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真心痛浅谈

探讨运用中医理论对真心痛的治疗作用。祖国医学将“真心痛”归属于“胸痹”的范畴。方法: 通过总结实习半年来对带教老师以自拟方“通脉行痹散”并结合中医理论指导治疗真心痛的疗效成果,并分析了真心痛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以及临床治疗等。

关键词 真心痛  胸痹  自拟方  通脉行痹散  中医治疗 

在真心痛的治疗上当前可以是中西医合用,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真心痛的中医治疗,主要是辩证论治,分清表实本虚,以病、证、药三者的协调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症状的目的[1],并通过运用自拟方通脉行痹散来宣痹止痛,从而达到宣通心脉、止痹痛的作用来治疗真心痛。自拟方通脉行痹散组成:麝香、三七、丹参、冰片、檀香、蒲黄、五灵脂、桂枝、薤白、元胡、桔梗、赤芍、桃仁、枳实、香附、附片。真心痛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肌梗死一类的病症,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吸氧并运用扩血管药物和?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缓解心率,纠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待病情趋于稳定时配合中药治疗以加强救治效果[2]。

1 真心痛的中医认识

中医将“真心痛”归属于“胸痹”的范畴。中医历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均有论述,在治疗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具体如下:

胸痹是指当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胸部满闷而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其舌苔和脉象可随证型不同而不同。“真心痛”是“胸痹”的进一步发展,即为“胸痹”重症。[1]《内经》虽无胸痹之名,但对“心痛”、“真心痛”等已有记载;《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3]。

2 真心痛的病因病机

胸痹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认为胸痹的发生多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老体虚等有关,病机多属本虚表实,在于胸阳不振,阳邪上乘所致;正虚为本,是形成本证的内因,主要为心肝脾肾气血阴阳内虚;邪实为标,主要有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是形成本证病机的关键。综上所述,可知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其本为虚,而病机的关键则在寒凝、气滞、血瘀、痰阻,导致胸阳不振,心脉痹阻,病变部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病情演变较为复杂,其本虚常见者为气血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甚或阳微阴竭、心阳暴脱;邪实者多有寒凝、气滞、血瘀、痰阻之别。痰浊可以导致或加重气滞血瘀,痰、瘀有可互结,痰热又易伤阴,寒痰又可伤于阳;由实致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临床较为多见[5]。

3 真心痛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本证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膻中或左胸膺部突然或持续性疼痛,可表现为闷痛、隐痛、刺痛、灼痛、绞痛等,常牵及肩、臂内侧、心窝部。多伴有胸闷、心悸、气短等,常可因情绪激动、气候突变、饮食劳倦等而诱发[5]。《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痛,两臂内痛” [3]。临床对真心痛的诊断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 临床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剧烈绞痛或有压迫感,甚则持续不解,痛引肩背及上脘,伴有气短,喘息不得卧,心悸不安,严重时并见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症候[1]。

⑵ 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呈明显的S-T段压低与T波倒置,发作后可恢复;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早期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以后出现病理性Q波[4]。

⑶ 实验室检查:心肌梗死时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沉加快,谷草转氨酶升高。心绞痛时则无明显改变[6]。

4 临床治疗

⑴ 临床资料:共观察病人50例,年龄在40-67岁之间,其中40-50岁12例,51-55岁24例,56-67岁14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按中医辨证属阴寒凝滞者16例,属心血瘀阻患者11例,属痰痹心阳者8例,属心气虚衰者9例,属心阳欲脱者6例;其中心绞痛20例,心肌梗死30例。

⑵ 救治方法:根据祖国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首先应分清标本虚实,实证以宣通心阳、理气止痛为法;虚证以益气回阳、扶正固脱为本。待病情稍有缓解时立即分型施治,采用中药急煎口服,同时配合针灸、穴位封闭、外敷用药或静脉注射给药等综合治疗。

⑶ 治疗方法:①实证:针刺内关穴、心俞、厥阴俞、神门穴,用中等强度泻法,留针30分钟,然后用封闭针头对心俞、厥阴俞进行穴位封闭,每穴用丹参注射液1.0-1.5ml,在针刺的同时,立即用黄酒调服通脉行痹散15g,并用通脉行痹散以醋调成糊状,温敷于心前区。②虚证:针刺内关、心俞、厥阴俞,温针烧柄法,隔附片灸关元、下极;同时根据病情选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7]。

⑷ 辨证施治:

① 心血瘀阻:心胸刺痛、痛有定处,伴有心悸气短,面色青紫,舌黯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宣痹止痛。方用通脉行痹散,重用丹参、三七、桂枝。

② 阴寒凝滞:心胸疼痛,短期痞赛,形寒肢冷,重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发作欲死,舌淡白或青紫、或唇甲色青,脉沉细或沉弦。治法:辛温通阳、宣痹止痛。方用通脉行痹散,重用桂枝、附片、三七,加赤石脂,急煎口服。

③ 痰痹心阳:心胸窒闷胀痛,喘息呼吸难续,面色秽垢,身重乏力,形体肥胖,舌质淡,苔厚腻,脉儒或滑。治法:豁痰泄浊、宣痹痛阳。以通脉行痹散重用薤白、桔梗、加瓜蒌、半夏。

④ 心气虚衰:心胸疼痛喜按,气短乏力,心悸不安,汗出头晕,舌质胖嫩或有齿痕,脉儒或沉弱。治法:补益心气、通络止痛。方用生脉散煎汤送服通脉行痹散。

⑤ 心阳欲脱:心痛,气短息微,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甚或昏厥,或伴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沉微欲绝或浮而无根。治法:回阳救逆、通脉止痛。方用参附龙牡汤送服通脉行痹散。

⑸ 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9例,占78%;有效8例,占16%;无效而改用西药治疗者3例,占6%;总有效率达94%。其中对阴寒凝滞型效果最佳。

⑹ 病案举例:

张ⅩⅩ,女,56岁。2008年1月

5日就诊,门诊以心肌梗塞收住入院。患者主诉心前区疼痛6天,憋闷加重2天,平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常在27—24/13—12Kpa之间,未经系统治疗,六日前患感冒,继而纳差、头晕、自感胸前闷痛有压榨感,并向肩部放射,四小时前病情突然加重遂来医院就诊。现症见: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沉弱无力。

体检:体温36.5℃,脉搏79次/分,血压8/5.5Kpa,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面色苍白,神志不清,皮肤湿冷,四肢发凉,查体不合作,头面无特殊,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底可以听见少量细湿罗音,心音低顿,节律整齐,腹部无异常。

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性心前壁梗塞。

西医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

中医诊断:胸痹合并脏厥,证属阴寒凝滞、心阳欲脱。

救治方法:立即针刺内关、心俞、厥阴俞、神门、隔附片灸下极、关元;参附注射液20毫升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生脉散加附片、龙骨、牡蛎、丹参、三七急煎送服通脉行痹散15g,每日4—6次,三剂后,上症大减,只觉心悸欲按、脉有结代,血压稳定在16/10Kpa,神志清楚,手足以温,遂改用炙甘草汤加三七、丹参以益气养心、活血通络,又四剂后,心痛全止,诸症减轻,观察十日,病情稳定,病势痊愈出院。

⑺ 体会:对于真心痛的认识《难经·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可见本病之发病迅速,病情之危重,临床上单纯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复发率高,在心脏急症的救治过程中,应用中医中药理论等相互配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各种急性症状,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使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经验】赵青春两通双补法治疗胸痹心痛病经验
中医执医考试高频考点在这里!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临证验案
心肌缺血中医辨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
论文:十味温胆汤临床应用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