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课】如何培养语感?怎样让直叙生动起来?

刘恒 :认真精心的阅读是第一步


语感究竟怎么获得,谁也不知道。可能阅读时专心一些,悟性比别人好,就能迅速找到提炼文字的窍门,这个不好说。但有一个规律是必然的,就是认真精心的阅读肯定是第一步,是你接受信息的第一步。
我忘了哪个作家说过,“阅读是写作之路”。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知识是大脑里的生物“雷达”吸收到信息,经过筛选之后把重要的东西截留下来,供自己使用。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雷达”可以接受信息,但为什么有的人接受得好,有的人接受不好?有的人分辨效率特别高,有的人特别低?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很多,但首要的问题肯定是你不要故步自封。你不要觉得我看了这个东西就完了,重要的东西是在表面之下的,你得高度专注地盯着这个东西看。注意力始终要高度集中,不能被分散。

王鼎钧:如何避免“平铺直叙” 

我们用记叙的文体记人记物记地记事。我们记下我们所发现的动静常变今昔表里。我们赖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及心灵思想发现它们。发现的过程占一段时间,我们先发现什么,后发现什么,有个先后的次序。文章按着这个次序写,就是直叙。
直叙是最难写的一种写法,不幸却又是最基本的写法,情形多半是在作文课堂上首先要努力“禁止”直叙,后来要完成的则是善用直叙。由于直叙最近“自然”,学作文总是先顺着自然写,在这需要使用直叙的时候往往要故意回避,也是一件苦事。
照着自然的顺序写,有时十分必要。那是当“自然顺序”跟好文章的要求恰恰相符之时,就像一处风景就是天然图画一样,其事常有。
现在谈一篇经典之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述一个渔人,怎样发现了世外桃源,后来想再度前往,又怎样失去了桃源。在这篇文章里面,文章叙事的先后和事实进展的先后是一致的:
 
1.渔人出外捕鱼,沿着小溪走,遇桃花林。
2.渔人穿过桃花林,来到山前。
3.渔人发现一个可疑的山洞,入内探看。
4.渔人进入肥沃的田野,安静的农村。
5.山中人款待渔人。
6.山中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与外界隔绝。
7.渔人辞出,山中人叮嘱他保守秘密。
8.渔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记号。
9.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渔人带路。
11.渔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
 
循序而进,恰到好处,我们不可能把任何一项提前或挪后。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有时你可以“直叙”,有时不可?我们姑且假定,记叙文本来都是“应该”直叙的,不论记人记事记物记地,不论记动静常变今昔表里,不论材料来自视听嗅触味思,“秉笔直书”就好。这样产生了许多记叙文。读那些文章的人,总以为其中某几篇写得特别好,闲来无事还想再读一遍,其中某几篇又十分乏味,除了查考资料之外简直不愿意碰它。
每一代都有许多有心人。有心人发现,某一篇记叙文所以生动,多半是因为那件事情本身生动。某一篇记叙文所以平板,多半因为那件事情也平板。事实既难以左右,那么文章也就各有不同的命运:众人爱读或不爱。
事情为什么又有平板或生动之分呢?什么样的事情才是生动的呢?有心人加以比较归纳,找岀许多条件来。条件可能很多,多得我们一时无法消受,其中最要紧的,也许只有三项,就是:起落,详略,表里。
三者有一就很好,倘若三者兼备,那真是“文章本天成”了。
有起落,有详略,有表里,就用直叙;没有这些条件又怎么办呢?这就得另外想办法补救,这就要在直叙之外另有叙述的办法。所以,直叙以外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办法。
直叙并不是恶评,“平铺直叙”才是。采直叙手法最忌的就是“平铺”,平铺就没有起落。
“起落”是从读者反应的强弱产生的。“平铺”的缺点就是读者的反应一直很弱,弱到“不起涟漪”,弄成死水无波。
记叙文除了不可“平铺”,还有一戒,是不可“平均”。记一天的生活,把一天分成早、午、晚、夜四个时段,每个时段写上两百字,但早晨做错了一件事,得到一个教训,写了两百字,夜间只是睡眠,连恶梦也没做,也写两百字,这就太平均了。我们常常听见人家批评一篇文章写得不好,说那篇文章是“记流水账”,多半因为那篇文章犯了“平均”的毛病。账本上的记载是很平均的,一块钱可以占一栏,一万元也占一栏,每一栏的大小相同。所以看账本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除非你是会计专家。
作文在下笔之前要考虑安排什么地方写得详细一点,什么地方写得简略一点,有简有繁。这个原则,连大文豪陶渊明也遵守。我在前面把《桃花源记》里面的事件,按照发展的时序列出来,除了南阳刘子骥的“尾声”,共十一条,陶渊明写山中人的生活状况用墨最多,连心理都写到了,写渔人向太守报告写得最简单,只有“诣太守,说如此”六个字。试想在那个年代,乡下渔夫想面见太守,要费多少周折,太守听了渔人的报告,也必定加上一番盘问,这些材料都割舍了。文章开头写那片桃花写得很迷人,文章结尾时只说渔人“遂迷不复得路”,斩钉截铁地断了希望,那么大一片桃林再也没有提到。在十一条之中有几条写得详细,有几条写得简略,详有详的道理,简有简的道理。
——摘自王鼎钧《作文七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鼎钧《作文七巧》:记叙的技巧之直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的方法
感謝有心人的整理
有心人的世界
记叙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