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上。



昨天在同一时辰所拍的地面与天上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你看地面湿漉漉的,下着毛毛细雨,阴雨绵绵;而当乘飞机穿入万米之高的天空,那呈现的却是藏南色的天空,像汪洋大海覆盖着厚厚雪一样的云层。这让我想到了《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凡是具有相互关联且又互相对立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特性都属于阳;而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等特性的都属于阴。从所拍的天空与地面的两张照片来看,所展现的就是一对矛盾体,既有阴,又有阳。天空是明亮的、阳光的,属阳;而对于地面是暗沉的、湿漉的,故属阴。因此,故有阳为天,阴为地之说。

现代气象学认为云、雨的形成,是当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气蒸发,演变为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而形成;而当这些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时,从云中落下而形成雨。从这里可以看到云是向上的、漂浮的属阳,而雨是向下的、沉淀的属阴。与古代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是相吻合的,体现了古代气象学是多么超前。

从阴阳的概念出发,我们不难理解,雨落入地,为“雨出地气”,则为阴;而云在天空,为“云出天气”,则为阳。了解了云、雨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从云、雨与天、地自然界的一些道理,引申到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如果出现与此不相符的情况,那就将会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由此,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是天、地、人,都是要遵循的。逆者,就会出现“阴阳反作”,病来扰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文荐读】鑫垚 | 冷夏
烛影深| 雨中秋天的早晨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
今天多云
伏雨 ||文/徐金富
浊阴为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