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年之恋:我们与树的不解之缘

【百道编按】资深出版人、宝宝中心中文网站负责人姜乐英女士在一次飞往新西兰的航班上发现《树的秘密生活》,那是2007年的春天。从此,她被树的各种神奇迷住了,将其托付给商务印书馆,并张罗着找译者,找原书作者写序,亲自翻译序言,购买原书插图。一路下来,八年成书,生逢其时。商务印书馆在过去的两三年间成功开启博物类书系品牌,更有利于将树的秘密生活揭示给所有的树迷。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非职业书探的快乐与八年成书背后的故事。

2007年春。在飞往新西兰的航班上,偶然看到旅友放在座位上的一本书。封面上略带神秘的葱郁雨林,特别是那行煽情的推荐语 ——人类写给树的一封情书, 引起了我这个做书人的好奇。未料这段旅程竟让我从此结下与树的不解之缘。

下飞机后我上亚马逊买了那本英文书。如今还记得那一段欣喜若痴的阅读。尽管开篇里关于树的染色体和繁杂的纲目科属让我跟的跌跌撞撞,但塔奇饱含激情的文字和洋溢科学智慧的故事完全吸引了我,带我走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精彩神秘的树世界。读完全书的第一感觉是,这么渊博美丽的书一定要分享给中国读者。

八年后的今天,那段空中书缘结出了惊喜的果实。这就是商务印书馆本月出版的精美中译本《树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e Life of Trees:How They Live and Why They Matter, by Colin Tudge)。这远不止是一本关于树的最系统慎密的百科全书,一座浩瀚而栩栩如生的文字版树木园。它更是作者倾一生研究深情讲述的关于树的神奇生命故事,是关于人类与树之间如何休戚相关,地球家园万物生灵应怎样和谐共处的生存故事。

《树的秘密生活(精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科林·塔奇 著
译者:姚玉枝,彭文,张海云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树的秘密生活》融溶了科林·塔奇对树的精湛知识和切切深情。为讲述树的故事,他的足迹踏遍世界,从哥斯达黎加、巴拿巴和巴西的热带雨林,到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美国的森林……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英格兰。他对树这种生命体所独有的深刻理解和虔诚敬意,加上与树相伴的流年岁月,锤炼出了这部注定被列入科普经典的作品。

科林·塔奇

塔奇描绘的树木世界是如此令人神往。从“什么是一棵树”,到地球上无以计数,多姿多彩的树的分门别类。树木的族系身世,树木的邻里家园,它们或张扬或谦卑的品行德性,它们机智无比和不可思议的生存策略。从地球上最高的加州红杉树,到最古老的开花树玉兰,从移居海外的华裔银杏,到生活在海水里的红树林,《树的秘密生活》告诉我们,树和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故事。阅读塔奇的“世界上所有的树”这些章节,犹如观看一部炫丽的魔幻大片,神奇的故事让你目不暇接,陶醉其中。

一位资深书评家说,科林·塔奇在科学写作方面的造诣,堪比博尔赫斯在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名扬全球的阿根廷作家、诗人,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以隽永文字和深刻哲理见长)。这两位作家对自己研究课题的深入挖掘,都有着过人的能力。书评家认为,在关于树的非教科图书中,没有其他书能与塔奇的作品相媲美。

《树》的迷人不止是塔奇的精彩文字,英国植物艺术家协会的知名插画艺术家波福特女士专门为该书创作的近40幅写真手绘为树的故事精彩生辉。一位热爱艺术的好友看到英文版插图后爱不释手,彻底被一幅幅唯美插图所陶醉。她说,就冲着这些插图,我会毫不犹豫地买这本书。在她看来,很少有科普读物的插图能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这些“树”的写真手绘源于科学却超越科学,有着诗一般的感染力。这位朋友从此为促成中文版摇旗呐喊。遗憾的是最初获得的中文翻译权并不包括这些精美插图。为了《树》的完美,我又几费周折,联系并购买了原书所有插图。真高兴中文版读者也有机会欣赏这些让树的故事更加充满生机的手绘艺术。

科林·塔奇的著作成就源自他一生挚爱自然,投身自然研究与写作的独特经历。他从11岁就开始在自己家的花园里哺育树苗,18岁前已成为技压群芳的仙人掌种植家,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奠定了他对树的终生不移的喜爱。他带着对植物和生物的浓厚兴趣进入大学时代。他在剑桥学习动物学,并开始了有关科学写作。他早年在《新科学家》任专题编辑,担任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献片制作人。同时,塔奇还定期作为英国文化协会公众发言人做各种科学演讲,他也是享有盛誉的伦敦林奈协会成员,并担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中心的客座研究员。90年代起,塔奇开始潜心写作。除了《树的秘密生活》,他还创作了《生命多样性:关于所有曾经活着的生物的调查和庆典》《鸟的神奇生活》《基因不自私》《动物园里的最后伙伴》《孟德尔的豌豆与定制婴儿》等多部大科学作品。他以自己特有的科学底蕴,人文思考,和诗歌般的生动文笔,编创了一个个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生命故事和哲学对话。

