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说“避暑山庄”的“避”字是“天下第一错字”的人,应该是“天下第一糊涂虫”吧?用脚丫子想想也不可能。

康熙虽然是满人,但人家从小接受最顶级的汉式教育,汉语言文字水平比满文6的多,完胜如今的中文系研究生,书法也能完爆全国绝大多数书法家,给皇家园林、避暑圣地题字能写出错别字?脑子秀逗了吧?

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叫“异体字”,是指字形不同而发音、字意相同的两个字,可以完全替代使用,尽管两个字使用频率不一,但都是正确的,不是错别字。


另外,基于汉语言文字而产生的书法艺术中,也有一种特殊字体——书法体,由于书法本身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跟日常书写不完全一致的字,增一笔、减一笔、连笔、断笔……都很常见,不是错别字。

现在我们来看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这里的“避”字中“辛”下多了一横,变成两横。

这是错别字吗?显然不是,这是异体字。

两横的“避”字不是康熙发明的,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元代书法家等都写过两横的“避”字,难道他们也写了错别字?


“天下第一错字”的说法以前压根没有,这种说法都是当代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制造旅游热点,牵强附会,生编硬造出一个故事忽悠你,不信去避暑山庄旅游看看,任何导游第一个给你讲的就是“天下第一错字”的故事。

“天下第一错字”的故事版本有好几个,比较流行的说是康熙在题字时觉得堂堂皇帝要“逃避”显得太不吉利,于是加了一笔,变成了两横;还有的说康熙一时写错字了,怕别人笑话自己就将错就错,坚持用两横,这些传说都是后人编造,不值一驳。

其实古人在题写牌匾时,不论是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都喜欢用异体字。

南京的“明孝陵”是多一笔的“眀”


济南的“大明湖”是多一笔的“眀”,“趵突泉”是少两点的“突”


北京的“全聚德”是少一笔的“徳”


上述这些都是异体字、书法体,根本不是错别字,但很多人都拿现代简体中文印刷体去纠错,岂不贻笑大方?

当然,这也是很多景点喜欢玩的套路,故意说是错别字,然后编出一个故事显得“历史悠久有内涵”,这些段子权当听听一乐罢了,不必当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最明目张胆的八大错别字,都有那些历史呢?
《书法问集》179、康熙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避暑山庄的“避”字
错别字儿里藏学问,听了故事别较真儿(图)
“最明目张胆”的错别字,康熙一人写错两个,却成流芳后世的经典
历史上的天下第一错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