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省区划调整,当年的7大专区,为何分为16个地级市?

安徽省区划调整,当年的7大专区,为何分为16个地级市?

转瞬繁华万里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各省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在建国初期,安徽省划分为7大专区,现在则划分为16个地级市,数量增加了2倍。那么,安徽省到底经历了哪些区划调整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安徽省的区划调整问题,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历史。安徽省属于我国中部省份,但形成的时间比较晚。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逐步消灭了金国、西夏国、南宋、大理等一系列的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并不合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上,推出了行省,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

不过,元朝的行省比较简单,也非常粗犷,各方面都不完善。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良。由于明朝有两个首都,逐步形成了两京一十三省的区划格局。当时,南直隶地区包括了江苏省和安徽省。17世纪,清朝确立统治以后,南直隶更名为江南省。由于江南省过于重要,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期。

又把江南省,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在安庆府,安庆府属于长江五虎城市之一。不过,在近代历史上,依靠铁路的带动,合肥、蚌埠等城市的发展非常快。三四十年代,安徽省历经了一系列的战争破坏。到了40年代的末期,由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安徽省被分为了皖南行署区和皖北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一种区划,地位相当于省份,除了皖南和皖北行署区之外,我国还出现了一系列的行署区,例如旅大行署区、陕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等等。其中,皖北行署区面积很大,包括:宿县专区、安庆专区、阜阳专区、巢湖专区、滁县专区和合肥市,行署所在地就在合肥市。皖南行署区,则包括:芜当专区、徽州专区、宣城专区、池州专区和芜湖市,行署所在地在芜湖市。

这是建国初期的一种临时过渡方案,进入50年代初期以后,随着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发展经济和战后重建的阶段。此时,过于复杂的区划,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1952年,皖北行署区和皖南行署区撤销,重新合并为安徽省。至于省会城市,则确立在合肥市。

随着安徽省的建立,原本的区划也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当时,安徽省分为:合肥市、蚌埠市、芜湖市、安庆市、淮南市阜阳专区、宿县专区、六安专区、滁县专区、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其中,安庆市与安庆专区、芜湖市与芜湖专区,属于并立存在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在其他省份也曾出现,例如石家庄市与石家庄专区、开封市与开封专区等等。

当时的地级市面积都不大,仅仅管理城区和郊区。专区属于五六十年代的一种区划模式,地位与现在的地级市相当,但管辖区面积比较大,相当于两三个地级市,例如河南省的商丘专区、陕西省的榆林专区等等。

进入50年代中期,安徽省的区划出现了新一轮调整。首先,徽州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芜湖专区。同一年,宿县专区和滁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与此同时,铜官山市和马鞍山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被提升为地级市。1958年,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也就是现在铜陵市的前身。

1959年,安徽省成立了濉溪市,属于地级市。由于管辖区过大,再加上当时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有限,专区的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通知各个县开会,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干部,可能提前两天就得出发。因此,到了60年代初期,安徽省的区划进一步调整。

1961年,蚌埠专区被撤销,重新建立了宿县专区和滁县专区。同一年,徽州专区重新建立。到了1965年,50年代前期被撤销的巢湖专区和池州专区,再次建立。进入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都更名为地区。安徽省自然也不例外,安徽省下辖的各个专区,先后更名为地区。1971年,安徽省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这就是现在淮北市的前身。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80年代初期,我国很多省份下辖的地区,陆续改革成为了地级市。80年代初期,安徽省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划调整。1980年,芜湖地区更名为宣城地区。与此同时,池州地区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安庆、徽州等几个地区。

1987年,徽州地区撤销,原本下辖的4个县,划入刚刚成立的黄山地级市。另外3个县,划入了宣城地区和安庆地区。1988年,安庆地区撤销,下辖的8个县,划入安庆市管理。同一年,重新建立池州地区,这是池州地区第三次重建,由此可见,区划调整具有复杂性。进入90年代以后,1992年,滁县地区被撤销,建立了滁州地级市。

1996年,阜阳地区被撤销,建立了阜阳地级市。1998年,宿县专区被撤销,建立了宿州地级市。1999年,巢湖地区和六安地区撤销,建立了巢湖地级市和六安地级市。2000年,池州地区和宣城地区被撤销,建立了池州地级市和宣城地级市。至此,安徽省形成了17个地级市的格局。请注意,不是16个,而是17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2011年,巢湖市被撤销,原本下辖的1区4县,划入了合肥市、马鞍山市和芜湖市。随着巢湖地级市的撤销,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下降到了16个,并且逐步稳定下来。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省的辖区调整,7个专区的区划,为何形成了16个地级市?
安徽省的区划变动,16个地级市之一,安庆市为何有10个区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演变(1949-2021)
安徽省的区域演变
1949-2000年安徽行政区划,为何变化频繁?
安徽省的区划调整,17个地级市之一,巢湖市为何被撤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