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傻瓜式投资

这几天汇总的我最近3个月雪球长文章的一个浓缩精华版
围绕《傻瓜式交易(50-50平衡策略)简约而不简单》为核心,较为系统地展示这样一个可能会比较适合“非专业投资者”的被动式投资方法,文档中也包括了飞泥多年来关于投资的一些较深入地思考,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够忙转发~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1.1 专业与非专业

从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学习有关股票投资的书籍算起,差不多10年有余。如果再算上我父亲,这位中国第一批股民对我从小产生的耳濡目染的影响,那接触证券投资的时间还再长些。这期间读过大量关于投资、理财、财务的书籍,这些书几乎占居了我家的一整个角落;也在真实的市场中交过为数不少的“学费”;大学时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此,毕业后也顺其自然走上了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工作岗位,一位证券公司基层的理财服务经理。

但在工作中,我却深深地感受到我能给我的客户带来的帮助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不管是那些每年都会产生的大量新开立股票账户,接触证券投资不久的客户;还是那些已然接触股票多年,但依然亏损频频的客户。当与这些客户交流时,心中虽然有大量的话语和建议想说,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不知从何谈起,又或者明知客户是没办法正确理解我所说的,也就只能作罢。况且时间上也不允许我与每一位新增客户一对一,手把手的详细交流。即便有这样的机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思维不同,投资上的那些简短建议,不管我说的是什么,即便本意是善良的,但在客户自己消化理解后,却往往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

 

问题

在自己漫长的“学习”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也在自己的工作中,我有一个感觉是越发清晰的,就是目前市面中流行的大部分关于投资的方法,无论语言多么通俗易懂,内容多么深刻经典,但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投资者”而言,仍然显得过于“专业”。这些“专业”的投资方法与理论,最终只能被极少数人完好地吸收,被更少的人实践与运用。 

比如“价值投资”,我自己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虽然在自己的实际运用中,对投资收益的提高是非常有成效的。但在与客户与朋友的沟通交流中,我却总是无法将心中所想完好的表达。究其原因,还是:“这终究也只能是被少部分人完好理解与运用的‘专业化’方法。”与价值投资类似,市场中被广泛提起的大多数投资方法,虽然很多原理上比较简单,但运用条件、对人的要求、对性格和环境的要求却很苛刻。总结就是,知易而行难。普通百姓、业余投资者与散户股民,几乎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学习便将类似”价值投资”这种完整投资体系,很好地运用在个人的理财投资过程中。而市场中其他的大部分投资体系也是如此。

所以我一直试图寻找出那些散乱各处的,关于业余投资、家庭理财的技巧,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投资知识体系。将家庭理财,个人投资中一些基础的、实用的、有效的知识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专业与非专业 

一个优秀外科医生的成长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大量专业化的知识、良好的工作条件,配合漫长的临床实践,才能最终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外科手术医生。但这一整套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个只是想学一些普通家庭医疗常识的非专业人士而言,是不适合的。

平时感冒了吃点什么药,胃痛时按压那些穴位能缓解症状,着凉受寒该吃点什么之类的常识,在诸如《人体解剖学》这样的专业教材中是学不到的。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学习家庭理财,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却极其常见——可能大家需要的只是一本《家庭理财知识》,想要的只是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资收入、家庭财产保值增值,但现实是现在的各种论坛、博客、微博都大量充斥各种较为专业性的讨论,刚接触投资理财的新朋友很容易被人为地拉入了诸如价值投资、量化投资、技术分析这样的培养专业投资者的阅读世界。而很多时候,在投资世界,这种过量的阅读也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在错误的方向努力越多,也只是与目标越来越远。

趋势理论,支撑压力,财务指标,宏观经济等等等等。初学者进入证券投资领域时总是容易被各种财经媒体与“专业人事”的各种天花乱缀的术语理论弄得不知所措,而一些更加基础的,但又更重要的知识却大多没有接触到。

所以我见过的大部分初学证券投资的客户与朋友,都有意无意地被大量过度专业的理论方法错误地牵引,诚然,极其少数的“业余爱好者”在投入巨大的热诚与漫长的学习后最终能够成为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资者,但某个行业的精英毕竟只是总人数中很少一部分,而绝大多数人都在一个长到看不到希望的学习与亏损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放弃。其中的问题,出在了“目标”与行为的差距上,大部分人并没有决心也没有必要去成为一个“投资大师”。

关于家庭理财与个人投资,没有必要以目前这样过于专业的面目呈现,就像家庭医疗常识、又或者家常菜谱一样。投资中的的确确也存在一些更基础但又十分重要、实用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成为投资知识体系这座大厦的基石,也同样能对业余投资者起到极大的帮助。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1.2 理财与投资

看看周围绝大多数进入股市的普通人,他们需要的是理财,而不是投资。

绝大多数股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而入市前就积累大量理论基础的很少。我们大多是利用的业余时间边炒股、边学习。这过程往往花费很多时间、要花很多学费,有些人在几轮牛熊以后坚持下来,变成一个老股民,但更多人是在亏损以后默默地离开。

