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道是对人性的逆袭

孝道是对人性的逆袭

(2012-07-28 11:06:25)

本来写了篇悼孙正雯的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转》,一个网友回复说“孝道是对孩子的逆袭”,这句话比我的标题更有力量,就拿来用了。估计这辈子要为逆袭孝道这件事写上许多本书,但先写点这一段时间的简单思考吧。一、孝这个字,传统而温柔一点的解释,是孩“子”承载着“老”人;残酷一点的解释,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里。不过,“孝”这个字,实际上有点空。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以我有限的知识看,犹太——基督教文化中没有孩子“顺”父母这回事。二、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四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孝道,的确是被统治者利用了,但这四子,他们所倡导的学问,首先源自他们自己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为了迎合统治者。要深入地理解孝道,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这些“圣人”的内心。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和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了解这四位圣人乃至我们自己内心的极佳工具。使用经典的精神分析分析圣人,那要慎之又慎。希望以后我衣食无忧时,拿上3-5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圣人的人生与学问,就此写一本《中国圣人》。三、 简单说一句。圣人阉割了物欲,阉人阉割了性欲。四、相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使用客体关系心理学进行分析就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稍谈谈后者吧。客体关系心理学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心理学家温尼   本来写了篇悼孙正雯的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转》,一个网友回复说“孝道是对孩子的逆袭”,这句话比我的标题更有力量,就拿来用了。
   估计这辈子要为逆袭孝道这件事写上许多本书,但先写点这一段时间的简单思考吧。

 

一、
   孝这个字,传统而温柔一点的解释,是孩“子”承载着“老”人;残酷一点的解释,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里。
   不过,“孝”这个字,实际上有点空。要命的是“顺”这个字。
   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以我有限的知识看,犹太——基督教文化中没有孩子“顺”父母这回事。

 

二、
   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四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
   孝道,的确是被统治者利用了,但这四子,他们所倡导的学问,首先源自他们自己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为了迎合统治者。
   要深入地理解孝道,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这些“圣人”的内心。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和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了解这四位圣人乃至我们自己内心的极佳工具。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五、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六、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七、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八、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使用经典的精神分析分析圣人,那要慎之又慎。希望以后我衣食无忧时,拿上3-5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圣人的人生与学问,就此写一本《中国圣人》。

 

三、
    简单说一句。
   圣人阉割了物欲,阉人阉割了性欲。

 

四、
   相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使用客体关系心理学进行分析就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稍谈谈后者吧。九、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其实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你听到过对此说法的细致解读吗?我们最常见的人生哲学,都是对“孝顺”的种种变异,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出孝子”“忠孝两全”等。相反,你听到过多少关于“父慈”与“君仁”的人生哲学,后者还算有一些,而“父慈”的人生哲学,貌似只有那么一两句而已。我们就靠这么可怜的一两句,来为“孝顺”找平衡。现实中也如此,中国父母们,一直以来,很少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可靠教诲,而关于如何孝顺父母的教诲,则是不可胜数。十、马斯洛讲,自我实现。罗杰斯讲,成为自己。存在主义哲学讲,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王阳明讲,我心之外,再无他法。温尼科特讲,真自我。 ……这些,都是一回事。我最爱的马丁?布伯则讲,我与你。忠于我,才能遇到“你”——上帝或神性。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势必是最有爱心的。
   客体关系心理学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
   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
   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五、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六、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七、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八、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五、
   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本来写了篇悼孙正雯的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转》,一个网友回复说“孝道是对孩子的逆袭”,这句话比我的标题更有力量,就拿来用了。估计这辈子要为逆袭孝道这件事写上许多本书,但先写点这一段时间的简单思考吧。一、孝这个字,传统而温柔一点的解释,是孩“子”承载着“老”人;残酷一点的解释,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里。不过,“孝”这个字,实际上有点空。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以我有限的知识看,犹太——基督教文化中没有孩子“顺”父母这回事。二、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四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孝道,的确是被统治者利用了,但这四子,他们所倡导的学问,首先源自他们自己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为了迎合统治者。要深入地理解孝道,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这些“圣人”的内心。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和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了解这四位圣人乃至我们自己内心的极佳工具。使用经典的精神分析分析圣人,那要慎之又慎。希望以后我衣食无忧时,拿上3-5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圣人的人生与学问,就此写一本《中国圣人》。三、 简单说一句。圣人阉割了物欲,阉人阉割了性欲。四、相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使用客体关系心理学进行分析就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稍谈谈后者吧。客体关系心理学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心理学家温尼
   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

 

六、
   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五、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六、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七、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八、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
   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

 

七、
   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
   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
   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五、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六、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七、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八、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

 

