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建国12年,没有一条公路,总统曾当众尿裤子
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希望一天比一天生活好,为了实现这个最接地气的目标,都会不懈地努力着,通过努力,离目标会越来越近,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世界上有一个最年轻的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于二〇一一年建国后,不但没有看到国富民强,反而濒临灭国的危险。
这个国家就是地处非洲的南苏丹,那么究竟是 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新生儿看不到希望呢?
翻开苏丹的发展史,你会发现 :南苏丹之所以会如此不堪,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01
“苏丹”阿拉伯语是“黑人之地”,地处东非、北非、中非的交界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按理来说,如此重要的地方应该是繁荣富庶的,可是苏丹却上演着全球最贫穷的闹剧,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最先传入这里的是基督教,在基督教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把伊斯兰教带入了苏丹;
从此,基督教和穆斯林两大宗教在苏丹这块国土上并存着。
由于信仰的不同,冲突摩擦成了家常便饭,基督教集中在苏丹的南部,多是黑人。伊斯兰教集中在苏丹的北部 ,多是皮肤白色的人。
02
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思想,必然会分崩离析,苏丹南北离心离德,战乱不断,而外人巴不得你内乱,好趁火打劫。
此时,奥斯曼帝国中的埃及看好了苏丹这一块肉,埃及总统率兵南下,来苏丹攫取这里的黄金。
埃及很快占领了苏丹,根据地容地貌绘制了地图,于是有了今天的苏丹版图,也就是非洲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近250万平方公里。
埃及属于穆斯林国家,来到苏丹后,发现这里南北信仰冲突,埃及很快和苏丹北部混在了一起,极力打压南部的基督徒。
为了发财,伙同苏丹北部的穆斯林大力抓捕南苏丹的黑人,然后贩卖到欧洲大陆,短短40年,从这里卖出的黑人奴隶多达200多万人。
穆斯林的丧心病狂,使得南苏丹的人们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稍不留神就会被贩卖,从而经历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生命朝不保夕的日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北苏丹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恶行,配合埃及人贩卖同胞不觉得羞耻。
03
北苏丹以为依附着埃及的穆斯林会衣食无忧,其实也时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北苏丹一心臣服阿拉伯的穆斯林,而奥斯曼帝国被突厥控制着,突厥的信仰是多元化的,加上统治的残暴,有时候埃及人说了也不算;
所以北部苏丹这片土地上的内部矛盾也非常尖锐。
本来应该同仇敌忾的苏丹南北部,被外来的穆斯林搅得鸡犬不宁,不仅南北战乱不断,内部也不得安宁。
苏丹人学会了忍气吞声,只要能够苟活怎样都可以,渐渐的变得麻木。可是 ,你的麻木就注定了挨打。
在西方列强大举瓜分世界的时候,大英帝国闯进了苏丹的领土,那时的埃及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依附于他的苏丹,不可避免的沦为英属殖民地。
随着英国的入侵,苏丹又陷入了新的水深火热之中。
04
英国殖民者一看苏丹内部分崩离析,采取了更为狡猾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法管理南北部。
英殖民者在北部苏丹大力扶持伊斯兰教,推行阿拉伯语,任用当地人管理,自己做太上皇,这一举措让这里的民众很开心;
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没被剥夺,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享受信仰自由,从而对英国人感恩戴德。
英殖民者看到了南苏丹基督教的兴盛,于是在这里大力推行基督教,广泛学习英语,决不允许穆斯林的传播,若发现有人在南苏丹传播伊斯兰教,当即处死。
英国的这个方法让南苏丹人误认为是尊重,把自己信仰的宗教置于最高位置,无论是谁,都会非常感激,南苏丹人对英国殖民者充满了崇敬。
其实,南北苏丹人没有看清英国殖民者的真正嘴脸和险恶用心、
他们的一箭双雕是用自己的权利使本应该团结一心的南北苏丹人更加彼此仇恨,把外人当做了救世主去膜拜。
05
英国殖民者从思想上解决了苏丹的纷乱,麻痹了苏丹人的意识。接下来就要放心大胆的捞钱了。
由于苏丹的黄金已经被埃及掠夺殆尽,英国只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北部苏丹属于沙漠气候,特别适合种植棉花 ,于是英国在北部大量种植棉花、
随着棉花产量的增多,又开设了加工厂,为了外运棉花产品,修建了铁路、公路,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北部苏丹出现了短暂的良性循环的发展前景。
而南部苏丹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种棉花,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不得不向北部苏丹购买。
南北苏丹本来是一个国家的人,花高价购买本国的东西,还要看英国人的脸色,心里是极不情愿的,因为有求于人,不得不吞下这样的不平衡。
在这样的心里状态下,苏丹南北矛盾日益加深。
06
随着苏丹北部经济的发展,英国殖民者压榨苏丹人的伎俩越来越卑鄙,本土穆斯林和英国殖民者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苏丹人喊着把英国殖民者赶出苏丹的口号,进行暴动。
英国人依然用苏丹人自己打自己的方法集结了大批南部的基督徒,组成军队;
然后他们给基督徒提供武器攻打北部的穆斯林,让南北对决,自相残杀,自己坐山观虎斗。
苏丹南北人最终两败俱伤,英国人坐收渔人之利,可怜了苏丹的百姓,被英国殖民者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自知。
这样的争斗每天都在上演,平民百姓每天都在死去,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经济,致使苏丹一贫如洗。
随着二战的结束,英国殖民者从苏丹撤出,由于多年英殖民者形成的统治态势,使苏丹南北对立有增无减。
07
