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4-8读书群讲三阴三阳

19:08:58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08:58

《选择中医》里最难懂的就是三阴三阳这一块,因为之前大家没接触过。

我学的是经方,董博用的也是经方,我们有大的共同点,但还是有点区别的。我学的是汉传经方,讲的是师父刘志杰书上的内容,如董博叫六经,我们叫六纲,是为了不让大家往经络上联想,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意思是一样的

三阴三阳是六纲的辨证分类。就是把病按病位,病态,病性的不同划分为六类
当一个病人来,跟你主诉了他的很多症状,你再检查舌脉,先从这些症状上分辨出寒热和虚实,再就是病位在哪里。
病位:病证在机体上的特定部位。以三阴三阳六纲框架为分类指导,内外上,分表、里、半表里,上下上,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病理:对疾病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我们原来讲过我们只是阳气为标准,阳气多为实,阳气少为虚
所以一般说实热和虚寒

三阴三阳就是把病分为六类,这其中三阳病为实热,三阴病为虚寒

再加上病位的表、里、半表里

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忘记把三阴三阳的病名告诉大家了
三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表实热的病就是太阳病。里实热的病就是阳明病。半表里寒热相杂热多寒少的病就是少阳病。
那么与三阳病相对的三阴病就是: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表虚寒的病叫少阴病。里虚寒的病叫太阴病。半表里寒热相杂寒多热少的病就是厥阴病

我们先把他们归纳如下:
太阳病:表、实、热,病位为表,病态为实,病性为热。
少阴病:表、虚、寒,病位为表,病态为虚,病性为寒。
阳明病:里、实、热,病位为里,病态为实,病性为热。
太阴病:里、虚、寒,病位为里,病态为虚,病性为寒。
少阳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病位为半表里,病态为半虚实,病性为半寒热。
厥阴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病位为半表里,病态为半虚实,病性为半寒热。

大家简单记就记前面六个字——太阳病:表、实、热,

就可以了。

太阳病:表、实、热

少阴病:表、虚、寒

这是一对在表的病,一个热,一个寒

【活跃】土豆我是地 2015-4-8 19:27:23

少阳和厥阴是一样的,这么看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27:30

阳明病:里、实、热,
太阴病:里、虚、寒,这是一对在里的病,一个热一个寒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27:37
不一样

 

【活跃】土豆我是地 2015-4-8 19:28:25
厥阴虚寒严重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28:28
少阳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
厥阴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
但少阳病偏热,热多寒少,厥阴病偏寒,寒多热少,是在半表里间的一对病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28:37
土豆我是地瓜

大家就这么记住这六个病名是怎么回事,不要深究为什么这么叫,更不要把它们与经络联系在一起。

表——头脑、四肢百骸、肌肤部位为代表,

里——五脏六腑部位为代表

半表里——身体孔窍和身体表里之间部位为代表

我们之前讲过五证了吗

痞烦燥滞饮

三阴病为虚寒,三阳病为实热。

三阴病,以寒邪为主,又称虚寒,是阳衰导致的水饮和瘀滞。包括饮证和滞证。

三阳病,以热邪为主,是阳盛导致的热燥津亏,包括烦证、燥证。

那么痞证我们之前讲过是寒热错杂,痞结不通,阴阳不相续。对应的是三阴三阳里的少阳和厥阴。
痞证的定义没记准,大概这意思

另外虚实还有一个特殊性的特指:虚又特指正气虚或者慢性病,实特指邪气实或新病、急病。

六纲的提纲不想讲了,就讲这些大家能明白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了吗

至少一说太阴病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行

 

【活跃】蜜 2015-4-8 19:39:36
太阳病就是最表层的病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39:45
因为这个要深入的讲的话很多,大家不以中药为主做为简单了解就可以了

最表层的病只是其一,是它的病位,也就是病所在的位置,但还要看寒热虚实

每一个病位里都包寒热
如前几天讲的附子理中丸证可以说就是太阴病

是,本来这个该早说的,现在大家书都看完了。
【吐槽】冰凌 2015-4-8 19:41:46
是不是还是阳阴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地方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42:15