理财讲究的是利用财产产生被动收入,其中有个关键是省时省事。很多人有闲钱,他们只是想找地方投,追求资产的保值升值,而这个地方可能是银行、房产、债券以及股票、基金,收益率的要求并不一定非常高,但风险要可承受,关键是不太花时间不太花精力,不能妨碍原本的生活、兴趣和工作。所谓被动收入,就是如此,哪怕你躺着不动,钱依然会默默地为你工作。

而股市投资(炒股),特别是想把投资做好,却是一件极其困难而且专业的事情。用炒股的心态买股票不能算理财,因为它需要花很多时间花很多精力,更像是给自己找了份工作,而不是给钱找了份工作,是劳动所得,而不是被动收入。股市里,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基本就是在赌博和娱乐了。

我得肯定,在股市里如果读了足够多的书、有天赋、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又足够的勤奋去挖掘和钻研,绝对能赚到钱。不过无论是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不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是入不了门的。

即便入了门,也可能没走对方向,即便走对了方向,也可能因为不足够努力而炒了十几年股仍然没赚钱。毕竟股市进入门槛低,竞争很惨烈,市场中那么多搞职业投资的,智商高、学历高、情商高、资源好、而且全职研究,雪球上光有着十几年专业投资经历的大佬就有无数。老百姓靠着每天下班上网看2小时,凭什么能在这么个市场里具备竞争力?又凭借什么赚钱?如果真赚了,赚的也是靠赌运气得来的钱。

比如我周围很多朋友就表现出对股市浓厚的兴趣,即便如此,也只能说,要形成一套稳定成熟的赚钱思路还有慢慢长路。而没有足够知识储备,又已经过了求知欲最旺盛的年纪(大学毕业我就觉得已经是比较大龄了)、还谈不上浓厚兴趣与天赋凌然,那么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走的什么路子,都注定要在市场交掉无数的学费,而且交完还不一定能出师,慢慢演变成不自知的赌博,影响工作影响生活。

常常会和自己的客户聊天,有些时候会听那些入市时间不长的股民,兴奋地聊自己入市后的各种心得,聊宏观经济,股市热点,自己的观点、操作风格方法,其实那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学习很需要,只是股市里门派很多,岔路很多,出师很慢,一个股民,遇到什么样的导师,形成怎么样的股市价值观,有怎么样的成长路径,关心什么样的事件,是很随机的。只是,大家往往在成熟之前,就死掉了。

理财和炒股不一样,之前也利用业余时间试着做了几期关于理财基础知识的视频,现在优酷上也还能搜索到,叫《投资幸福》,我尽可能地写得通俗,业余制作,略显单薄是肯定的,不过关于理财的一些核心,比如被动收入,比如资产负债,比如复利,都用生动的小故事表现了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

做客服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客户和韭菜真的没有区别,来了走,走了来。我反而比客户自己还希望大家能活得久一点。、

进入股市前,还是需要想想,认清自己,知道我想要什么?是把股票当作家庭理财的一种资产配置?还是确实热爱财经,热爱炒股,把它当成一种兴趣和追求。把股票当成一种理财手段把炒股当成毕生追求当成职业,要学的东西,学习的方向还有强度,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2.1 50-50平衡策略——傻瓜式交易,简约而不简单

50-50不是飞泥翱空原创的,飞泥翱空没有任何版权和最终解释权,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该思维模式脱胎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大卫斯文森《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以及那本出名的投资入门教科书《漫步华尔街 》。飞泥的QQ讨论群(QQ群:219099839)共享文件中有电子版供大家试读。

什么是50-50策略

极度简单的初级版,一共分为两步:

1)把你手头准备用于投资的闲钱(注意是闲钱),50%投资于股票(在此推荐指数基金300ETF,代码510300),50%投资于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在此推荐货币基金)。

2)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资产再平衡(比如一年),使股票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恢复到50%50%,比如每年1231日,如果这一年股票大涨,则需要卖出股票,买入货币基金,使调整后两中资产的市值恢复50%50%

然后,然后没有了……就是这样的简单。

关于50-50,我想说以下几点:

1)简单50-50是我推荐给没有足够市场经验,以及没有足够时间精力的投资者的(它的投资收益并不差)。它的出发点在于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上的“无知”,尽一切可能规避决策。

2)该方法既没有涉及到选股,也没有涉及到择时。因为我接触到的大多数新股民,最喜欢问的两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什么推荐的股票。”以及“您觉得以后的走势会如何?”大家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选股择时上面,并且总是急切地希望能对市场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做出正确地反应。殊不知,以普通投资者的知识储备程度来说,抉择越多,错误越多,亏损越多。

350-50是一种彻底被动式的投资方法,完全跟随市场,不需要做任何主观判断(选股择时),规避我们“非专业投资者”乱决策带来的各种亏损。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时间精力,且仍然会带来不错的投资收益(甚至能赶上市场中多数忙忙碌碌的投资者),在市场中学会“躺着赚钱”。同时也请大家清醒地认知,它仅仅只是一种不需投入太多精力,有很高“性价比”的方法,而不是一种能带来很高收益的“最优”与“杰出”的方法。