八年期待中最让我们激动的是作者对中文版的鼎力支持。两年前当历经数年的译稿终于有了雏形,我想到要是能请作者为久盼的中文版写篇序言该多好。感谢神奇的互联网,不算太费力的联系到了塔奇先生。年逾七旬的老先生听说要为中文版写序,痛快无比地问了两个问题:可以写多少字?什么时候交稿?我回复说,只要不写成一本书,希望在两个月内完成。一周后,我收到了塔奇先生专门为中文版写的洋洋洒洒近4000字的序言。

读了序言才惊喜的知道塔奇曾来过中国。他在中文序中深情回顾了几十年前来中国访问中华树木的难忘之旅。序言用提纲挈领的气势阐述了“为什么树与中国及世界的未来休戚相关”。纵观地球自然史,人类的起源和文明发展离不开树木与森林。为承诺地球家园的健康未来,人类需要放纵那份来自祖先的对树木与生俱来的欣赏,依恋和敬畏。塔奇希望读者从树的故事中获得启示:关爱自然,其实是人类升华了的利己行为。人类只有实践“利己又利他”的准则,才能在地球大生物圈中互利共存,和谐繁荣。作者对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作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中国社会很高的赞誉并寄予同样的期望,他愿中国在全球生存环境面临共同挑战的今天,继续带领世界迈入和谐发展的大生物时代。

八年来,暨这本神奇的书有缘结识了一群树迷。我想特别感激的是译者们数年来孜孜不倦,不遗余力的付出。她们在教学和工作之余把数不清的休息日贡献给了这本书。我们都知道翻译难,翻译一本有成千上万植物名的书是难上加难。有时为查核考证一个树名的译法,她们翻遍国内专业图书馆藏中最新植物学辞海和字典。更具有挑战的是,很多树的拉丁文属名长得一样,比如ficus,同为榕属和无花果属,而榕树和无花果树却是完全不同的树。译者为确认书中某一段讲的是无花果树,她特意给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春明老师发了插图,同时还以出差途中偶遇的无花果照片为“佐证”,才放心定稿。为让中译本同时满足大众读者求知欲和专业人员工具书的需要,出版社编辑建议保留原书完整词汇表和索引。这是浩大的工程,但译者们认真做出来了。中文版的每一条中英词汇对照,每一条索引,都凝聚了她们的心血和挚爱。

正是有了这群初心不改的树迷,才有今天这本《树》的问世。我们因树结缘,这些年不但有过无数个以树为名义的聚会,还有了今天的“树缘”微信圈。随着《树》的诞生,我们对树这种生命体从简单的喜爱升华为由衷的仰慕和崇敬,《树》改变着我和树迷们。

《树》的中文版一付梓,我们又收到了作者先生的真诚致谢。这是对树迷们的多年友情付出的最好回馈。庆贺之余,树迷们抱有更多的希望和梦想。我们希望这本《树》能被同样热爱树的王石老师发现,以他的公众影响力让更多人读到这本美丽而富有启迪性的书。我们希望《树》可以再版重印,修订得更加完美。我们计划来年春天携手以《树》的名义去种一棵美丽的银杏,托付它承载《树》的故事流传百年。我们还梦想,也许哪天我们可以携手更多树迷做一套儿童绘本《树的秘密生活》,为全世界的孩子们讲述树的神奇故事,让他们自小就懂得欣赏与感恩人类的亲密伙伴——树。

不知是巧合还是暗喻,这些年我与树的不解之缘已经超越了书的世界。我开始热爱种地,种树种花种菜。在耕种中真正体会了大地的慷慨,植物的宽容,以及生灵万物生生不息的神奇。我还对挺拔直立,高耸入云的千年红杉情有独钟。站在一棵红杉树下,心底会涌起淡淡的柔情和对生命的敬意。感恩八年的树缘,有树的生活充满生机与希望。若有来生,我愿为树。

(本文编辑 岳尚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给树的情书
中文版序言(上)
《树的秘密生活》:树知道答案
豆瓣9.1,畅销千万册,这才是希腊神话的正确打开方式
《痴华鬘》和《百喻经》
古塔奇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