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8岁的许世友返乡,特意申请43辆吉普车伴随,为何摆这么大排场?
userphoto

2023.06.18 湖南

关注
许世友将军八岁时便离开了母亲前往少林寺,后来参加革命后更是一直未能回到家乡许家洼,只在当年在大别山区打游击时顺路去看母亲一眼。直到1952年,许世友才终于有机会返回旷别几十年的故乡。
就在快要到许家洼的时候,许世友在路上碰见了一个大约七旬年纪的农村老妇,对方白发苍苍,衣着破烂,佝偻着身子,弯曲的背上还背着一捆柴火。许世友看在眼里,心里不由得责怪起这位老人的子女,怎么能让老人这一把年纪了还生活得如此艰苦呢?
正当许世友打算问问情况时,却被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几眼的老妇抢先发问道:“你是友德娃吗?”
许世友闻言浑身一颤,这熟悉的声音,这亲切的称呼,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模样凄惨的老妇竟然是自己多年未见的老母亲!
“娘!”许世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跪下来磕了几个头后和母亲抱在一起大哭起来。
母子相认的感人的场面结束后,许世友搀扶着老母亲回家。然而,他只请了几天假期,所以回家后只待了三天就不得不匆匆离去。临别前,母亲拉着他的手,认真嘱咐他好好为国家做事,不要操心她。许世友只好离开,打算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看望母亲。
只是,等他再次回到家乡时,却惊闻母亲已经去世的噩耗。他在母亲墓前长跪不起,痛骂自己不孝,哭诉自己没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临走前,许世友亲自修缮了母亲的坟墓,磕了三个头后才离开。
后来,随着许世友年事的增长,身体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1983年,78岁的许世友预感到自己怕是时日无多,于是决定趁现在还能走得动路,最后回去看一眼故乡和老母亲的墓。为此,他专门请了两个月的长假,甚至向组织上申请了43辆吉普车同行。
这一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领导在惊讶之余也不理解许世友回家为何要搞这么大的排场,毕竟在很多老同志眼里,他许世友可不是讲究衣锦还乡的人。
随后,许世友如实相告:“老家一共走出了43位将军,但他们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回不去了,这次我是想为他们一人申请一辆车,然后代他们风风光光回家。”
人越老越会思念家乡,许世友觉得他们当中许多人想必都抱着没能好好回乡探亲的遗憾辞世,所以他想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帮他们完成那一份心愿。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有意见的人也哑口无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一切准备妥当之际却恰逢天公却不作美。一场持续十几天的大暴雨使得许世友的归乡计划最终破产。对此,许世友悲叹道:“看来是老天不同意我回去啊!”此后,他再也没能踏上回家的归程。
没能回家探望母亲最后一眼,这成为了许世友最大的遗憾。因此,他决心死后安葬在故乡。其实,他早有此意。早在1956年,毛主席等一百多位领导干部在火葬协议书上签字,只有他拒绝签字。这次感觉时日无多后,许世友又致信中央,重申死后不火化,要求土葬在母亲墓旁。自己生前一直为毛主席尽忠,死后就要与母亲为伴好好尽孝。
建国后,毛主席等领导人一直提倡和推广火葬,死后火化安葬在八宝山一直是党内领导干部的惯例。除了过世太早的任弼时,还没有一个有过土葬的先例。因此,许世友的信传到中央后,谁也不敢做出批示,最后只能转递给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思索再三后,特批:下不为例。
1985年10月,许世友将军辞世。随后,他的灵柩被昔日的旧部护送至老家许家洼,葬在了老母亲身旁,实现了他最后的心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8岁许世友要回乡,特申请43辆吉普,领导吃惊:摆这么大排场
1983年,77岁的许世友准备回乡探亲,他特别申请了43辆吉普
许世友参观韶山后,感慨地说:这里真是块宝地啊
1976年,许世友去北京吊唁毛主席,催了3次,专机却迟迟没有起飞
1952年,农村老妇偶遇一人:是三伢子吗?许世友瞬时跪地泪如泉涌|许光|军区|司令部|天地之中
嘉靖皇帝的故乡——钟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