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燮画选
扬州八怪 >>郑燮①罗聘黄慎金农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华嵒 >>百家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 127.6cm×57.7cm
故宫博物院
画上自题:“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因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竿,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板桥弟郑燮。”钤“郑燮印”、“克柔”印。乾隆五年为1740年。
郑燮最喜画兰、竹、石,认为它们有节、有香、有骨。他笔下的“四君子”在立意上扩大了文人画自娱的内涵,或用以寄托“用世之志”,或歌颂不为俗屈、挺然坚劲的精神。这种画外意突破了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此图是郑燮赠与友人的,从题诗上看,是他临时找来一幅自藏的画作,再补题诗以赠。图中以竹之劲挺、兰之清雅、石之坚韧来比喻“饮牛四长兄”的高尚品格。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纵横交错,天机自然,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画法上用具有力度的隶书笔法画竹,以纵逸的草书之法画兰,陡峭的岩石则以侧峰用笔简括勾勒出轮廓,略作皴染,三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岩石上的题款使画面本身倾斜的对角线构图变得平稳厚重,此外以楷书融入篆隶的“六分半”书欹正相生,清劲纵逸,亦增强了主题的内涵。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160.9×8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钤“郑燮之印”白文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鉴藏印有:“福山邓氏”、“黎堂”等。
郑燮最喜画竹,也最擅长表现各种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竹子。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健挺洒脱,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将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
郑燮 荆棘丛兰图 南京博物院藏
郑燮 兰竹图卷 纸本水墨 34.9 x374.7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郑燮 远山烟竹
郑燮 华封三祝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郑燮 竹石幽兰图 天津博物馆藏
郑板桥 兰竹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拼)
郑燮 竹石图 游顺博物馆藏
郑燮 兰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郑板桥 竹石图轴
郑板桥 风竹石图
郑板桥 新晴翠竹图 1744年作
郑板桥 墨兰图
郑燮 幽谷兰竹图
郑燮 墨竹图 立轴
郑燮 高风亮节
郑燮 梅竹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郑燮 兰竹石
郑燮 竹石图
郑燮 竹石图
郑燮 竹石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扬州八怪 郑燮画选 兰竹图(百幅中国名画)
清 郑蚊 《越溪采薪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 郑燮《竹石图》
郑板桥写兰竹:清雅悠远
郑燮《兰花竹石图卷》《荆棘丛兰图卷》《兰竹图卷》
郑思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