉和湘云因金麒麟私定终身,黛玉偷听湘云和宝玉聊天,听到宝玉对她的私心赞扬,她心里稍感安慰,后来宝玉又当面表白,还赠了旧帕,黛玉才彻底没了试探宝玉的心思。

贾府,除了宝玉,还有其他人,在贾府生活,黛玉样样不能掉以轻心。

和姐妹兄嫂,家下仆人的相处,黛玉一样费思量

黛玉虽然和迎探惜一样的待遇,可她必竟是贾府的客人,她既不能拘谨,又不能放肆,既要有一个大家闺秀的言谈,又要有一个客边之人的态度,适度二字,颇费一番思量。

薛宝钗劝黛玉吃燕窝,黛玉首先想的是贾府上下如何议论,因为她不是正经主子,如果照顾她太费心思,家里的媳妇婆子就会在背后风言风语,嫌她难侍候。她不能像宝玉一样,教训那些不懂规矩的媳妇婆子,更不能直接说撵走那个人,因为她是客。

和两个舅舅的妾室相处,黛玉一样要周全,面对赵姨娘送的顺路人情,黛玉不能点破,还要热情接待。和李纨、凤姐儿在一起,黛玉除了逗趣,不能挑剔两个嫂子的过失,她不能像探春那样,直指凤姐儿短处。

在贾府,黛玉身份尴尬,她是主子,可又是客人,她要有主子的威严,不能像迎春一样随便受辱,但又不能像宝玉、探春一样理直气壮。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是既优越,又别扭。

因为矛盾,黛玉常写诗作词。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这是《秋窗风雨夕》里的句子,充满了悲伤的情调。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中的诗句直截了当,“花落人亡两不知”,已不是悲伤,而是悲痛,黛玉的多思多虑,纯属无奈,而不是无病呻吟。

黛玉之身,是草木之身,黛玉之思,是草木之思,没有比藘字更适合黛玉。

草,也是黛玉名字里应有之字

黛玉是绛珠草转世,名字里有草字或草字头,正合草木之人。书中神话传说提过,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灌溉照顾,仅修成个女体,茹字,既有草又有女,暗含黛玉和宝玉前世姻缘,茹,有饮恨之意,切合黛玉今世经历。一个茹字,已合黛玉两世身份。

林黛玉曾用草木之人自喻。端午节,元春给家里人赏了节礼,偏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为了防止黛玉多心,宝玉把自己的东西拿过去,让黛玉挑,结果,黛玉把一腔怒火撒向了宝玉。

我没那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草木对比金玉,怎么能争?可不争,又不是林黛玉。

不止草木之人暗含草字,黛玉天生的不足之症,也和草的弱不禁风暗合。摇摇摆摆走路的黛玉,风姿楚楚,柔弱不胜,那种风流婉转,正是风雨下小草的样子。

茹藘二字,合了草字,最重要的是,茹藘,指茜草,茜草的根可以做绛红色的染料,正应了绛珠二字。

饮恨早逝的黛玉,正应了“茹”字

黛玉父母双亡,黛玉只能指望贾母和两个舅舅。贾母并没有为宝黛二人指婚,因为贾母可以替黛玉做主,但不能为父母健在的宝玉做主。黛玉本是贾母一心要接进贾府照顾的,可贾母迟迟不发话,元春可能是个原因。

在王夫人的示意下,元春站在了金玉良缘一边,或者说,王夫人让大家以为,元春站在了金玉良缘一边。元春入宫前,贾母是奶奶,元春入宫后,贾母是命妇,在元春面前一样要行叩拜大礼,如果元春有支持金玉良缘的意思传出,贾母也没法违拗元春的意思。

黛玉的两个舅舅更不值一提,大舅贾赦好色,整天就是和小老婆吃喝玩乐;二舅贾政家里事都推给了贾琏,从没问过黛玉的婚事,二舅母王夫人看中的儿媳妇人选是薛宝钗。

随着事态发展,贾母年事已高,越来越退居二,她指给宝玉的姨娘晴雯都被王夫人逐出了大观园,能护黛玉一个小姐身份,贾母已是尽力。宝黛二人的婚事,只能用渺茫来形容。

和处处落下风的木石姻缘相比,金玉良缘已不止是一个说法。在王夫人千托万托之下,宝钗参与了贾府内宅管理。

没有强援,黛玉还要警惕小人的谗言,这也是黛玉饮恨而终的原因。

赵姨娘,一直对黛玉颇有微词,觉得黛玉不像宝钗大方,展样儿,会做人。整个贾府,能在贾政睡前唠叨几句家长里短的,也就只有赵姨娘了,不能小看赵姨娘的几句闲话,宝玉屡屡不招贾政待见,和赵姨娘进谗不无关系。

贾政从外地回府,赵姨娘为了给贾环定下通房丫头,把袭人的事告诉了贾政,当天宝玉就吓得又是温书,又是装病,可见,赵姨娘添油加醋功力不一般。贾环,同样也是能和贾政说上话的人,金钏投井,宝玉挨打,贾政正是听了贾环的一面之词。贾环平时对宝玉不忿,碍着贾母,贾环还几次整宝玉。对黛玉,赵姨娘贾环母子就比较好下手。

王夫人一力主张金玉良缘,赵姨娘构陷宝黛关系,宝黛二人婚事最后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一生心事终虚化的林黛玉,饮恨而终,魂归离恨天外。茹,是黛玉的宿命,也合了她三生情缘。

宝玉一谈风月,就说自己死后想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就散。茹藘,谐音如缕,轻烟如缕,不正暗示宝黛两人有缘无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心武解读《红楼梦》(5)
揭秘红楼梦,林黛玉沉湖之谜!
红楼梦赏析(2)
清高出尘的林黛玉也会使眼色?
《红楼梦》中,有一人在暗地里护着林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黛玉不想和宝玉住在一起,为什么贾母执意要这么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