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坛十老”、楹联家闻楚卿先生
“联坛十老”、楹联家闻楚卿先生(92岁)
(2016-01-18 10:53:32)
标签: 文化
收藏
情感
2010年闻楚卿题赠《费县颜真卿研究》
2010年闻楚卿赠博主嵌名联
诗联逾万首   心血七十年
——访中国楹联首届“梁章钜奖”获得者、楹联家闻楚卿先生
江城武汉的初冬,阳光温和。下午的紫阳湖,风光旖旎。我就在这样的一个晴朗天气,慕名拜会了湖北楹联界的先驱、楹联领域的拓荒者、中国“联坛十老”之一的闻楚卿先生。
闻楚卿先生就住在紫阳湖畔。当我如约扣开他家门时,其老伴阮老师热情地请我到客厅等候闻老,闻老此时还在书房研究楹联。听到我已来到,闻老拿了几本自己的诗词楹联著作匆匆走出,招呼我在客厅坐下,给我讲述了他平生学习研究诗词楹联的历史。
人民忧乐最关情
闻老出身于湖北英山解放前的贫苦佃农之家。在小学时,即参加抗日宣传队,小学五年级时他在当时的《湖北日报》发表了《寄给前线抗日将士的一封信》鼓舞将士,宣传抗日。后来作为学生代表在万人民众大会上进行抗日宣传演讲。进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2岁时,受民歌民谣影响,开始学习写诗写联。多以反映劳苦人民的困苦生活为主。闻老说,这与他的出生贫穷的农民之家有关:他的父亲是农民, 当时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患有浮肿病还被国民党征作担夫,年纪尚小的闻老毅然去替父服役,倍受劳役的艰辛。 今天闻老回忆起那段艰辛生活,犹热泪盈眶,拿起他的诗词集,找到了那时所写的饱含血泪的诗篇,动情地念给我听:“负重日百里,沿途尽怨声。动作稍迟缓,枪兵喝不停,过了西界岭,大雪落纷纷……”令人潸然。
闻老的诗章记录了他年轻时的困难生活,也是旧中国广大劳苦大众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今日读来的确催人泪下。然而闻老就也在那种环境中决心发愤读书,努力进取的。磨难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闻老正是在那难忘的岁月里,为日后楹联诗词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半生执教传薪火
1949年建国前,闻老曾作为湖北革命大学的第一期毕业生送至湖北农学院、省教院深造之后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并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湖北师训所、省三中、武汉市九中等多所中学执教。业余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一支诗笔,而是用它记录了自己艰辛奋斗的历程。几十年间,闻老写下了数千首诗词和数千副楹联。相信,同时他也教育培养了不少诗词楹联家与众多的楹联艺术爱好者。这也为当时湖北省楹联学会的筹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执着联坛三十秋
1985年闻老提前离休,他谢绝了多方面的聘请,全力投身于湖北省楹联学会的筹建工作,同时走访、联络联友与征集楹联资料。“万事开头难”,学会筹建伊始,千头万绪,百事待理,他事必躬亲,马不停蹄。经常日夜兼程,曾两度跑遍湖北近90个县市,行程五万华里。现在他的书房里堆积的十余箱手稿资料是他近30年辛勤笔耕的有力见证。也正是他几十年来辛苦奔劳,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2002年与省联会主持编成出版了《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真正如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先生所题联句:“诗联五千副;心血六十年。”去年值湖北省楹联学会成立20周年,闻老也有诗回忆当年的创业艰难:“十年两度踏千山,万里间关不怕难。回首当年耕播处,姚黄魏紫灿联坛。”他还撰联概括了自己几十年来的诗词楹联组织发展工作:“会友以文,三楚只身行万里;扩荒播火,十年两度踏千山。”的确,闻老为湖北省楹联学会奔走数十年,跑遍了荆楚大地,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和精力。为湖北楹联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所以上世纪90年代,闻老就当选为中国“联坛十老”之一;去年以83岁高龄又一次以高票荣膺中国联坛最高荣誉——荣获楹联界的最高奖“梁章钜奖”,也就绝非偶然了。诚如他的获奖感言所写:“为联业而耗尽余生,无怨无尤,幸遂初衷,红烛多情何惜泪;喜荆楚已增添巨卷,有为有乐,得偿夙愿,春蚕到死尚抽丝。”闻老淡泊名利,一心为中国楹联文化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从而成就了湖北楹联今天的繁荣。
力贬时弊下砭针
闻老始终不忘诗的“兴、观、群、怨”,他针对当前的繁荣盛世,并没有一味的歌功颂德,他历来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
解放前,出身于贫苦农家的闻老即对国民党压迫平民的反动统治强烈反对,其年轻时的诗篇中就写有“保长本鹰犬,乡丁赛狗猡……世道黑如漆,官差虐似魔。”的诗句。即显现了他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社会丑恶现象闻老也都深恶痛绝,其诗联作品更加力砭时弊。如1987年闻老对为官者以权谋私之举恨之入骨,且形诸笔墨,写成《斥以权谋私者》四首,先后在江苏、河南、湖南、湖北等地诗词刊物上刊登,引起了很大社会凡响。其中写道:“厅堂几处犹嫌少,裙带千条不厌长。” “两手直伸三界外,一心横到九重天。”这些诗句地将那些腐败的为官者形象刻画得形态毕露。诗中还有一些激越的言辞,直抒胸臆,揭露丑恶更是一针见血。如“公私颠倒何论耻,理义沦丧岂顾廉?”“他日百年身死后,坟前犹欲竖牌坊。”等诗句,笔力千钧,直言不讳,若使那些“以权谋私者”读之,定会毛骨悚然,冷汗直流的。于此也自见作者的凛然风骨。
闻老的对联同样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无情的鞭挞。如写滥砍滥伐现象的对联“绿树浓荫,水土保持,犹记当年叨惠泽;荒丘秃岭,斧斤滥伐,难堪古木惨摧残。”这是作者回到故乡看到百年古树竟遭砍伐时,愤然写下的,作者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由此我们也想到1998年,因长江上游,植被破坏,缺少水土保持而引发洪灾,因此读到此联,我们不能不感到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敏感的警觉。
近来,由于年龄的原因,闻老的健康欠佳,在他诊治过程中,一些感触他也写成了对联:“看病实为难,公费报销常搁浅;求医亦不易,专家诊治更花钱。”
确实,闻老因病今年初就住进医院,但因经济原因,他只做了主要治疗后,就要求回家养病了。这副对联正是闻老对自己,对社会整体的“看病难”的真实而深切的切身感受。
联坛峥嵘不老松
闻老今年已84岁高龄。从事诗词楹联创作与研究达70余年,成果累累,其中的艰辛与苦乐,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有深深的体会。但看到闻老对楹联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我们不能不深受感染。也衷心祝愿闻老健康长寿,其楹联艺术之树常青!
(  2008年1月初稿 4月4日载《中国楹联报》4月9日改定,又刊《中国楹联》2008年7月号,《对联》北京下半月刊 8月号 首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联展(213) 李纪干先生楹联选辑
七嘴八舌说“犯题”
联家精品100:2022年湖北何君对联精品集(2)
【对联临屏865】联贺《惜余斋》系列续集付梓(主评:郭健)
沈俊杰楹联作品选(13):题赠联选录
联斋论联‖七嘴八舌说“犯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