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2月,笔者所在的区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力图通过整体提高全区范围内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来实现教育信息化,并以教育的信息化为突破口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整个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信息化环境建设、区域性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研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那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他们既是技术中坚,又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力量;既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校本培训的生力军。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师资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如何快速、高效地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成为教育信息化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为此,我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二、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要培养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应该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以教学业务培训为核心,以实践锻炼为载体,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
1.采用菜单式,自由选择培训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既要维护设备,又要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既要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又要建设和维护学校的网站,因此他们的技术水平既要全面,又要相对专业。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已有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业余时间又有限,技术培训的内容在安排上要尽量避免整齐划一与一刀切,否则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将动画制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站开发、图形图像处理、网络技术应用等十几个内容以菜单的形式(见附表)于学期初一次性呈现给所有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兴趣志向以及时间安排等自由地选择培训内容。我们根据各部分内容的报名人数来决定是否开班培训以及何时何地开班培训。可以说,我们所开设的培训班是符合教师需求的,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学员可以各取所需。
附表:培训菜单
2.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
对教师培训也讲究“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员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员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来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它是被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普遍认同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相信,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技术培训。
在为期一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们尝试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收到了相当好的预期效果。这一个班是在全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笔者经过对基层学校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实际技术水平和各校应用需求而开设的,学员是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由培训者指定,内容是特别组织与准备的。具体的做法是:
(1)划分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为了培养学员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我们根据学员已有的技术水平与各人的特长将37名学员(其中有3名学员申请免修,实际为34名)分成12个小组,并在开班典礼上宣布:如果小组中任何一位学员无法通过最终考核,则该小组的所有组员均不能通过考核。我们对各组任命了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的生活、卫生、考勤等问题进行统筹与分工,由班长对此统一进行登记,记入考核成绩。
(2)明确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学员们初进实验室时,放在他们面前的是12台“裸机”,1台Cisco2924交换机、1箱网线、2盒RJ45头和一些基本的工具。他们的任务是:
● 安装Windows2000 Server;
● 将12台机器组成一个对等网,并能通过信息中心的网关上英特网;
● 每组建立一个Web网站;
● 每组建立一个FTP网站;
● 每组建立一个DNS服务器;
● 每组建立一个E-mail服务器;
● 每组的机器在培训结束前不能感染病毒,要经得起常规的黑客手段攻击。
(3)开设课程,学员自愿参加。
针对以上七项任务,我们相继开出了Windows2000 Server基本操作、网络技术基础、Web架站技术、FTP架站技术、DNS服务器架设技术、E-mail服务器架设技术与网络安全基础等七门课程,并进行演示和实验。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如果自己认为能通过最终考核还可以申请免修。
(4)团结协作,以交流促提高。
听完一门课程后,各小组可以一起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组内、组与组之间都允许进行充分的交流,授课的四位教师也一起参与讨论,以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直到每位学员完成任务为止。通过这种交流与碰撞,学员迅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同时,他们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三个人一起学比一个人学要快;三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比一个人做要方便。
(5)逐一考核,巩固学习成果。
所有课程修完以后,对全体学员进行逐一考核。考核的要求是:全班37名学员分成4批,每批9-10人,人手一机,预装Windows2000 Server,在一个半小时之内每人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制作一条超五类双绞线,一端采用568A,另一端采用568B;
● 架设一个Web网站;
● 架设一个FTP网站;
● 架设一个DNS服务器;
● 架设一个E-mail服务器。
考核的标准:
● 双绞线通过连通性测试;
● 通过学员架设的DNS服务器解析,可以使用域名访问学员自己架设的Web网站、FTP网站;
● FTP网站既支持匿名访问,又允许具有不同权限的账号进行上传或下载;
● 通过学员架设的E-mail服务器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对每位学员进行逐一考核,并向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最终所有学员全部通过考核。
(二)以教学业务培训为核心
信息技术教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其教育业务能力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的核心。为了做好培训,我们专门开发了信息技术学科网站——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www.msit21.com),并结合每月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培训,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生作品评价与指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学业务培训大致通过以下步骤来展开:
1.确定研究主题。
我们基本上每月安排一个研究主题,并在学科网站的论坛上进行公布,一个月的培训活动就围绕该主题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过的主题有:
(1)课堂引入与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教学法;
(3)任务的选择与教学效果;
(4)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
(5)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