外人走了 ,内部矛盾开始激化。1956年,苏丹独立,在选举的政府官员中,南部人员入选的不到10%。
执政人员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取缔南部的基督教。
让他们放弃多年的信仰等于要了南部苏丹人的命 ,于是内战爆发,南部的基督徒和北部的穆斯林打得你死我活。
苏丹独立,所建立的政府也是乌合之众,思想参差不齐。
有的主张和埃及合并,追随阿拉伯;有的主张以穆斯林为主建立神权;有的基督徒主张自治;有的亲苏,主张大踏步的效仿。
总之,苏丹的独立,并没有让人看到黎明的曙光,整个政权就像一些梁小丑的组合,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
这样拼凑起来的国家和民族,根本看不到希望。
苏丹总理为了证明自己的领导才能,计划引入美资,这一决定激怒了军方,接着陆军司令阿布德发动政变,自己掌握了国家大权。
由于阿部德的一言堂,几天后又被轰下台。苏丹处于内阁、总理频繁更换的状态,动荡不安的苏丹越来越贫困了。
1969年,青年军官尼万利发动政变,掌权后取消了外资的独立,把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可是接下来等待他的是入不敷出,债台高筑。
值得庆幸的是,1972年,尼万利和南方的军事武装达成和解,承认南苏丹的自治地位,历时17年苏丹内战正是停止。
08
不再战乱,苏丹人有了少有的平静,但是南北贫富依然悬殊。南部和北部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
值得高兴的是,贫困的南部在70年代发现了石油,这一发现让南部苏丹欣喜若狂,终于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
然而 ,南苏丹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油田开采完全依赖国外,要引入外资帮忙,这就要消耗一部分财产。
在出口的时候必须经过北部管辖的港口,还要上交一部分过路费,这样,从开采到售卖,南部苏丹每桶油只剩下5-10美元的利润。
苏丹北部的狮子大开口,等于掐住了南部苏丹人的命脉,南部苏丹人忍无可忍,于1983年 ,苏丹爆发了第二次内战,这次战争持续到2005年。
再强大的国家也抵不住战乱的破坏,何况苏丹本来就穷,连年战乱使苏丹陷入了赤贫,文盲遍地,饥饿侵扰,枪杀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09
苏丹第二次内战爆发后,巴希尔上台,他极力推行伊斯兰教,设立宗教法庭,打压基督教的存在,并且和本.拉登搭上了关系。
本来就风雨飘摇的苏丹,又成为基地组织的活动基地,这等于给百姓生活雪上加霜,一时间,苏丹乌烟瘴气。
南苏丹把石油的开采权向美国开放,逐渐赚到了一些钱,不想再受北方的控制,在2011年进行了全民公投,向联合国请求独立。
五天后,联合国宣布承认南苏丹的独立,这个新国家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自此,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诞生了。
新的政权下,人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然而 ,并没有。南苏丹独立后,首先放眼的不是建设,而是夺权。
总统和副总统一个是丁卡人,一个是努尔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总统信奉基督教,对努尔人极力打压,并且下令解除副总统职务。
刚成立的国家,内部就出现分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暴乱。
总统下令对叛军无差别屠杀,妄图用武力巩固自己统治,死亡人数越来越多,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
10
叛军和政府军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是上尼罗州,因为这里有85%的石油,谁抢占了石油谁就掌握了权利的主动权。
斗争日趋白热化,这里的其他民族也加入了这场争夺,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军队,趁乱都想分一杯羹,这是人性。
刚刚建立的国家,百废待兴。统治者不专注整顿国情,反而先稳固地位,结果南苏丹的独立,只是以前痛苦的延续。
战乱让百姓没有喘息的余地,更谈不上发展,等待他们的就是东躲西藏,躲避战火。
联合国一直派驻维和部队,来保护这里的民众。可是,外援毕竟只是辅助作用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国来苏丹维和的军官感慨:这里除了战乱、饥荒、枪杀、饥饿,一无所有。我国为了维和捐躯的将士也有20多人。
目前,南苏丹接近赤贫,人口120万,平均月收入不到200元人民币,孩子无学可上,住房都是茅草屋,没有一条可以真正称之为“公路”的公路。
除了首都,其余的地方水电得不到供应。
百姓对遭遇枪杀已经麻木,认为枪杀的几率远远小于饥饿的死亡。连百姓温饱都保证不了的国家还谈什么发展。
就连应该成为国家脊梁的南苏丹总统,也没能给民众光明和希望,2022年,南苏丹总统当众尿裤子被媒体拍下,这件事很快就成为了国际谈资。
南苏丹的独立,没有给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跟之前没独立的时候相比,只是换汤不换药。
此刻的南苏丹,濒临灭国的危险,原因不是某个领导人造成的,归根结底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败笔。
国家组成复杂,思想观念不统一,强行组合一起的不是强强联合,而是彼此拆台。
谁都想瓜分利益,谁都不去为老百姓着想,谁都不去考虑如何做才能平衡各方的需求。
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的阴影,让苏丹人就像一盘散沙,各种因素导致了南苏丹的发展一天不如一天。
纵观苏丹、南苏丹走过的历史会发现: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首先必须做到民族团结一致,在此基础上去谈发展,才能强大。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那一切都是空谈。
其次,在万众一心的基础上,发展本国经济。领导层要把眼光放在全方位上,要认识到担负的不是个人 ,而是整个国家的的命运走向。
真的希望:南苏丹尽快摆脱贫困,给百姓安居乐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为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建国还不到12年就濒临灭国
苏丹:被虫豸寄居的国家,怎能不乱? | 循迹晓讲
南苏丹:全球最年轻国家已独立10年,为何暴力依旧不断?
印度历史
非洲文明竟争 十字架与新月之争 为何穆斯林大获全胜
三次东古拉战役:中世纪苏丹基督教王国的六百年抗争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