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印发西乡县移民搬迁规划(2011
    为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机遇,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切实改善我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结合西乡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居住在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和贫困山区群众为主要对象,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统筹安排、超前谋划、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加快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西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高点起步,科学布点。按照安全避险、条件改善、有利发展的要求,立足当地人口、路网、地理实际,科学确定安置点及安置规模,高规格、高起点对全县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进行一次性规划设计,重点规划建设100—300户的移民新村和300户以上的移民社区。
    2. 坚持统一风格,突出特色。坚持陕南民居风格和白墙青瓦基本色调,对安置房屋立面效果和建设规划统一设计,严格规划刚性约束,确保5年后形成风格统一、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居民住房建筑式样。
    3.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搬迁,优先搬迁安置灾害隐患点群众,重点搬迁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群众,同时搬迁居住在文化旅游、生态保护区及因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群众。
    4. 坚持产业依托,有利发展。结合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依托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小城镇等优势资源和基地,科学确定安置区的产业定位,提供移民增收的新渠道,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 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新型社区和移民新村建设,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确保移民社区建一个、成一个。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
    (一)工作任务。2011—2015年,全县搬迁22160户78285人。建设300户以上移民社区38个,100—300户移民新村56个。
    (二)实施范围。2011—2015年,移民搬迁项目在全县18个镇实施(规划见附件)。
    城关镇:葛石社区、五丰社区、二里社区、四季河社区、十里社区、中渡社区、和平新村、北坝新村、乔山新村、附溪新村、青龙新村(6个移民社区和5个移民新村)。
    沙河镇:沙河集镇社区、苦竹社区、青龙新村、枣园新村、桐车新村、麻地湾新村、西河新村、毛垭新村(2个移民社区和6个移民新村)。
    私渡镇:联合社区、潘坝新村、龙门新村、红星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桑园镇:桑园社区、火地沟新村、八一新村、互助新村、胜利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4个移民新村)。
    杨河镇:中坝社区、拱桥社区、土地坪社区、高土坝社区、李河社区、杨河新村、厂湾新村、凤凰新村、峰坦新村、蒿坝台新村(5个移民社区和5个移民新村)。
    柳树镇:柳树社区、高家店新村、白杨新村、油房新村、三义新村、马营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5个移民新村)。
    峡口镇:峡口集镇社区、康宁新村、杨泗新村、狮庄新村、麻柳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4个移民新村)。
    骆家坝镇:骆镇社区、大兴新村、金家岭新村、松树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大河镇:大河社区、龙池新村、楼房新村、窝坝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堰口镇:堰口集镇社区、古城社区、泾洋社区、东渡新村、岳岭新村、三郎新村(3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罗镇:三合社区、司上集镇社区、罗镇新村、穿心店新村、葛家河新村(2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茶镇:茶镇集镇社区、十二岭社区、木竹坝社区(3个移民社区)。
    白勉峡镇:火石滩社区、铧炉社区、五间房新村、十字路新村、双河新村(2个移民社区和3个移民新村)。
    高川镇:五星社区、八角楼社区、红庙社区(3个移民社区)。
    五里坝镇:五里坝集镇社区、鸳鸯池新村、高桥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2个移民新村)。
    两河口镇:两河口社区、柏树垭社区、黎家庙新村(2个移民社区和1个移民新村)。
    白龙塘镇:上庵白家坝社区、龙王沟新村、沈坪新村、朱家垭新村、碾子沟新村(1个移民社区和4个移民新村)。
    子午镇:段家营社区、民新社区、汉江新村、马家庄新村(2个移民社区和2个移民新村)。
    (三)具体目标
    1. 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左右。
    2. 每个移民区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
    3. 移民区交通、电力、通信、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力争达到当地集镇水平。
    4. 搬迁户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就学、就医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5. 搬迁户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达到当地农民平均水平。
    三、移民安置
    (一)安置方式
    停止一切农村居民的原基翻建和零星建房审批。打破村、镇地域界限,将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扶贫移民、生态移民、以工代赈移民、工程移民以及新建房屋的群众向移民搬迁安置区集中安置。集中建成一批规划设计好、规模大、设施齐全的移民区。
    (二)修建方式
    根据群众意愿并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的实际,采取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建设农村保障性住房三种方式进行。
    (三)安置地选址
    选择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前景,符合抗震设防和防灾减灾要求,无地裂、滑坡,不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址。
    (四)建设内容
    移民搬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搬迁户住房建设、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生态建设六部分,各项目建设标准按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1. 搬迁户住房建设:搬迁户按移民搬迁安置区的统一规划和设计图纸建房。
    2.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移民区巷道硬化、道路、人畜饮水、电力、新能源、污水垃圾处理等。
    3. 公共设施建设:包括幼儿园、图书室、健身广场、卫生室、警务室、商业网点、公共厕所等。
    4. 产业开发:包括现代农业基地在内的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项目扶持、技术推广和市场体系建设等。
    5. 贫困户能力建设:包括农民创业及实用技术培训、雨露计划、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等。
    6. 生态建设:包括小流域治理、基本农田改造、封山禁牧、植树造林、新村绿化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移民搬迁工作政策性强,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要按照县镇联动,镇负总责的原则抓好项目规划实施。县上成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镇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人员,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动员,坚持示范带动。移民扶贫工作的主体是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要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宣传发动上要做到“四到户”: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讲到户、群众疑虑解答到户,为移民搬迁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根据全县实际,集中资金和项目,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50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通过建设典型,打造亮点,探索经验,示范带动,推动我县移民搬迁工作全面、科学、迅速推进。
    (三)搞好产业开发,加快增收步伐。各镇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移民区主导产业,要积极组织移民开展创业及实用技术培训,增强移民户自我发展能力,增加移民户收入。各相关部门要为移民户从事二、三次产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拓宽增收渠道,加快移民户脱贫致富步伐。
    (四)落实优惠政策,促进项目建设。移民搬迁工程实行零税费管理制度,土地、林业、住建、公安、水利等部门对移民搬迁中所有相关费用实行减免。相关部门要在宅基地审批、社区规划、房屋设计、建材供应、子女上学、户口迁移、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搬迁户提供方便,搞好服务,确保搬迁户好办事、少花钱。
    (五)严格考核奖惩,强化项目管理。将移民搬迁工作纳入各镇、部门年度综合责任书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县考核办、县委和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要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月查季考和专项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镇、各相关部门在年度计划任务下达后,要做好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实行公告、公示、报帐制和审计制,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省未来5年将搬迁贫困人口35.9万户 128.2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山区群众的“大迁徙”
洋县移民搬迁经验
2016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实施细则全文
大九湖之变
生态移民推动重庆市南川区城乡统筹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