4)这里我随意截取沪深300指数,2006年至2014年的数据做例举(默认现金部分收益率4%)。

如表所示,这就是一个简单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并采用50-50平衡策略的效果,每年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比如年末,年初,年中的某一天),到这一天时,无论股市涨跌,都将股票资产与现金资产的比例,恢复到5050


      (资产变动效果图)

5)从举例中可以看出,50-50发挥威力是在熊市的时候,当别人几十万数百万亏损的时候,50-50会很好地帮助你避免灾难性的损失。由于90%的股民一般会在牛市阶段入市,这个时候周围的朋友都在赚钱,大家都在比谁赚得更多。所以新股民很难对老股民口中的熊市,产生较深刻的体会,也很难体会到,在熊市中避免大幅度的亏损比在牛市中赚了多少,更为重要。

650-50能够帮你真正的“高抛低吸"(每年固定时间的资产平衡所必然)。它会帮你躲过“大众的疯狂”,并在大众极度悲观时不断买入股票。“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同时也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导致的过于急切的行为。(相信一定有人经历过,股票越跌越买,买到没钱了股票还在跌。或者股票越涨越卖,卖光了还在涨)。

7)简单50-50可以有升级版本(请谨慎升级),如果你自信对市场有了较深的理解,你可以尝试(1)用一个56个股票的股票组合来替代300ETF;(2)用银行理财、债券、分级基金、打新股、套利等任何低风险投资替代货币基金;(3)尝试做一定程度的择时判断,将每年固定的50-50,调整到60-40甚至70-30(熊市时可逐步提高股票持仓比例,牛市时可逐步减少)。但对于任何主观的决策(选股、择时)请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8)过于平凡的平衡操作,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关于再平衡的间隔时间,建议至少半年。很多人都无法按捺强烈的交易欲望,往往指数稍稍上涨就再平衡,而指数下跌却没有勇气去补仓,特别是股票暴跌的时候。

最后的最后,我知道这个策略要真正执行起来很难,人初入股市一般很难克制自己的交易冲动,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对自己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里面的很多道理要细讲起来就很长很多了,所以可以大家可以雪球或者新浪博客多多关注飞泥翱空。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2.2 我们都是小白

50-50策略源于格雷厄姆,如果大家只看单薄的一篇文章,而缺乏对被动式策略的深刻理解,那么策略就像放屁一般,因得不到实践而失去价值。巴菲特把一生的智慧浓缩为不要亏损,但这话对于大多知识和实践经验欠缺的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50-50平衡策略是一种适合非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建议,策略的核心之一是被动,也就是规避抉择。而这种行为模式背后的本质是——与证券市场相比,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极度渺小(下文统称无知性

我先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吧,这样更方便大家体会人的无知性

故事一:

我所服务客户里,有一位阿姨很独树一帜,她极度喜欢超小市值股票和高送转概念,并且依靠她自己对市场的这种理解,在过去两年里有了还不错的收益,甚至周围形成了一小批粉丝,开始为别人出谋划策。

后来的某一天的晚上,她给我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语气略显激动,问我为何某股业绩预告称利润增长1000%,但后续股价不涨反跌?表示出无法理解,因为她过去的操作告诉她,她的理念是可行的,但这次没有奏效。我简单看了一下F10,这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仅30万,今年增长1000%,也才300多万的利润,和它上亿的市值相比,这种增长,当然不可能成为股价上涨的合理理由。

我的这位客户就是人的无知性(完全没有贬低这位客户,我们所有人和市场相比,都是无知的)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和我们知道的东西相比,我们所不知道的会更多,可能有些股民有了一些经验,看过几本书,然后形成了某些对市场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片面的。

比如例子中这位,她对市场的认识只是正好非常巧合地与当时创业板炒作的市场环境所吻合,但其他投资基础知识依然极其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投资决策不免存在大量的错误,用旁人的目光看,投资收益绝大部分来源于运气而不是能力

可能有一部分看客会嘲笑我的这位客户,在心里觉得自己并不会这样。但实际上,没有人能躲避我们的无知“

故事二:

雪球上有很多大V会时不时抛出自己的投资观点,而今年券商的热血分析师们也是赚足眼球,如果大家看过比较多的基金经理、分析师、私募大佬的演讲稿和年度总结,一般都是这样的一个套路——首先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行情进行描述性的总结,然后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这些行情,并给出这般那般的逻辑。

一般知识层次高的,投资行业里看上去比较专业点的,尤其喜欢讲逻辑,感觉讲逻辑更能显示出自己对市场的思考。他们会讲去年股市上涨是什么什么逻辑,下跌是什么什么逻辑,板块间有什么逻辑,宏观经济是什么逻辑。然后遵循这种逻辑,去推往后的走势,行文可能看上去让人觉得很专业,但对大部分人仅仅具有很低的参考价值,因为绝大多数逻辑都不谈变数。(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也有不少大师具有是有真智慧的)

这让我想起的是这张图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句很喜欢的话你连自己明天拉多少屎都规划不了,你凭什么去规划自己20年后的人生?如果换成股市预测则是一样的道理。最好的流体力学专家也无法预测一个小球在大海中下一分钟的位置,经济学家和所谓的股市高手却乐此不疲地研究股市下一天,下一周,下一个月的运动。殊不知股市的影响之复杂,不亚于大海。

