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成受访者家中老人被骗 为什么老人好骗?怎么不让老人被骗?
“骗子再也骗不到他的钱了”,赵老伯前不久去世的消息,让认识他的温岭大溪派出所民警不由感叹。
赵老伯79岁,爱学习,是村里同龄人里唯一读到初中毕业的,退休前是会计。他喜欢上网,懂股票和期货,这使他和其他同龄的老人看起来有些不同。今年3月,他报警说自己被骗了10多万元,报案后,还有骗子给他打电话,“他真成了骗子的vip客户”。
他曾有过一段短暂婚姻,妻子后来跑了,就没再婚,一直一个人生活,生前住的养老院,相当于镇上给孤寡老人安排的“廉租房”,一人一个单间,可以烧饭。养老院的老伙伴报警说,有两天没看到老人出门,民警上门发现老人已经去世。
被骗子盯上的赵老伯
前几年,赵老伯把老房子宅基地卖给亲戚,把钱存进了银行。
没想,被骗子盯上了。
“你是赵xx吗?”去年6月5日,一个北京电话打来,对方说自己是国家扶贫工作人员。
根据中央的扶贫政策,赵老伯是扶贫对象,可以拿到25万元的扶贫补贴,并让他联系另一北京手机号码咨询。
赵老伯先查了来电号码,的确是扶贫办电话,据他报案时说自己网上也看到过有关扶贫政策新闻,这两点让他信以为真,打了对方提供的手机电话。
手机那端,对方说自己是扶贫办负责人,姓刘,想拿扶贫金,赵老伯需缴纳10%的个人所得税,“浙江只有十几个人符合条件,我送给你保健品,快递到家,你把税金交给快递员。”
赵老伯又去网上查刘的名字,扶贫办是有一个人叫这个名字,这时赵老伯已经完全相信了。
去年6月9日,快递包裹来了,赵老伯签收后付了2500元税金,6月10日,他又付了5000元……就这样,他陆续收到14个保健品快递,交了108500元税金给快递员。
赵老伯也催过,那个假扶贫办的人又使出一计,说你们浙江有个符合扶贫条件的人去世了,他的钱也可以给你。银行卡里面有3万扶贫款,会邮寄给他,但有6位密码,要先拿出14000元的保证金,到时候保健品会装在2个包裹寄给你,每个包裹含有3位数字,连起来是银行卡密码,保证金之后也会返还……
每一个包裹,每一次通话,赵老伯都一字一句都写在本子里,整整8页纸。到今年3月9日,赵老伯打不通对方电话了,才拿上记录本去报警。
大学老师也照样被骗
今年4月19日,温岭警方在陕西省宝鸡市,在当地警方协助下,一举捣毁犯罪窝点2处,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7人(女性25名,男性12名,大部分为刚出社会的90后年轻人,年龄最小的才18岁),当场缴获作案电脑21台,作案话机37台,网络改号设备4套,扣押银行卡等数十张。
此案涉案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受害人300多人,都是老人,涉及全国各省市。中间不乏退休的大学老师,南京有个大学老师,民警给他打电话,他还不相信,觉得有保健品寄过来,怎么是骗局呢?
