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很冷门的一首咏月诗,短短28字通俗接地气,讲的道理却很深刻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写月亮的诗很多。

在古人看来,遥远而明亮的月亮,是人世间一个美丽的谜。

所以人们愿意去歌颂它。

歌颂它的神秘、它的圆缺、它的清辉,还有关于月亮、嫦娥与一只兔子的故事。

我最喜欢李白笔下的月亮。

世间所有诗人里,李白和明月的气质最搭。

但是只读李白的明月,又会忽略掉明月在人们心中更加丰富的意蕴。

李白笔下的明月多情、浪漫、温柔。

但在其他人心中,月亮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代表了异地的恋人、远方的亲人,代表了永恒的时间与空间,代表了一个美丽的梦、精神的家园。

这篇文章,带大家欣赏另一位唐朝诗人的《咏月》诗。

【诗篇】

咏月李建枢 〔唐代〕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诵析】

李建枢这个人,在诗人林立的唐朝没有获得立锥之地。

生卒年都不知道,生平如何就更加不知。唯有这一首《咏月》,是被同朝代的卢瑰记录下来,选入自己的《抒情集》中,后来收录到《全唐诗》里,这才得以流传。

其实,你读他这首《咏月》,也应该能感觉到,与同时代的伟大诗人相比,水平确实差了一点。

内容简单、语言平淡,没有那种令人动容的意境与氛围。

但是这首诗能够流传下来,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我认为是它用简单且平淡的语言,用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说明了一个永恒且普世的真理。

光阴无情,岁月短暂。

这是一个被写烂了的主题,但又是所有人心中都会有的感叹。

上至九五之尊,下到佝偻乞丐,都想多活一会儿,都想时间慢一点。

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今天的“争分夺秒”,都是在表达同样的主题。

诗的起笔两句,先来汇报自己观察月亮圆缺的进展:

昨天也圆,今天也圆,但毕竟能看出不一样。

日晷走过一天,今天的圆润已经不是昨天的圆润。

“却疑圆处减婵娟”这句,应该是想说,月亮今天的变化,减损了自己的“婵娟”。婵娟有月亮的意思,也有美人、美好的意思。就是说月亮在变化,但是在走下坡路。

做这种解释,是为了能和下文更好地串联起来。

月亮在变化,一直在减损自己。人生又何尝不是?说起来,人生比之月亮,还要更惨一点才对。

“花有重开日,月有再圆时,可人无再少年。”

于是后面两句,诗人说:月亮这一年,要经历十二轮圆缺,年年如此,永恒不变。

可人的一生就是那么短暂,少年时光就更是只有短短几年,如果不加珍惜很快就会随月华流逝。

从月亮之圆缺,转到对光阴流逝的感悟,再转到珍惜时光的劝慰。诗歌的主题深化了两层,也更加具有引人共鸣的力量。

【空青语】

李建枢这人不光没什么事迹流传,连诗歌也只流传下来这一首,可以说是唐代比较失败的诗人了。

就这首《咏月》,如果不写作者,我甚至会以为是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

语言功底不够,用词很随意。

但因为这首诗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尾的情感抒发便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诗永远都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和你一样的普通人,你只要能够发声,能够写出自己的心声,就一定会有人感同身受的理解你、欣赏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望月—寂寞嫦娥舒广袖
在这最美的月圆之夜,将十首最美的写月诗送给你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全诗赏析
诗词里的中秋节 徐铁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