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的运动变化与气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弄明白就推开了中医的门

这个内容我们接着说阴阳,继续解释老子爷爷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上期内容中,就“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句话,我们应该简单了解,“万物”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阴阳两种属性.

大到宇宙与平衡世界,黑洞与白洞,物质与暗物质,能量与暗能量,

小到正电子与负电子、正离子与负离子,粒子与反粒子等等。

阴阳的逻辑就是具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特性。

也可以理解为万物都具有阴阳的整体性以及无限可分的特性。

结合到人身上,阴阳可以取类比象为身体内外、上下、腹背、五脏六腑等等.

一个新生命也是父母阴阳结合而成的。

甚至拆分到基因,四个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进行两两结合,也是通过所带电荷的正负极进行匹配的。

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于阴阳的评价是这么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总结的,万事万物不离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阴阳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总根源!

事物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都是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的主宰力量就是阴阳。

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同样是阴阳相互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去认知、分析、处理问题, 才能真正找到或者抓住事物变化的根本。

比如说中医看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中医看病有八纲辨证,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其实表里、虚实、寒热还是在阴阳的属性进行扩展,扩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识别病症。

“表里”是为了确定病症的位置,疾病的发生是由表及里的,不同的位置也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

“寒热”是为了确定病症的性质,同样是感冒,由寒引起与由热引起的在治疗方案上是完全不同。

“虚实”是为了分辨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强弱,这个不好理解,打个比方:眼睛近视分为假性近视与真近视,大概是一个意思,当然虚实的概念更复杂。

对阴阳的逻辑有了初步认知之后,我们接着说阴阳的运动,就是老子爷爷的后半句,冲气以为和。

“冲气”应该怎么理解?

冲气的气指的就是阴阳二气,冲这个字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先看常用的与冲的组词,冲动,冲击,冲突,冲撞、冲垮等等,很显然指代是双方发生矛盾。

冲与气组词的意思是什么?

首先阴阳二气是相反的两种事物,阴阳经过相互的冲击、抵消,最终达到“和的状态”,

特别强调一下:“和的状态”绝对不是静止不动的平衡状态,

而是背着阴抱着阳太极图状态,

太极图的状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运动状态。

我们用中医的视角来看人体的生命活动,大的层面说精神与肉体,精神为阳,身体为阴;

身体外为阳,内为阴,内外是一个整体;

气血,气为阳,血为阴,血是客观存在,血管是血在人体内的循环流动的通道,其实经络是气在人体循环流动的通道,现代的我们受西方文化唯物主义的影响,眼见为实,检测不到经络就不承认经络的存在。

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刨除西医以科学的名义打压中医的做法,以唯物主义所形成的科学,只注重客观存在的物质,也就是只注重阴的层面,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天生具有认知缺陷。

我凭什么这么说?

我们应该都知道,在我们人的生命活动中比吃饭和喝水更重要的是“呼吸”,呼吸不能间断,呼吸中断,血液也没办法循环流动了,很显然,血液的循环流动是需要“气”参与的。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血液中的细胞新陈代谢过程是需要氧气参与的。

我们看电影一个人被勒住脖子,脸上会马上变色,甚至眼睛都会充血,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

所以说,打着科学的名义强调经络学是不存在,所有说这句话的医生,都充分暴露了认知的局限性。

真实的情况应该就是血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气在经络里循环流动。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调整阴阳气血在身体内部的平衡关系。

我们的身体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筋脉等等,说到这就需要考虑到“五行”

“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还是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

阴阳化五行,五行也只是阴阳聚散运动变化的不同状态,运动状态最多有五种,分别是纯阴为水,纯阳为火,阴多为金,阳多为木,平衡为土。

“五行”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筋脉等等都有取类比象的关系。

中医的核心调整气血在人体内的平衡关系。

其实就是调整气血在流经五脏六腑时,产生升降出入的变化平衡关系。

这块应该怎么理解?

在《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篇是这么说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意思就是说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筋脉都无时无刻的不再与“气血”进行互动,我们的“气血”也无时无刻不在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这个可以在我们的呼吸,吃的食物喝的水上都体现出来。

我们的呼吸,吃的食物进入五脏六腑之后,五脏六腑就会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属性,比如说:“阴的属性的脏器,功能主升,阳属性的脏器功能反而主降”。

这个怎么理解呢?

我们就以大自然的降水变化来讲,水是物质,属性为阴,受热变成水蒸气,蒸发变为云为阳,遇冷变成雨水降下来。水的属性是阴,功能指的是向上蒸发,水蒸气的属性为阳,功能则是变成雨降下来。

五脏六腑也是如此,比如说脾胃的属性都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我们吃的食物都进入胃,胃的属性为阳,功能反而为降、为藏,食物在胃中气化以后,阳的能量进入脾,脾也有一套自己的功能属性,同样气化以后再传给其他脏腑,胃中还有阴的物质。

这些阴的物质,根据河图洛书的生克结构关系,会传给大肠。

每一个脏器都还有一套阴升阳降的处理程序,最后的结果:阳的转化成能量,也就是气血继续维持着生命活动,阴的转化成津液、大小便被排出体外。

气的升降出入,再讲“五行”的时候,会再详细一点说了。

弄明白气的升降出入,就基本等于敲开了中医的大门。

中药的辨证归经讲的也是气的升降出入,经络也是,只是更深入

关于阴阳这期就说到这。

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

本期内容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阴阳的自然、规律和气血营卫
阴阳/阳虚者,昼轻夜重;昼重夜轻说 /论阴阳
【青中论坛】阴阳升降再认识(作者:刘签兴 李洁 张梦琪)
学习中医心得---针灸拔罐刮痧
辩证论治相关术语辩释(一)_孙传正
论道生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