这也是让赵老伯一直相信的原因之一,报案前,就连送包裹的快递员也劝老伯,“包裹你可以退回去的”。据赵老伯后来报案时说,因为前面已付了这么多钱,如果这次不付,扶贫款不到,前面的钱也打了水漂,更关键的是,他觉得有保健品寄来,“总是有东西在”。
被骗老人都曾买过保健品
诈骗成员用改号软件,冒充扶贫办电话号码,打着汇贫困补贴的名义,给赵老伯等受害人打电话,还专门在网上找了一家卖保健品的公司。这类保健品实则一盒只要十多元,让对方公司帮助寄给受害人,再让快递员代收钱,快递公司则毫不知情。
这些被骗的老人,都有购买过保健品的经历。赵老伯报警后,民警上门,老伯屯着很多很多保健品,堆在角落里,差不多有半人高,大都没打开,很多是他从网上买来的。
“有的老人是从医院配的,有的是电视购物,有的是网购”。老人购买保健品的信息,被卖给了诈骗集团,骗子又用寄保健品收税金的方式,让老人觉得有“物质保障”。
被骗老人上了骗子的“白名单”
事实上,骗子手上有“黑名单”和“白名单”。骗子按买来的个人信息名单打电话,如果第一次,老人没理,名单上名字就会被划掉,而那些被骗的老人就上了 “VIP白名单”。
骗子之间也会相互“交换资源”,第一波骗子骗完后,把“名单”提供给其他骗子。
此案中,先打来电话的是普通话务员,等骗到了钱,再转给“主管”,“主管”骗到手再转给“经理”,一级级骗。
报案前,赵老伯被骗10多次,早被列入名单了,甚至,赵老伯最后一次被骗时,有两个骗子集团的“主管”觉得赵老伯这么容易受骗,干脆跑上门来,冒充快递员给老人送保健品,骗走了4万元。
温岭大溪派出所民警陈韩健说,老伯去世前几个月,还接到过不少骗子电话,老伯又来报案,“我跟他说,千万不要寄钱”。
老人被骗后不敢跟人说
案子破了,电视台来采访,养老院的伙伴们看到后,会开赵老伯玩笑,这让老伯觉得丢人。
赵老伯生前不太跟人接触,按他的话说,“年纪大了,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人了”,又因为“身边没亲人,也没人商量,感觉被骗了又觉得丢人”,民警说。
老伯报案时说,自己后来也觉得被骗了,为了取证,也是为了稳住骗子,把快递单编号记下来后,才给的钱,“可他应该报警啊!”
前不久腾讯出品的反诈骗宣传片里,当主持人李晨请出被骗的人上场,台上的观众都惊呆了——原来都是自己的父母,他们都没告诉过子女自己被骗!
戳视频,真相出人意料!
近日,对1963人开展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家中曾有老人被骗;生活中,74.6%的受访者觉得老年人最常被养生保健类骗局所迷惑。
其他类别依次有:
投资理财(50.6%)
祛病消灾(42.0%)
假钱币(28.0%)
旅游购物(26.4%)
金银首饰(24.5%)
亲友求救(21.4%)
古玩字画(19.9%)
彩票中奖(18.8%)
慈善捐款(14.6%)
高薪工作(5.7%)
和出版发表(4.6%)等。
为什么老人好骗?怎么不让老人被骗?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打过一个比喻:人的行为就好比“骑大象”,理智是那个“骑象人”,它负责掌控方向;内心(也可以理解为本能)则是那头放任的“大象”,它负责提供动力。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是由内心的需求所控制的,而不是理智。
老人内心,害怕疾病、死亡、孤独。我们解决“大象”,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尝试努力:
1.多关注老人的自我价值,老人也希望自己老了能中用,而不是一个累赘。
2.学会主动帮老人去打理钱财,老人是被饿怕了穷怕了,所以就想着要存一点以备后患。
3.拉近与老人的心理距离,老人像小孩,希望被人关注,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经常跟老人打打电话、聊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家”和“爱”,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忽视的,再忙也做到。
这样的话,他们即便遇到什么事情,也会和子女商量,才可以在他们被骗之前阻止。
文/杨丽 编/谢慧远 编/刘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有钱又好骗?法庭上,骗子的答案是……
小恩小惠当诱饵,精心设计骗老人
老人被骗买保健品:觉得骗子比儿女亲 不肯报案
82岁老人被骗61万,是因为蔡根花们年轻漂亮吗?
专骗老年人的10种保健品,告诉爸妈,捂住钱袋子|钱袋子|骗子|保健品|专骗|解酒药
骗老年人新套路:专车送到郊区观光园推销保健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