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洗小红书的“老奶奶汗衫”,痛揍时尚圈

“多大点儿事啊,天根本塌不下来。”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买不到衣服的姐妹们有福了!”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想买件称心如意的衣服越来越难”。

逛一趟商场,看着琳琅满目设计夸张的最新款,只能望衣兴叹“这些丑衣服都卖给谁了。”

直到回家打开衣柜,面对没穿几次就吃灰的单品们发现扎心的现实:哦,原来一半卖给沈眉庄,另一半卖给我了。

网友:嘲笑眉姐姐后才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万幸,当人们以为好看、耐穿又实用的衣服,已经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时,一股“老年BM风”横空出世。

原本,所谓的BM风,其实是小众品牌Brandy Melville衍生出来的一种穿搭风格,关键形容词多为one size、紧身、格纹、短上衣。

但如今,它被年轻人们重新定义。

奶奶或姥姥们常穿的、十几二十块钱一件的碎花棉质背心,开始被不少年轻人自信穿上身。

图源:小红书搜索页

曾经的年轻人,看到类似的衣服,内心的想法是“不可,不行,不接受”。

想象中穿上它的姐妹聚会就像这样/图源:《父母爱情》

然而如今真正穿上这款BM衣服,人们才发现它舒服到再也脱不下来:

“救命,这才是真松弛。”

01

穿过这款BM衣服,

少走50年弯路

“过了二十岁,就别再穿得像个小孩子。”

在倡导干净简约的Cleanfit大行其道的当下,“老头乐”式穿衣风格卷土重来,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自在呼吸、舒适生活。

剪裁简单的老头衫不再是中年男性专属,女生也能手拿把掐出自己的风格。

同理,老奶奶下楼遛弯穿的纯棉碎花背心,怎么就不能被年轻人信手拈来,成为“老年BM风”的主打时尚单品?

作为无数年轻人的心头好,它充分满足了“经典与创新碰撞,品质与环保并存”的时尚要素。

只要走进超市、大润发,把目光投向从未留意过的服装区,就不难发现碎花背心的身影。

塑料包装下透出星星点点的红色、黄色,神秘中略带几分生机勃勃;

品牌名字一般也很朴实,玉兰、白玫瑰、梨香直白里带着一丝浪漫。

软软的纯棉布料和宽松剪裁,无一不透露着舒适感,而穿上凉爽、舒适、吸汗等特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致命诱惑。

以至于从嫌弃到真香往往只有一瞬间:要什么蕾丝凉感睡衣啊,还得是奶奶汗衫。

当然如果你以为奶奶衫只能解决日常家居服需求,那就大错特错了。

“碎花奶奶战袍,高级优雅永不过时”的口号不是空穴来风。

试穿过奶奶衫的时尚辣妹,无一不被碎花征服,原地让审美少走几十年弯路。

社交平台上网友总结的上万条“老年BM风”穿搭笔记,不经意间勾勒出这届年轻人不凹人设、不用力过度的时尚态度:

奶奶花衬衣+oversize牛仔裤,分分钟代替法式慵懒,实现真正的中式田园松弛。

图源小红书@绿茶小男孩,已获得授权

而将镜头转换,一件碎花衬衣配墨镜等配饰,也能把#港风 #复古 #年代感这几个关键词的精髓狠狠拿捏。

平日里看似抽象难理解的“呼吸感”仿佛也有了具象。

那句“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带来的遥想,不再只存在于久远的记忆中,千言万语最终大概凝结为一句:

“不开玩笑,的确是我爱而不得的那种感觉。”

即使随意搭配一条遛弯裤,上半身不同底色的碎花叠穿,再添一把夏日经典单品蒲扇,也能原地拍出VOGUE杂志大片。

一种碎花元素搭出万种风情,不得不佩服老一辈的审美水准领先潮流50年。

当然,如果只说款式和舒适,“奶奶战袍”大概也不会圈揽如此多死忠粉。

“老年BM风”虏获年轻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性价比。

在一条裤衩动辄两百多块的服装市场,一件十几二十块钱的碎花单品,很难不让人动心。

贴心的裁剪、洗很多次也不变形的品质,能从18岁穿到80岁,何尝不是一种长期主义的实践。

即使不小心起球也没太大关系,便宜的价格总会让你一秒走出“感觉自己当了冤大头”的内耗:这点钱还要什么自行车?

以前面对这类朴实无华的衣服,心里会想“干嘛啦,这不就是《父母爱情》里的安杰和江德华。”

自打“老年BM风”席卷生活,现在再看老年碎花BM,大约只会感叹——

图源:《父母爱情》

“价格低,性价比高,分分钟和好友搞个姐妹款。”

在时尚圈摸爬滚打过一圈的年轻人,不甘心重新进入潮流视野的只有碎花元素。

拉着银发老人一起打入时尚内部,实现祖孙齐乐才算是格局打开。

质疑,理解,成为,超越。

当这届年轻人决定放下互相审视的目光,注重穿着体验,才算逐渐猜透了流行的奥义:我的时尚我做主。

不过,其中可能和老人们产生分歧的要素也不是没有,比如一些来自奶奶/姥姥的灵魂质疑:

“我这件花了9块,你的呢?”

