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进入毒蘑菇中毒高发期!无特效药,野生蘑菇你别采!
2017-07-142评

2017年截至7月12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显示:全省因食用蘑菇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已结案且省审核上报国家)141起,473人发病,23人死亡

当前,湖南省已进入毒蘑菇中毒高发期,近三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起数、发病人数、死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发生时段看,多集中在夏秋季5月到9月;从职业分布看,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学生等;从发生场所看,主要发生在家庭;从中毒性质看,发病急、病死率高,无特效药

从毒蘑菇种类看,湖南省毒蘑菇种类繁多,危害最大的是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假褐云斑鹅膏和亚稀褶红菇等。总体来看,毒蘑菇中毒发生呈季节性规律,家庭为主要场所,发病急、隐蔽性强、病死率高,对农民造成的身心伤害大。

(网络图片)

季节性规律明显

毒蘑菇中毒呈明显季节性。随着气温升高,各类野生蘑菇遍地生长,加之公众的外出、野外踏青频率增加等因素的叠加,而公众又严重缺乏对有毒蘑菇的辨别知识和能力,误采误食毒蘑菇的几率明显增加。

2014-2016年湖南省123个区(县)共报告毒蘑菇中毒4081例,多数发病病例集中在5-9月,其中,2014年发生病例最多的是6月,占2014年病例的22.39%;2015年9月病例数最高,占当年病例数的34.34%,占全部病例的26.49%;2016年8月病例数最高,占2016年全部发病数的24.33%

中毒区域呈蔓延之势

毒蘑菇中毒在发生地域看,呈逐步蔓延之势,加之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的日益完善,报告蘑菇中毒的县市区从2104年的16个增加到2016年的52个。

2014-2016年总发病数的构成比顺位前四的高发地区分别为永州市(825例,占20.22%),长沙市(644例,占15.78%),湘潭市(604例,占14.80%)以及邵阳市(514例,占12.59%)。

(网络图片)

家庭为发病主要场所

蘑菇中毒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因湖南省没有大型的野生蘑菇市场,大部分均为公众自行采摘,加工烹调,家庭成员食用。

三年的统计数据看,湖南省毒蕈中毒场所分类显示88.90%的毒蕈中毒发生在家庭,占全部病例的88.90%和全部死亡病例。其次发生场所较高的分别是:宾馆饭店、集体食堂、小吃店、农村宴席等。

发病急、隐蔽性强、病死率高

在湖南省,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5种类型,即:(1)急性肝损害型;(2)急性肾衰竭型;(3)胃肠炎型;(4)神经精神型;(5)横纹肌溶解型。

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横纹肌溶解型蘑菇中毒事件发病很急,一般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病;急性肝损害型隐蔽性强、病死率高,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假愈期后再次就诊几乎无药可救

湖南省80%以上的中毒死亡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引起。

近年来,湖南省横纹肌溶解型的亚稀褶红菇中毒事件逐渐增多,应该引起重视,剧毒,发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云南频频发生中毒事件,病死率高达51%。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称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

(网络图片)

对农民造成的身心伤害大

毒蘑菇一般长在山林,农民接触的几率较大,农村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加之老年人视力不好,依据所谓的经验摘采野生蘑菇,造成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三年来,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上报病例的职业分布显示: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学生是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病人群,达到71.93%,其次为儿童、民工、单位职员。农民因蘑菇中毒致穷的事件时有发生。

鉴于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的形势,近三年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各市州卫生计生委、湖南省疾控中心加通过强组织管理、强化事件监测、深化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防控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暴发。

主要有:一是开展专项监测。2016-2017年,将蘑菇中毒暴发事件以专项监测纳入全省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开展蘑菇中毒负担调查,了解湖南省毒蘑菇中毒地域、人群及毒蘑菇主要种类及中毒毒素。

二是深化业务培训。2015-2017年,邀请国内专家陈作红教授授课,针对市州卫生计生委、各级疾控机构累计开展四次预防蘑菇中毒知识培训,培训600余人次。面向各级疾控发放《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陈作红著)书籍200余册。

三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2016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蘑菇中毒专题宣教,设计展出十块知识展板,发放知识手册1000余册,编辑预防蘑菇中毒知识微信H5、点击转发10万次以上。2017年,已编制预防蘑菇中毒知识台历、挂历、手册、标语等资料,电子版本已通过网络发送到各级疾控中心。正编制预防蘑菇中毒知识微电影、微信H5等,届时通过新媒体传播。

(网络图片)

上医治未病,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地政府要组织针对近年来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症结,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精准开展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防患于未然。主要建议如下:

是开展风险提示和警示教育。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要重点针对农民开发毒蘑菇健康宣教材料,最好入户宣传,告知公众不认识的蘑菇不要采食,如误食毒蘑菇后,提醒公众及时采取呕吐、洗胃等自救措施,并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毒蘑菇食用史,并提供毒蘑菇样本。

湖南省中部、南部地区等重点区域要根据降雨和气温变化,重点关注的野生蘑菇生长情况,及时发布毒蕈预警信息,在高发地区入山口、村宣传栏等地设立警示牌,分发宣传单等告诫居民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菌。

二是增强疾控流调能力和医院急救能力。加强疾病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毒蘑菇救治的培训力度;医疗机构在诊治蘑菇中毒的病例时,要及时向疾控机构报告,疾控机构要加强流调能力建设,通过有效方式从形态学或毒物检测、基因测序等方法鉴别毒蘑菇种类,为医疗机构急救提供技术支撑。增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关于蘑菇中毒的诊断、救治能力。

三是加强野生菌销售的监管。食药、工商等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野生菌及其制品的市场监管,特别是小城镇、小农贸市场、流动摊贩的监管。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专家 梁进军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生蘑菇 勿采勿食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路边的蘑菇你别采!
野生蘑菇中毒进入高发期,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湖南5人因野生蘑菇死亡 已有152人发病!这些人最易中招...
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告诉你朋友
死亡5例!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