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本是个乖孩子,怎么上学后会突然性情大变?
2016-12-22 11:30:05
聊爸
  【聊爸-詹晶明】  聊爸,我心中有个困惑,我原本以为孩子是个比较胆小,遵守纪律(原来在幼儿园老师也是说他很乖,不调皮)的,可是上小学后,班主任反映上课会开小差,最主要是对于老师的批评不接受,反应还很激烈,不像别的孩子,批评了也就认错了。

  【聊爸-詹晶明】

  聊爸,我心中有个困惑,我原本以为孩子是个比较胆小,遵守纪律(原来在幼儿园老师也是说他很乖,不调皮)的,可是上小学后,班主任反映上课会开小差,最主要是对于老师的批评不接受,反应还很激烈,不像别的孩子,批评了也就认错了。他的这种性格,小时候也有些苗头,现在读小学后好像越来越严重,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浩浩妈

  浩浩妈所面临的孩子问题,在很多家庭那里都有发生。原本以为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在上学后,或者长大了一些后,就突然性情大变,变得很急躁,变得脾气很大,变得不愿意沟通,变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呢?

  顺着浩浩妈的咨询,我继续给大家来讲讲关于孩子五种行为方式的话题:

  回顾

  1 积极进取;

  2 逃避或放弃;

  3 躲藏或害羞;

  4 寻求帮助;

  5 屈从

  聊爸在上一篇《孩子把中队委徽还给了老师》的文章里,给大家介绍了这五种基本行为的前三种行为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孩子在其婴幼儿的时期,是一定会采取“积极进取”的行为方式的,所谓我们说的天性表达——直接,简单,粗暴。

  当孩子长大一些了,懂了一些事情,行为能力也增强了,随之而来的需求也迅速多了起来,当然也从此刻开始会逐步越来越多地听到父母,成年人的各种拒绝声——NO! 因此,孩子进入到第二行为方式的状态——逃避、逃跑或者放弃与拒绝自己的人在一起。

  当孩子学会逃跑或逃避或放弃的时候,是代表他进步了,不是代表他变坏了,他的行为能力从此开始与他丰富的内心活动连接了起来。这也是俗话说“这孩子长心智了”的意思。

  比如说你和孩子说,我们来玩一下,好不好?他可能会自己往后退,或者赶快靠在妈妈的身边,然后,是开始逃避、拒绝你:我不要你到我的地盘来,不要侵占我的地盘(势力范围)。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进到孩子的势力范围里呢?需要与孩子建立情感,我们需要讨好他,让他觉得我们是很友好的,是没有威胁的之后,我们才可以进到他的地盘里面去的。否则我们是进不去的,他会很不欢迎我们的。

  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大约18-24个月),我们要保持与孩子一定的距离,才可以培养和鼓励他更多的积极进取行为,让他内心里知道他这个逃避或放弃的行为方式是有价值的,周围的人是可以懂得,并允许的。

  而一旦他觉得他的逃避或放弃是没有价值的,他就会躲藏或者表现出严重的害羞,甚至对周围环境产生焦虑——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分离焦虑状态。

  人们就是这样的,积极进取遭到到拒绝,他就开始逃避放弃;当逃避放弃都不起作用,没有意义的时候,他就开始躲藏、害羞;而一旦这躲藏、害羞也无法得到理解、允许或接受的话,孩子就会再进一步选择保护自己的行为方式——寻求帮助。

  什么是寻求帮助的行为方式?作为基本行为方式的寻求帮助,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寻求帮助”不一样。在生活中,我们请求他人帮自己拿杯水来,可以称之为寻求他人帮助,但这个行为在心理学的基本行为方式中,则成为“积极进取”——因为,是我们积极主动地行为方式,不具有抑制性倾向。

  作为基本行为方式的“寻求帮助”,是一种抑制性,心理期待被保护的行为方式,是内心无力,脆弱的行为表现。

  当害羞或躲藏到妈妈的身后,或者低头不想看我们的时候,我们却还是要强行去抱孩子,或者亲吻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躲藏”失败无效的感受,因此他就需要寻求帮助。

  一个是寻求妈妈、爸爸帮助:快来救我呀!帮我拒绝吧!