人往往知道的越多,就越感到不知道的更多。人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无知性,所以就无法完全避免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操作,同时也没有办法预测到所有将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引用我的另一篇文章《我们赚钱时,要感谢运气》http://xueqiu.com/1091244780/34688884

试想当你同时面对100条利好股市的消息,与100条利空股市的消息时,我们如何能够区分其中哪些会对未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本不在这200条消息中,而是隐藏在无数你所不知道的信息中。如果说能力代表你从市场中挖掘了多少信息,分析了多少信息,运用了多少信息。那么运气则代表了那些没有被你发现和关注的信息所起到的影响“。

比如本周突然出了限制券商两融规模的利空,这些突发性黑天鹅是无法依靠预测来规避的,也没有哪种对2015年的分析逻辑,能够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无数黑天鹅事件。而历史中,正是一小部分黑天鹅,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影响,而这些,都很难被人们预知。

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和新股民,则情况更为糟糕,由于极度缺乏在证券市场生存的一些哪怕极其基础的知识,所以非专投资者不但无法规避黑天鹅突发事件对其投资带来的影响,甚至面对市场上各种信息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决策越多,错误越多,损失越多。

不幸的是,新股民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急于赚钱。总是希望对市场发出的每一条信息做出反应。其实如果大家面对各种铺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时,选择什么都不做,好运气与坏运气反而会交替产生影响的,最终相互抵消。

这也就是为何类似“50-50策略以及基金定投策略这种被动式的策略,以及300ETF这种指数化的产品,推荐各位小白的原因,在证券市场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面对鱼龙混杂的人和媒体,不做选择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2.3 资产配置与被动投资

在各个财经论坛,一直有个相对小众些的话题,叫被动投资

而众多股市理论体系中,也一直有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叫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在众多主动型投资策略里一直不是主角,比如各种技术分析,比如格老巴老的价值投资,因为在这些方法里,资产配置对于投资收益的重要性往往被掩盖。而看似更重要的关于选股”“选时的方法论占据各自理论的绝大部分篇幅。

在规避选股、规避选时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里,资产配置却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需要弄懂的东西。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价值投资中的安全边际”“能力圈等词汇。

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指大分类、如股票、债券、现金、房产、黄金),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比如50%股票+50%债券,又或者30%股票+5%存款+20%债券+45%房产。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决策行为。

关于资产配置,我读过的,有俩本很亲民很易懂的畅销好书

一本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者,长期收益过15%,且职业生涯仅有1年亏损的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写的《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另一本是已经畅销了30多年的伯顿·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这两位作者都具有绝对传奇的经历,可度娘查阅。

资产配置为何重要?

以下我就直接借用大卫·斯文森的观点了——资产配置从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视角看(比如一个人的一整段投资生涯),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要比选股和选时重要得多。择时选股本质上是零和的,无论是选择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买。一方赚的钱,一定是市场中做出相反决定者亏损的钱。而从事择时选股方面的研究,就是在市场并不是永远有效上花功夫,与市场上持有错误观点的人博弈。

如果算上大量的佣金、印花税、基金的管理费,择时选股的主动努力甚至是负和的,这都导致了择时选股从全体投资者以及长期投资的层面看,对投资收益的贡献近乎为零。投资个体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自己处在平均投资水平以上。但即便略微超越了平均水平,其投资收益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于所关注的大类投资品的收益。

更需要提醒的一点,面对市场中众多成熟的竞争者时,以中国散户为代表的“非专业投资者”,在“选股择时”的博弈中,无疑是被鱼肉的对象。被动跟随市场的人反而取得了一个市场平均的收益,而主动参与博弈,往往会成为被猎食的对象。

现在,互联网虽然会加快投资者的学习进度,但也大大提高了平均水平的高度。导致想获得能超越市场的投资机会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或者具有更独特而又不被众人知晓的新视角去挖掘。而巴菲特这样长期战胜市场的旷世奇才,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资产配置的一个隐藏属性

资产配置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隐含了一个固有属性——逆向投资(低买高卖)。并且是不需要人们去克服人性的逆向投资。由于资产配置使资金在不同投资品间的划分是相对固定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几乎不动大脑,就能在不同资产中实现一定程度的低买高卖。在一种投资品不断走向狂热中逐步减仓,并在其走向恐慌中逆向加仓。

 被动投资的理念、资产配置方法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对于普通的家庭理财而言,意义是极其巨大的。

不过也是因为实在太简单,被动投资这个能使普通大众通过略微学习,实现瞬间跨越盈亏平衡线的投资理念却长期被群众冷落。这东西几乎会触动所有股市寄生虫的利益——它不产生佣金,券商没动力推。不产生税收,政府没好处拿。因为简单,老百姓一学就会,一会就能上手,所以几乎不需要专业管理者,基金公司不喜欢。这东西也没什么可写的,不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培训,所以没有稿费拿、没有学费交。推广和普及变成了一种类似公益的事情。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2.4在震荡中获利

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未来股市会涨还是跌)

