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玉琮是易經八卦各卦形的起源
良渚玉琮是易經八卦各卦形的起源---1
有關易經的太極圖 洛書 河圖及八卦各卦的圖形起源一直是個謎 雖然早在戰國時代孔子就有關於易經的論述但有關的各種圖形到宋朝才出現 我也很納悶為何如此 但從新石器時代的良渚玉器文物【西元前2000年至3200年】現今出土文物有最大量玉琮約(有4000件)突然消失 而接續的殷商時代的青銅器文物和甲骨文都無與占卦有關的記載或文物或圖像 是否發生了一場大型的種族及宗教戰爭 就此祭祀及占卜用的玉琮幾乎滅絕取而代之是鼎 盤等青銅器 而周文王可能是良渚文明浩劫的後代子民 周文王之子武王(發)打敗商朝易經才再次沿用 而良渚的玉琮却可能是解開這易經的密碼 現今人士解讀玉琮用途都歸納為祭地的礼器 然而我要來舉證玉琮另有多種用途 且證明4000年前就有文王的卦位知識 也就是早了周文王有1000多年 故文王卦可能不是周文王發明的早在良渚時代就有在使用了
古書言玉琮用途:是祭地的礼器 象爵位 巫師、貴族的信物
箇人推論玉琮另外用途:A.巫師占卜用具  B.方位定向器  C.最古老的羅盤
D.宣告、傳達事情用具  E.卦的創造與運用
<1>簡介良渚玉琮
華中的良渚文化(註1)【西元前2000年至3200年】現今出土文物有最大量玉琮
在此新石器時代尚無文字只有些許似文似圖的文案
玉琮用途:是祭地的礼器,即“以黄琮礼地”。大琮代表皇后的爵位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璧琮九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
「瑑琮八吋,諸侯以享夫人。」(玉手鐲享以夫人) 在周禮中,已將玉琮分有不同尺寸 現今出土的玉琮顏色 形狀 節數不同有可能是因祭地依不同的方位而取材不同顏色的玉石來製作
下列為玉琮的各種樣式舉例
早期良渚玉琮只有一二節
也有鳥形雕圖 到中後期
鳥圖簡化為一凸角
重出身東方任神官於南方 故以玉琮刻以上有乾卦謂天卦下刻鳥圖象重的族群
 
http://course.cug.edu.cn/cugFirst/jade_culture/chapter5.htm
玉琮內徑上大下小這不需說,幾乎都是上端內徑比下端內徑大0.3~0.4cm,而且大小大多集中在4.5~5.5cm之間;較小的內徑上下分別為3.8、3.4cm,較大的內徑上下分別為6.4、5.6,而且即使寬如”琮王”,射徑大至17.1~17.6cm,但內徑仍僅為4.9cm。
《國語》十八卷《楚語》記載觀射父對楚昭王說:“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南屬火 先天卦為乾 乾重卦謂乾為天 後天為離卦上離下離(黎)為重卦又謂離為火  顓頊歷書(注2)可能就是“重”制定的) 白話文: 顓頊任命 “重”祭祀上天群神(觀天象,氣候定節氣)和黎管理土地民人 在古史傳說中,“重”的父親叫「少昊」是黃帝之子,嫘祖所生,名摯,修太昊(伏羲)之法,故稱為「少昊」。以金德王,故或稱為「金天氏」(文王卦乾為天 五行屬金) 都於山東曲阜。“重” 和太昊(伏羲)同屬于東夷族。他們以鳥為圖騰(朱雀),設置的官廳都以鳥命名。他的都城在窮桑,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孔子能得到易經是有地緣關係) “重”曾担任过“木正”(出生地的首長) (先天卦東方屬木),他又被稱作“句芒”。《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那地方,鳥身人面,(良渚玉琮有此型)乘兩龍。把他描繪成鳥身人面、身騎双龍的神人。又有人说,“重”是顓頊的曾孫,曾担任“火正”,人們尊他為火神,稱做“祝融”。祝融的遺墟在今河南新鄭。
由上列史書及傳說可以連結玉琮的淵源<1>琮與重發音極相近<2>只有良渚玉琮刻有鳥首圖騰意指重及伏羲的東夷族<3> 玉琮上有卦形 方位 五行 只有學習伏羲八卦及天文地理之法的人才可擔任司天的神官
(註1)良渚文化: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3300-2250年;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发展和继续。遗址多达百十余处。出土玉器数量多,种类较丰富,仅余杭反山和瑶山出土玉器就达三四千件之多,且许多是前所未见之品。玉器琢制较精美。以饰玉、礼玉为主,少有工具。 (注2)颛顼历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
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
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琮|琮璧的名与实
古玉居:馆藏良渚玉器欣赏
世界之最(十四)最古老的良渚文化玉琮
玉性四变——形变
古玉界:良渚馆藏玉器精选之玉钺、玉梳背
[转载]玉器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