  如果爸爸妈妈,或其他能够信赖寻求帮助的人都不在,孩子就可能出现另一个新的状态来寻求帮助——他开始讨好“侵犯”或“攻击”他的人。

  他会做出各种表情,行为来请求攻击他的人,希望这些人不要对他实施更大的攻击,他开始讨好施暴者。

  比如他会躲在一边——你实在要亲,你就亲一下或者抱一下吧,但我不会更多亲近,我也不会很开心,如果你一定要我笑,我也会挤出可怜的笑容的。

  因此,我们家长要感受到孩子这样的变化。如果孩子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产生扭曲的心理——新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屈从。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会去寻求伤害自己的人的帮助的原因。

  我们不要强迫一个孩子一定要和很多人在一块,尽量减少孩子这种寻求帮助的可能,不要让他进入到这个状态里面去。要尊重孩子的逃避、放弃等拒绝的选择,让他知道他的逃避是有意义的。

  我们尊重他的逃避,尊重他的势力范围,他就越来越自由,他就有越来越宽阔的心理地盘(势力范围),当孩子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理地盘的时候,他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向上。

  再次,我要再次强调一下——

  在心理学,寻求帮助是指“讨好”,是比躲藏更加收敛的一个动作。

  当他寻求帮助处于无效状态的时候,就只能屈从。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变化的

  为什么抑郁?

  就是他屈从了

  讨好你,你也不会给我更多的帮助,你也看不到我的诉求。反正我都会受伤害,你要我干嘛,都行了。

  连自己都放弃了,自己的存在都放弃了。我的想法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我干什么都可以,然后就失去了自我。

  孩子的行为方式就是这样的,从积极进取到最卑微的屈从。可是在父母,或者在成年人的眼里,是孩子很乖,受到教育了,听得懂道理了,性格很好了,懂事会体贴人了,甚至冠以善解人意了等正面的评价,以此肯定自己的教育成果,却可能更加忽略孩子内心的诉求或压抑。

  好了,我们再次回到浩浩妈的咨询案例里来——

  浩浩长大了,读小学了,他生理和心理都会随之长大,当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有力量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直接反抗的言行,甚至是很激烈的反应来针对在大家看来是很小的不如意事件。

  这是内心长期压抑之后的结果,我很想告诉浩浩妈,请接受孩子的过激反应吧,真正地去多理解孩子,从聊爸上面的心理发展过程分析中,去回顾一下在孩子过去的经历中,他有哪些委屈,尤其是一些当时对他来说很不公平,或者容易误会的事件中,找到起因来化解。

  你也可以在孩子情绪放松,与你关系亲密的时候,慢慢地引导孩子说出过去曾发生的一些让他很难受的事情,你再加以理解,接受,或者抱歉。

  当孩子越来越感受到妈妈你的理解和支持时,他的脾气就会好起来,他的激烈反应就会迅速缓解,甚至完全解除。——因为,在人的五大基本行为中,有一个秩序循环的规则,即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屈从行为中时,会在某个时期,或时间段爆发“积极进取”的行为选择——强烈的敌对抗拒。

  而如果我们可以开始承认孩子的“强烈敌对抗拒”行为,并愿意去主动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时,他又会回到过去的屈从,进而回归到正面的“积极进取”行为之中,成为一个非常有勇气,有自信,有能力的人。

  祝福浩浩,祝福如浩浩一样的孩子,祝福浩浩妈及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

  关于更深入的五种基本行为方式在生活与家庭教育中的解读,聊爸还会继续,请持续关注,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和留言!这个话题,非常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的这4种行为,只会让过完月子的你显老,不要不在意
冷暴力和打孩子一样会让孩子受伤,宝爸宝妈们注意了
虎妈狼爸的教子方法剖析
当孩子说“我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切记一定要这么说!
虎妈狼爸式教育易引发孩子心理疾患
90%的家庭都踏足过的教育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