50-50的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虽然我们不知道股市未来会涨还是跌,但我们知道股市一定会不断在疯狂和恐惧中来回切换)

1)大家在股市待久了,就会经常听说一个词,叫“仓位管理”。仓位管理就是只有股票和现金两种资产的最简单的资产配置。

250-50这种50%的股票50%的现金的折中投资方法方法,之所以最终的收益,既超越纯股票,也超越纯现金,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股票资产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波动性。

3)在股市纯粹的上涨中(完全没有任何波动),那50%的股票会是100%股票涨幅的一半,不如纯股票(上涨时满仓肯定比半仓赚得多)。在纯粹的下跌中,50%股票会比纯现金组合差,跌幅是100%股票跌幅的一半(下跌时满仓比半仓亏得惨,而半仓不如空仓)。

4)所以50-50,在趋势性的上涨中不如股票,在趋势性的下跌中不如现金。但在反复的震荡中,会超越两者。50-50中的再平衡过程,能够帮你被动地完成低买高卖。

550-50中的低买高卖完全依赖股市的超强波动性,如果股市像债券指数一样,很少波动,稳定上涨,则效果大打折扣。

650-50能否表现良好的关键点,你是否在股市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再平衡(将股票卖掉,变回现金),以及你是否在股市最萧条悲观的时候,坚持执行了再平衡(买入股票)。

7)回想一下那些在股市里亏得最惨的股民都是怎么亏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信心满满(越涨仓位越重),然后在股市最萧条的时候失去信心(越跌信心越差,最后伤心离场)

850-50可以帮你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毕竟当你的股票和现金都是50%时,你应该更期待股市上涨还是下跌呢?上涨了你还有股票,下跌了你有现金补仓。

毕竟这是一个完全不花心思的策略,你不应该去和那些将所有精力投入股市,试图抄底逃顶的人比较收益。(实际上真正能够抄底逃顶在空仓和满仓中自如游走的人也很少)

950-50的在平衡时间间隔不宜过低。(因为很多朋友问能否一个月平衡一次)主要原因是股市在一段比较短的时间里往往是趋势性的。试想你站在2014年的年初大盘2000点的位置,如果每个月平衡一次,那么你可能会在2300点,2500点,2700点,3000点的时候分批卖掉你的股票,从而部分地错过一次大级别的上涨。


        每月再平衡收益效果图


       2 每年再平衡收益效果图

当股市到达极度疯狂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太多超过50%的股票可卖。同理在股市极度悲观的时候,你也没有太多超过50%的现金可买。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2.5 不要害怕半仓!提高现金收益的巨大魔力

一个和股票没关系的超级炒股秘诀——你管好你的闲置资金了吗?

什么是股票投资的核心能力(之一)?

那些还在拼命研究如何选股、研究如何做波段,研究如何宏观经济走势的股友们,扪心自问,你的闲置资金,被充分利用了吗?不要小看现金~

这是一系列50-50傻瓜式策略(简单的半仓策略),在不同现金部分(低风险投资)收益率的最终收益对比。


      如果你一直半仓,而且现金部分不做任何理财,那么50-50的效果有限。


查看这是现金部分稍作低风险理财(比如货币基金)获取4%收益,也是50-50一文对普通投资者的一般要求,是不是有所改观了?

6%,可以好好看看雪球很多低风险大V的文章@DAVID自由之路 @优美  @张翼轸 @流水白菜 ,相信稍加努力,完全不难。

原图

10%,现金仓位(低风险投资)大多数时候只占组合资产的50%,但只是把现金部分的收益提高10%,带来的却是整个组合7年间的收益提高了近100%、,关键一定要是低风险!其实不难做到的。

看原图

我套用自己一篇博客老文《我眼中价值者的一个核心能力》的部分文字

1)股市中,耐心确实成为了赚钱与否,赚钱多少的重要因素。而耐心的核心,我认为其实不是每天在心中默念大大的字,也不是天天大谈安全边际,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专研,把股票之外的投资渠道研究透彻,尽一切可能提高自己投资的机会成本后,股票投资的耐心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这些机会成本,可能是:可转债,信用债,分级基金,封闭基金,打新股,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值得信任人之间的借贷,房产、商铺等等等等……

2 试想,当你自己有一个稳定产生6%收益的项目时,你会对10元以上,分红率刚到3%的大秦铁路有丝毫兴趣吗?不可能。再想,如果你有条件有每年15%以上的收益(比如作为一个很安全的银行资金掮客),你可能对3000点以上,大盘PE15倍的股市有任何兴趣吗?同样不可能。试想你如果对打新股+短期理财研究颇深,每年10%稳定收益,还会满仓杀入20PE的苏宁又或者是茅台么?可能会买,但一定不会轻易满仓

3 听起来很新鲜,但我觉得确实如此:股市投资能力的提高,一半以上来自于股市之外的修炼。当每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机会成本,从2%8%,你会觉得,原来想买的股票都不想买了。原来动不动就满仓的情况,一下子好转了。同样一个股票,别人可能等到20元就觉得值得买了,但是在你眼里,再花上N年时间等待它跌倒10元变得没有那么难了,因为你的现金收益能力,使你等得起,你变得不害怕错过牛股。

看完你还可以有如下思考?