2.组织理论学习。
为每一个专题收集相应的理论资料,通过E-mail分发给每一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求他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资料进行全面的预学。
3.设计教学片段。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结合所学理论对指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两个以上的教学片段,发布到网站的“网上教研”论坛中。教师们可以在论坛中对各种教学片段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网上交流氛围。
4.组织教学实践。
在前面的基础上推选出两位教师,选择同样的教学内容,结合研究专题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所有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集中观摩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用摄像机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5.开展交互式评课。
交互式评课由教研员主持,两名执教者担任嘉宾,采用谈话的形式。先组织所有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围坐在一起再次观看教学录像,并就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协作以及两位执教者对专题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体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交流。交互式评课注重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对话氛围,以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过程为“靶子”,紧紧围绕研究主题,以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思想碰撞、深刻反思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不以形成某种定论为最终目标。
6.网上交流。
由于交互式评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交流不一定能深入,发言的面也不一定广泛,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上教研”论坛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每次进行交互式评课后发起有关专题研究的讨论,组织学科教师在论坛里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网上教研,既加深了对各个专题的认识,又慢慢养成了勤于思考、敢于辩论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每位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以下是论坛中关于课堂引入这一主题的部分帖子:
[qingqing]我们的讨论并不是想评出谁的引入好,谁的引入不好,更重要是了解引入的目的,怎样的引入效果及效率会比较好。每一节课都会有很多不同的引入方式,具体用哪一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等等许多外界的因素来决定,而且也很难说哪种引入一定是最好的,只能够寻求比较适合的那一种……
[awu]我觉得信息技术课的引入应该直接而有效。就兴趣来说,学科本身已经有明显的优势(也许这兴趣并不是冲着课程来的),我们需要磨快的利刃应该是教学内容。有一点武断地说,控制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节奏,丰富练习形式,充分挖掘技术本身的吸引力,就足够抓住学生的心。一个技术就可以有几种、十几种的用法,花样可谓繁多,有些花招实在不必费心去使。
[fsm.zhaody]良好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课时计划的正常实施,为教授主要内容作好铺垫。课的引入我认为要与课的主题紧密联系,简单扼要、快速激起学生思考,这就是成功的。
[yezi]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上好一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几年的教学下来,我觉得主要有这几种引入的方法:巧设悬念法、类比猜想法、布疑置陷法、演示法。
(三)以实践锻炼为载体
不论是技术培训还是教学业务培训,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培训成果最好的检验,同时实践的过程恰恰是教师最好的锻炼机会与提高机会。因此,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最好载体。
1.采用项目管理的思路,自主开发网站。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就完全是由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自主开发的。开发采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先组织骨干教师展开讨论,待教师对网站的面向对象与总体思路达成一致意见后,将他们分成规划运营小组和开发实施小组两个组。前者负责网站开发的经费预算、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对外宣传、内容与栏目规划、信源组织等工作,后者则负责数据库的开发、系统的开发、调试、美工等工作。两个小组分工协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建成了一个主要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与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网站。它包括八个栏目、一个论坛,完善的后台管理已经涉及信息发布、作品上传、学生作品评价系统等。目前,网站的论坛深受广大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喜爱,成为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伢儿乐园”栏目则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在网站的开发过程中,骨干教师在网站开发、网站规划、信源组织、网站运营、网站维护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目前,笔者所在区已经有十余所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了学校的网站,这些网站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推动全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发挥辐射作用,组织校本培训。
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推开绝对离不开面向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全员培训。全员培训由谁来实施呢?毫无疑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一方面能大面积地提高区域性的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培训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将担负起这份责任,对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进行重新组织,这也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结论
“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以教学业务培训为核心,以实践锻炼为载体”的培训模式是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支“上得了讲台,下得了机房”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他们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这种培训模式也一定存在着不足,我们希望在同行的指导下,通过实践不断地来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徐晓雄,焦建利,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傅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
[3]张建伟,师书恩,苗逢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上)》.《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
[4]宫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5]伦厚棋,李顺松,邱卫东,汪晓佳.《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学院新闻】2017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启动会在我院召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会及总结
中小学教师实验能力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模式初探 - 宣城职业教育中心
关于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几点看法 学校信息化培训 教学与科研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