图源:《奶奶强盗团》

02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别人不会穿”

其实“老年BM风”并不算一股新的潮流,多少年轻人的审美,早就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不拘一格了。

“到底有多少JK爱好者,在拼多多抢购30元包邮的老头针织衫?”

发出疑问的,是正在给爹妈挑选中老年针织毛衣的孝顺儿女们。

图源拼多多

现如今,随手打开29.9一件领券立减4元的商品链接,评论区“没有爹味,全是姐妹”。

评价图文纷纷提及便宜好穿、版型完美。

不少被安利过来的JK女孩表示会持续关注,并附上穿着效果图互相交流搭配心得。

“起猛了,买家秀里全是JK穿搭。”

图源拼多多

在她们分享心得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些信息——

和价格不菲的JK制服相比,款式相似的中老年灰色针织衫无疑成了最佳平替。

喊着“安全下车”的姐妹被称为“粉红税”反抗先锋,一时间让打算给爸妈下单的买家不知所措求助:

这并不是个例,不少茶友在买茶叶罐子时点进评论区,映入眼帘的是手办娃娃的买家秀。

大家讨论的话题从尺寸选择到盖子朝向,一来二去之间让人忘了这原本是茶友主场。

越来越多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场合,开始重新定义一件商品的意义。

现代版的“鸠占鹊巢”背后,其实是人们褪去消费主义的滤镜,实用性开始占据上风的消费观的变化。

“消费降级不丢人,省下的可是真金白银。”

在这样的共识下,即使是体面都市人也有一颗加入豆瓣抠门小组的心。

大家在线上互助中,一边进行讲究性价比的理性购物,一边换个角度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资源最大化。

亲身实践着以“该花花,该省省”为中心思想的“松弛降级大法”。

上班顶不住困意也会点杯奶茶,但外卖员送来的保温袋子,必须拎着通勤。

“大一点的保温袋耐造,容量大还防水,地铁太挤放地上也不心疼。”

图源闲鱼搜索页

逐渐的,不同的外卖袋在人们眼里逐渐“归宿细分”:次抛,月抛,年抛,我的人生之包。

“保温防水是基础功能,如果是可降解材料,那连同这个品牌的产品都会好感度提升。”

仿佛一夜之间大家看开了,在被顶上热搜的话题#为什么大家都不背精致包包了#里,人们纷纷袒露心声:

“一切从简,能装东西。”

“你每花出一笔钱,都是为想要的生活投票。”

这是在消费主义刚刚盛行时流行最广的一句话;但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它。

相比用消费投票,更多人选择暂停脚步重新审视生活,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把生活握在手里。

03

消费降级,

还是爱上松弛?

“一旦思路打开,会发现在松弛生活的心态面前,过往的许多担忧不堪一击。”

“松弛感”一词走红的这两年,人们对其转变和内涵剖析了又剖析。

有人称之为一种新时代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诠释为“消费降级”。

而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至少就目前来看:心态逐渐松弛,全面消费降级倒也未必。

至少“价格”并未完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真正主旋律。

一个现象是:甭管是花两千集齐配件的洞洞鞋,还是海外代购的正品勃肯鞋,从入手那一刻起,它就不再“高贵”,开始全方位融入使用者的生活。

下楼、逛街、玩水、爬山,它都能像半永久一样老老实实被踩在脚下。

偶尔脱下来,鞋底那对锃光瓦亮的脚底板印,无异于行走的年轮,记录着每个解放双脚、放松灵魂的瞬间。

图源小红书搜索页

“当物品盛满了生活的丰富痕迹,它的原始售价便变得不值一提。”

在摸索中,年轻人们开始触到真实生活的模样,比如时下流行的打卡式逛街。

消费降级的声音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有时它叫断舍离,有时它叫极简主义。

一圈下来主打一个体验充实,但没有需求便不会冲动买单。

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丰俭由人,松弛自在。

野口同学,人间清醒

一旦把目光投放在自己身上,生活里遇到的那些纠结的事,也变得不值一提。

进饭店看看饭菜单,没有想吃的菜,不必硬着头皮点,起身离开下一家;

称完梅子才被告知120块钱,觉得贵可以直接说:太贵了我不要了;

而怀着这样的心态到了职场,打工人的情绪内耗似乎也减少了大半。

越来越多人在贯彻“遵从自我的需求”时,从内而外感到了真正的松弛和自由。

有人说,这是虚荣心和自卑心,随着年龄增长而被生活消耗殆尽的表现。

而对于正在实践松弛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更多是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后,体验到他人目光消失的踏实感。

当不再透过别人的目光评判自己,意识到自己没那么多观众之后,松弛的多元内核才正式显露。

那种体会什么样?体验过的人这样说——

“反正我感觉挺好的。”

“多大点儿事啊,天根本塌不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BM风爆火!网友调侃:穿上大妈汗衫,少走几十年弯路......
没想到,9.9元一件的“奶奶汗衫”火出了圈!网友:少走50年弯路
72岁老奶奶的健身日常,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啊
杭州老奶奶卖房周游世界,88岁的身体,活成18岁模样!
日本白发老太在穿搭上吊打年轻人,能活成这样也没谁了!
90岁心理医生,谈人生终极奥义:“活着不必太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