1)为何巴菲特的组合中总有相当部分的比例进行低风险的套利交易?为何他老人家还很偏爱风险有限的优先股?

2)现金部分收益只是提高2%,长期看就能产生那么巨大的作用。那很多交易极度频繁的股民,每年花在印花税和佣金上的成本何止2%?如果能够克制自己的交易欲望,珍惜每次交易机会,每年节省的交易费用,长期看也会极其可观。

3)如果你真正提高了现金部分的投资收益,对你股票部分的投资也帮助非常大!你会变得有耐心而且平静~低风险投资的学习要比股票投资更容易一些~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扩展阅读 写给牛市的新股民们

今年的股市很好,真心很好~

但是就像飞泥翱空我13年的投资总结《你注定将错过人生最大的机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0fac0101gak6.html中说的:

“几乎可以肯定,80%的人,将会与这很可能是未来20年内最好的一次股市投资机会擦肩而过。”

从指数涨幅的结果看,今年无疑是牛市,绝大多数人赚钱了,不少人赚翻了,更多人跑步入场,也有人满仓踏空,但是牛市这个“绞肉机”也真正又一次开动了。

作为证券行业底层的客服人员,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新股民,新客户们,飞泥翱空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在这一轮牛熊中,存活下来。只有在这最难最险的入市后第一轮周期中存活下来,飞泥傲空才能陪伴大家与中国股市一起分享未来还很漫长的几十年。

2015年元旦,起床,写下以下几点,给入市1年以内的小伙伴们,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所以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很多东西很啰嗦,老生长谈,建议老股民们掠过)

1)股市两条定律是真的,第一:127亏,这是股市真理,可能你今年暂时赚钱了,但别怀疑,入市5年以内,不管你现在看上去赚了多少,将来总会有一天会还回来,可能还得会更多。第二:每逢牛市割韭菜,割完一轮又一轮。中国股市60%的股民会在入市3年以内被市场淘汰出局,90%的股民在入市5年内死亡,牛市才是财富的“绞肉机”。

既然股市如此艰险,那怎么办?以下飞泥傲空个人的建议。熬过了最难的时候,那么下来就会是阳光雨露。

2)无论你在这轮牛市中赚了多少,即便遇到了百年一遇的超级疯狂大牛市,也不要用:老婆本、结婚钱、看病钱、买房钱、小孩读书钱炒股。最低的底线,不要借钱炒股,不要问亲戚、爸妈、朋友、同事,高利贷借钱炒股。因为只有至少经历过完整的两轮牛熊更替,你才算看清了股市的全貌。

3)如果你比较年轻,千万不要荒废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希望能依靠股市,全职炒股。股市再好,在人们二三十岁时,工作也是最现实可行的原始资本积累手段。还是那句话,只有至少经历过完整的两轮牛熊更替,你才算看清了股市的全貌。

4)牛市中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卖软件的,推股票的,搞培训的,卖杂书的,凡是收费特别贵的,要办VIP的,一律不要参加,如果他们真这么厉害,为何要赚你的学费钱而不是自己炒股赚钱?我有很多客户在这种地方花了数十万,但还是菜鸟,和菜鸟学习,始终还是菜鸟,和高手学习,也不保证能变成高手。

5)尽快脱离股市”依赖“症,学会独立做出判断。别人给你推荐股票是帮不了你赚钱的,股市赚钱最终是靠自己。而且市场上,真正的成熟股民(高手)是不会主动推荐你股票的(省去理由3000字),主动给你推荐股票的只有两种人,一种别有所图,另一种自己也还是菜鸟,不懂推荐股票背后特别是给菜鸟们推荐股票巨大的风险和困难。

6)多读书吧,比起看各种电视财经节目,到处逛各种杂七杂八的论坛,看上几本经过历史沉淀的投资大师的著作,会有用太多,一本好书,可能能帮你少亏几十万。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扩展阅读 我的投资实践之路

@价值at风险  的动态再平衡我完全赞同,我自己也是坚持在如此做。随着牛市的到来,我做的事情是逐步控制因上涨而不断膨胀的股票资产比例。

其实雪球也有很多人在思考再平衡,如

@sosme《动态再平衡带来价值投资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7837f01011e…

@DAVID自由之路  《低风险投资(十五、动态再平衡)》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5732983

还有基本著作大卫斯文森《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

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

以及那本出名的投资入门教科书《漫步华尔街》

都有花了大篇幅讨论关于资产配置的话题

初中有段时间突然迷恋上看企业家的自传,看李嘉诚、松下幸之助等的经营故事,那些逆经济周期的经营和并购发展思路,在我很年幼的时候把我引向了巴菲特和价值投资,所以大学报考会计专业,不为其他,一心只为能看懂财务报表,能分析企业价值,整个大学的学习,完全冲着炒股而去。

07年带着真金白银加入股市,因为现在网络很发达,从一开始的东博,到新浪博客,再到雪球,07年以后一直不乏价值投资的追随者,而大家所认同的股票和秉承的理念是大同小异的。从贵州茅台,到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平安,大秦铁路,长江电力,再到近期的国投电力,分析企业的逻辑是类似的。

