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脘痛中医特效治疗方

一、概说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确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对于邻近脏腑发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经仔细诊查,均可发现与胃脘痛有明显不合,临症时应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一)病邪犯胃  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二)肝胃不和  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缠绵。

(三)脾胃虚寒  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有上述的不同,但其发病均有一共同途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三、辩证论治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

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一)病邪阻滞

1.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轻症仅用局部热敷或服生姜汤即可止痛。较重者可服良附丸,每次4.5~9克,每日2~3次,如不效,可用半夏厚朴汤。兼挟食滞者可加枳实、神曲、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可用保和丸加砂仁、枳实、槟榔等,如不效,可用小承气汤加木香,香附等。如受寒停食,郁而化热,胃脘痛较剧,兼苔黄便秘,或见发热者,再加芒硝以下之。

(二)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川芎等为疏肝解郁之主药,疼痛较重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理气止痛;嗳气较多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现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黄芩汤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气药。

(三)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用黄芪建中汤加木香,炮姜、煅瓦楞等以温中止痛(桂枝可改用肉桂)。

(四)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五灵脂等化瘀止痛,与香附、延胡索,赤芍、甘草等同用,兼能理气和中,增强止痛作用;如血出不止,去桃仁、川芎、红花加炒蒲黄、参三七、灶心土等止血药。如出血后面白神倦脉细弱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等以益气摄血。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人九胃病,看中医如何对胃病辩证分型
脾与胃
【天津针灸】针灸治疗胃痛篇
实用中医|胃痛的中医辨治
胃病
200胃脘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