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诛杀两任丞相,杀尽功臣,为何唯独放过了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名朱重八,安徽凤阳人, 后来参加郭子兴的军队改名朱元璋。他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不得不为地主放牛,后来进入皇觉寺当了和尚。 25岁时加入红巾军(郭子兴领导)起义抗争元朝, 1368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在应天府成就霸业,国号为大明,定年号为洪武。后来又一鼓作气又平定西北、辽东、西南等地,最终统一全中国。

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宰相和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掌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另外,大力发展经济,社会逐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开国皇帝,成就了春秋霸业,不得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让人敬畏三分。但是,他另一方面更让人感到敬畏:他是历史上对开国功臣最残忍的皇帝,他诛杀的开国功臣有数十位之多,仅仅有一两人幸免于难。

被诛杀的功臣当中,首当其冲的是胡惟庸,当时他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胡惟庸案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本来认为胡惟庸有才干,朱元璋很宠信他。胡惟庸也特别勤奋努力,小心谨慎的风格深得朱元璋赏识。然而他当上丞相之后就变了,独断专行,哪怕是涉及到生杀废黜大事,很多都敢不上报朱元璋,敢于自作主张。后来,他还陷害另外一个开国功臣徐达,最后事情败露。但是,刘伯温确实实实在在因为胡惟庸而死:活生生被毒死。最后,因为恶贯满盈的胡惟庸被朱元璋诛杀,原因是疑似谋反,这也实属报应。

还有一位也是官拜左丞相的李善长,最终也没能善终。

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同乡,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颇有智谋。后来起义投靠朱元璋,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战无不胜,地位可以比肩汉代丞相萧何。立国之后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子孙皆可世袭,可谓是位极人臣。后来奉朱元璋的命令修订了《元史》,还编写《大明集礼》、《太祖训录》。

朱元璋曾经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刘邦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答道,'高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滥杀无辜,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国家四分五裂,纲常几近混乱。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对他赞誉有加。

但是,李善长却被牵连进胡惟庸案,朱元璋将李善长视作胡惟庸党羽,连同其亲人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除此胡李两任丞相之外,刘伯温、杨宪、宋濂都没逃过朱元璋的诛杀。其他开国功臣逃过一劫的徐达是因为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而汤和却真的是因为识时务。

汤和与朱元璋,是妥妥的发小,从小在一个地方长大。不但如此,汤和还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他先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因为勇猛就升官了。汤和就邀请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也来参加,这才有了朱元璋后来的千秋霸业。

但是后来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年老力衰力不从心,而皇太孙朱允文仁厚而缺乏威严。朱元璋担心自己驾崩后,以前和自己建功立业的功臣会对朱家天下不利。所而汤和清楚地知道朱元璋的顾虑,朱元璋要为孙子朱允文扫清道路,不愿功臣长期手握兵权,肯定会清除手握大权的功臣。

了解这一切后,汤和主动请辞朱元璋告老还乡,并交出了兵权,最后善终于69岁。

关键词:明朝 朱元璋 胡惟庸 李善长 刘伯温 汤和 丞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哪些开国功臣?来看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
历史不断重演,却从未停止,解读胡惟庸与蓝玉谋反案的真相
胡惟庸[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他们都是罪有应得吗?
刘伯温比李善长精明的多,为何还不如他?朱元璋在一旁笑了
此人是开国功臣,77岁被灭族,死前捧免死铁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