但在早期关于价值的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两个疑问在我心中一直无法得到解答

第一,为何巴菲特能够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做到极少亏损?我是指绝对收益的亏损,无论美股起起落落,巴菲特都极少发生亏损的年度。

第二,为何巴菲特总是在信中提到,在牛市中我们的表现可能不如人意,而熊市中,往往是我们大幅超越指数的年份。

我在早期的实践和观察价值投资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论企业如何优质,无论我买入时的估值有多低,当整体环境不好时,这些股票并没有帮助我们躲避亏损,超越指数,而是随着大盘一同下跌。银行股可以从10PE跌倒43倍,而当时很多重仓茅台白药的大V们,也都是面对如过山车一般、高度起伏的投资业绩。我学到和看到的国内价值投资实践者们的经历,完全无法解答我心中的那两个疑惑,绝对收益不亏&牛市业绩跟随略微落后,熊市大幅反超。

后来逐步逐步地发现,国内外很多学习巴菲特的书籍中,都将大部分笔墨放在如何购买好企业,好价格也就是从巴菲特具体所买的股票着手,强调能力圈,安全边际,护城河,估值。所以我在初期的实践时,大多数注意力也放在好企业,好价格的问题上。但伴随大盘和个股的下跌,让我慢慢意识到,资产配置有着完全不弱于选股的重要性。

深刻体会到资产配置重要性的是11年到13年,11年末,我从我父亲手中接过了一个约50万实盘组合。11年到13年的2年中,当时大盘从2600左右,一路下跌到2000,下跌26%,但我的组合两年中净值是增长了10%。如果分析原因,其实是很偶然而运气成分的,大部分原因是刚接过实盘,清掉了一批不喜欢的股票,同时加仓很缓慢,以40%的股票仓位躲过了大部分下跌。另外的现金部分两年里分别参与过分级基金A11年那波非理性下跌,以及后来的可转债和新股投资。

虽然这两年的经历带有很强的运气成分,但突然让我对我一直有的两个疑问有了些许体会,为何巴菲特绝对收益不亏,为何巴菲特可以牛市业绩跟随略微落后,熊市大幅反超然,为何巴菲特在股市崩盘时永远会有大笔现金购买,为何巴菲特要把投资分为三个部分:股市、实业、套利。所以当时写下了感想《我眼中价值者的核心能力》http://xueqiu.com/1091244780/27921514。当时对资产配置的概念还很朦胧,但已经有了轮廓,如果可以提高现金类资产的低风险投资能力,不但会极大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对于股票的购买也是帮助极大的。

再往后由于一直在证券行业基层做客户服务工作,面对无数普通投资者以后,更让我觉得,对于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不足的非专业投资者而言,选股择时对其投资收益的影响,远远不如资产配置的影响巨大。如何做到在人们疯狂是不跟着疯狂,在人们恐慌时不认赔出场,比具体买了什么股票更为重要。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扩展阅读 陪你从零读大师——《聪明的投资者》

证券投资的两个世界——室外桃园or丛林法则

格老在书中为我展现出投资的两个世界

防御型(保守型)投资者——如同待在一个安逸田野中一般,你不需要具备太多专业知识,几乎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打理你的投资组合,只需采用书中所说的被动而睿智的投资方法,就可以非常轻易地达到市场的平均水平,并超越周围大多数投资者,还能规避市场涨跌带来的对内心的煎熬,带来投资过程的宁静。

进攻型投资者——但是,在你试图希望超越市场而迈出脚步的一瞬间,你就踏入了一个残酷的竞技场,这是一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地方,你与其他无数投资者为了超越市场的收益而厮杀,你必须比其他人更聪明,更努力,更好运。你的买入意味着市场中另一个人的卖出,超额的收益来自于你比别人更聪明,或者有更多的傻瓜进入了市场。总体而言,进攻型投资者希望获得比一般人更好的收益,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和大多数新入市的投资者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如何寻找到更好的股票,如何更好的把握买入和卖出时机上。在各种书籍中寻找选股和择时的答案,但后来的市场经历和观察一直在告诉我,除非你准备为投资献出人生,否则以业余爱好的状态去从事投资,根本无法帮我们超越市场。(新股民们注意哦,无法超越市场不等同于无法获取令人满意的收益)

即便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阅读之后,你可能具备了寻找优质股票的能力,但还有一个巨大的因素制约着我们超越众人,时间和精力。

最近雪球头条里的一篇热文,《谈股票市场的赚钱陷阱》@青城山中鸟,我就很赞同。对于年轻人、有自己事业的人、以及所有几乎无望从事职业投资的人而言,股市并不是一个适合投入过多精力的地方,而“防御型投资者”策略,则是这类人最好的选择。

当然,书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闪耀着光辉的思想,比如无处不在的,想给我们灌输的“安全边际”的理念,以及如何去挑选优质股票的方法。否定了大多数公式化指标化的技术分析投资方法。让我们要注重股票的内在价值水平的变化,忽略市场价格的波动。学会分辨大众的情绪和市场的狂热与萧条,并做出逆向的投资等等等等~