冰凌花
是不是还是阳阴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地方

阴阳如果平衡调和就哪一方都不见的,见到一方就会出问题

我把六纲这个提纲发来吧,大家可以看看

 

【活跃】土豆我是地 2015-4-8 19:45:05
附子理中丸治的是中焦 脏腑 比如脾胃的虚寒

小时候家里常备的就是附子理中丸,可惜不是同仁堂的

 

【冒泡】山东刚知道养 2015-4-8 19:48:45
太阴那不是最里层了吗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49:04


【活跃】我学孟 2015-4-8 19:50:53
太阴的体质越来越多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52:00
寒症:面色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等。
热症: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等。

太阳病总纲:
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无汗)麻黄汤类为主。
3、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有汗)桂枝汤类为主。 
4、温病鉴别: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阳明病范畴 

少阴病总纲
1、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2、少阴伤寒:少阴之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头痛项强,咽痛,鼻塞嚏涕,周身骨节痛,腰痛,咳喘,脉微细,或微浮细紧。但欲寐。麻黄附子甘草汤类为主。
3、少阴中风: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桂枝附子汤类主之。

 

阳明病总纲
1、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阳明中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欲饮水,脉洪滑。白虎汤类为主。

这里的胃家实的胃不是指我们六腑里的胃,是一个系统,包括大肠等功能一样或相近的。了解一下就行,中医里很多这样的情况

我们有时候也称阳明病为胃家实,太阴病为胃家虚

太阴病总纲:
1、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中风: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桂枝黄芪五物汤类为主。

少阳病总纲 
1、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善太息,寒热往来,项强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腹痛,或便溏,舌苔薄白,脉弦 
2、少阳中风: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脉弦。小柴胡汤类为主。
善太息就是有的人不自主的就长吸一口气,再重重的吐出来,象叹气一样 

【吐槽】布布 2015-4-8 19:59:02
“病位:病证在机体上的特定部位。以三阴三阳六纲框架为分类指导,内外上,分表、里、半表里,上下上,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上下上是什么意思?

【话唠】若素-女  2015-4-8 19:59:28
上下上是三焦的上焦中焦下焦

厥阴病总纲
1、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厥阴中风: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柴胡桂枝干姜汤类为主。

 

我再把一些辨证指标发给大家,

血瘀指征

 1、便血、尿血、局部瘀肿,经期血块,肌肤甲错,血络怒张。

2、舌质青暗,或有瘀斑。

3、口干唇破,口唇紫绀,口干口渴,漱口而不欲饮。

4、睡梦纷纭,有疼痛者,疼如针刺。

5、腹不满胀而自觉满胀难忍

6、脉弦紧,重者脉迟。

7、眼睛的巩膜上有瘀阻的血管和黑点。

辩饮邪指征:

1、舌苔滑腻垢浊,舌胖大有齿痕
2、形体肥胖,而面色晦滞,或以前肥胖现在瘦,肠鸣如走水。
3、局部肿胀疼痛,积聚肿块及良恶瘤。
4、屡用温补不效者

真寒:
1、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不多或水滑。
2、脉多沉弱,浮大无根,重按虚弱无力。
3、喜热饮或不欲饮。 

真热:

1、舌质绛红,舌苔黄厚干;

2、脉数浮洪或沉弦紧有力。

3、喜冷饮,喝冰水才过瘾,量多。

把6群学习时讲的找到了,少打了好多字,就是当时整理的太乱,后补了好多,不然可以直接发给大家

今天就到这吧。六纲大家看看,不细说了,因为包含的内容太多,涉及到很多东西要讲

而且我也觉得自己也讲不好,别把大家带沟里

 

【活跃】土豆我是地 2015-4-8 20:11:16
有寒有邪饮得先去邪饮是吧

 

【话唠】若素-女  2015-4-8 20:11:51
土豆我是地瓜
有寒有邪饮得先去邪饮是吧——没这说法

有时是互结的,你分不出来

 

 2015。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伤寒论》六经...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六纲与八纲
第八节:阴阳辨证
六经八纲
勿将六经与八纲辨证混同
六纲辨证的步骤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