八、
   父慈子孝,君仁臣忠。九、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其实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你听到过对此说法的细致解读吗?我们最常见的人生哲学,都是对“孝顺”的种种变异,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出孝子”“忠孝两全”等。相反,你听到过多少关于“父慈”与“君仁”的人生哲学,后者还算有一些,而“父慈”的人生哲学,貌似只有那么一两句而已。我们就靠这么可怜的一两句,来为“孝顺”找平衡。现实中也如此,中国父母们,一直以来,很少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可靠教诲,而关于如何孝顺父母的教诲,则是不可胜数。十、马斯洛讲,自我实现。罗杰斯讲,成为自己。存在主义哲学讲,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王阳明讲,我心之外,再无他法。温尼科特讲,真自我。 ……这些,都是一回事。我最爱的马丁?布伯则讲,我与你。忠于我,才能遇到“你”——上帝或神性。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势必是最有爱心的。
   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
   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
   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九、
   父慈子孝,君仁臣忠。
   这其实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你听到过对此说法的细致解读吗?九、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其实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你听到过对此说法的细致解读吗?我们最常见的人生哲学,都是对“孝顺”的种种变异,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出孝子”“忠孝两全”等。相反,你听到过多少关于“父慈”与“君仁”的人生哲学,后者还算有一些,而“父慈”的人生哲学,貌似只有那么一两句而已。我们就靠这么可怜的一两句,来为“孝顺”找平衡。现实中也如此,中国父母们,一直以来,很少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可靠教诲,而关于如何孝顺父母的教诲,则是不可胜数。十、马斯洛讲,自我实现。罗杰斯讲,成为自己。存在主义哲学讲,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王阳明讲,我心之外,再无他法。温尼科特讲,真自我。 ……这些,都是一回事。我最爱的马丁?布伯则讲,我与你。忠于我,才能遇到“你”——上帝或神性。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势必是最有爱心的。
   我们最常见的人生哲学,都是对“孝顺”的种种变异,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出孝子”“忠孝两全”等。相反,你听到过多少关于“父慈”与“君仁”的人生哲学,后者还算有一些,而“父慈”的人生哲学,貌似只有那么一两句而已。
   我们就靠这么可怜的一两句,来为“孝顺”找平衡。
   现实中也如此,中国父母们,一直以来,很少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可靠教诲,而关于如何孝顺父母的教诲,则是不可胜数。

 

十、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这就是真自我;若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就是假自我。假自我,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孝与顺,就是在整个民族的范围制造假自我。假自我,是我们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五、前不久悟出一句话,不敢直接写,后来借助一个北韩圣人的事迹写了出来:在一个真理被逆转的社会,做一个一本正经的好人,就等于是一个SB。六、被假自我束缚住的人,会有强烈的动力走向相反。所以,倡导孝道的中国,其实做不到“尊老”;整天喊“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残酷的国度;我们特别讲道德,其实最不道德;私德已不怎么样,公德更是没有……这一切看起来糟糕至极,但其实有一个极具价值的深切动力——我们通过糟糕的方式追求真自我。七、孝道,并非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们对真自我的恐惧。真自我,稍深一层是欲望与彰显自我的张力,譬如物欲、性欲与攻击欲,更深一层是爱的流动。我们首先缺爱,接着是恐惧自己裹挟着攻击性的欲望。孝道,其实是对爱绝望的孩子们的一种防御。本来就没获得什么母爱,但却说“父母怎么做都是爱”。自欺欺人!八、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原则性错误。父再慈爱,君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一颗真正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进入“臣服”。并且,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
   马斯洛讲,自我实现。
   罗杰斯讲,成为自己。
   存在主义哲学讲,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
   王阳明讲,我心之外,再无他法。
   温尼科特讲,真自我。
    ……本来写了篇悼孙正雯的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转》,一个网友回复说“孝道是对孩子的逆袭”,这句话比我的标题更有力量,就拿来用了。估计这辈子要为逆袭孝道这件事写上许多本书,但先写点这一段时间的简单思考吧。一、孝这个字,传统而温柔一点的解释,是孩“子”承载着“老”人;残酷一点的解释,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里。不过,“孝”这个字,实际上有点空。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以我有限的知识看,犹太——基督教文化中没有孩子“顺”父母这回事。二、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四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孝道,的确是被统治者利用了,但这四子,他们所倡导的学问,首先源自他们自己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为了迎合统治者。要深入地理解孝道,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这些“圣人”的内心。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和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了解这四位圣人乃至我们自己内心的极佳工具。使用经典的精神分析分析圣人,那要慎之又慎。希望以后我衣食无忧时,拿上3-5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圣人的人生与学问,就此写一本《中国圣人》。三、 简单说一句。圣人阉割了物欲,阉人阉割了性欲。四、相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使用客体关系心理学进行分析就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稍谈谈后者吧。客体关系心理学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心理学家温尼
   这些,都是一回事。
   我最爱的马丁?布伯则讲,我与你。忠于我,才能遇到“你”——上帝或神性。
   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势必是最有爱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如有不足,实在抱歉
孝道是人性的逆袭
余生最高尚的美德:拒绝作子女敬而远之的“讨人嫌”
孝道[441]-孝道浅谈
做人的标准:五伦八德<转>
何为孝?(深度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