著作精读

飞泥翱空我个人能力有限,不能充分把这些著作的精华解读到位,强烈欢迎走过路过的各位大侠大V,能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给予更正和补充~让这个系列更完整~~

1)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之后,那些与证券类型相联系的投资准则都逐渐地失效了,而那些与人性和人的行为相联系的投资准则生存了下来。后者类似陈腐的格言,但却相当有用。以其中三个为例:

(1)如果投机,最终将(可能)失去钱。

(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

(3)经过充分地调查之后,再进行你的投资。

2)一个聪明人将世间的事情压缩成一句话:“这很快将会过去。”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密精炼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

3)投资艺术有一个一般不受人欣赏的特点。外行投资者可以用最小的努力和能力,取得一个还算不错的收益,但是当试图改进这个容易得到的标准时,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和更多的智慧。如果你只是用一点额外的知识和聪明用于投资,而不是比绝大多数人对市场的了解更深,你可能发现你已经做错了。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采用被动投资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收益(超越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但当你试图超越市场时,你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需要具备的经验与阅历,都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花了很少的努力,只会让你再次落后市场。

4)由于任何一个买进并持有一组典型的上市证券的人,都能那么容易地取得市场平均业绩,因而“超过平均值”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事情;但是,事实上,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的聪明人中,有相当大的比例都失败了,甚至连大多数投资基金也没有超于市场指数,尽管他们都是专家。

5)在写这本书时,我始终试图将这个投资陷阱记在心中。我强调了简单的有价证券策略(购买高级别债券和分散购买重要的普通股)的优点——任何一个投资者不需要专家的帮助便可以进行。我指出,超过这个安全和合理边际的冒险充满了失败的可能,特别是在急躁的时候。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能够清楚辨别投资与投机、市场价格与潜在价值之间的区别。

6)一个富有思想的投资方法——坚定地以安全边际原理为基础,能够产生可观的回报。然而,如果没有大量的自我检验,就不应该做出争取这些超额报酬的行为(超过那些防御型投资所必然能得到的成果)。

7)本书中“理智”的意思是“有知识和理解能力”,而非“聪明”或“机灵”,又或超常的预见能力和洞察力。这种“理智”更多是指性格上的特点而非智力上的。这一点对于占投资者中绝大多数的防御型或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尤其正确。我们可以摄像这个投资者是一个寡妇,靠留给她的钱为生——她首先必须米面严重的错误和损失;她第二目的就是不必努力,不必烦恼,不必经常做出投资决定。

8)一个抵抗通货膨胀的逻辑基础:在正常市场水平下,应该投资一定比例的资金于普通股上(如果投资者持有其他类型的资产,例如自己的企业或者不动产,那么这些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股票所带来的通胀抵御功能)

9)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投资一定比例的资金于普通股上,这个建议不可改变。但我仅建议投资者在考虑股票资产配置时,将比例设定在最低25%与最高75%之内。投资者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把资金投入股市是会带来危险的,这些危险大多并不是来自股票本身,而是来之持有者面对股市时的态度和行为。股市容易让人失去理性。

10)防御型投资者的定义:那些注重投资安全性和不愿为之烦恼的投资者。他应该遵循一个简单的,把证券划分为两部分的投资规划,一部分是债券,另一部分是多样化的普通股(当时还没有发明指数基金)。投资者必须对两者的投资比例作出选择,例如永远是50%;当市场水平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后,将其不经常的调整恢复到50%的比例。另一种选择是,当他感到市场水平高得危险时,减少股票持有量,使其低于50%(不低于25%);相反。当股票价格下跌至很有吸引力时,他可以提高这个比例(不高于75%)。

11)进攻型投资者,当然有比防御型或被动投资者赚更多的欲望。但是,将大量的精力、研究和天生能力带入华尔街,结果不是盈利而是遭受损失,这是常有的事情。

12)等待购买机会,直到价格明显很低,也属于投资的内容。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市场具有不规则大幅波动的特征;而且投资者如果试图从历史中寻找波动规律,很有可能会计算错误。因此,对普通智力的投资者,我不能在财政和心里上证明这种行为一定能成功(其实,大多数有关时机的抉择都是如此)。

13)一条公理:在华尔街,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者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它的另一种解释,任何容易在股市上被大多数人掌握和运用的赚钱方法都太简单太容易失效。

14)进攻型投资者局限于利用市场周期性波动,在历史低位或者中等水平买进并在市场达到历史高位时卖出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15)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对那些被认为前景不好的股票经常估值过低,过去30年,如果注意投资于这类不被普遍接受的普通股,就会获取惊人的高利润。

16)尽管交易条件可能变化,公司和证券可能变化,金融机构和规则可能变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因此,那些谨慎的投资里最重要和困难部分,与投资者的气质和态度相关,而不太受历史与环境之影响。

飞泥翱空的QQ群-投资幸福扬帆起航:219099839 (验证:飞泥翱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类资金不宜投股市
投资理财如何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股市上下波动 5类资金不宜投股
做熟悉的股票
[大师的投资之道] 第一理财家彼得·林奇
小资金如何运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