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用暴雷!是危还是机会?

近期多家AAA评级国企债暴雷,雷声滚滚、人心惶惶,国企信仰被打破,金融委发声“逃废债”零容忍,那么到底是危还是机?

首先,信用债会违约,就像人会生病,也是正常现象。所谓信用利差,其实就是对风险的补偿,也体现出风险收益相匹配的特征。自2014年中国发生实质性违约以来,市场和投资人也共同见证了“信仰”的坍塌,包括2015年过剩危机、2016年“萝卜章”的信任危机,2018年民企违约潮、2019年包商事件。

那么本次信用风波有什么特点?影响几何?

图1:信用违约事件冲击与信用利差历史走势

第一,流动性冲击确实存在。一方面,信用风险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信用利差走阔,引发市场流动性的被动收缩,尤其是流动性好的资产“首当其冲”;另一方面,本轮信用违约更多是之前拥有刚兑信仰的地方国企,存在一定超预期,也加速流动性风险攀升。

第二,借鉴美国经验,违约率一般滞后GDP增速约2-3个季度,考虑到今年疫情冲击下,一季度经济明显受损,因此年底的确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但随着经济复苏,叠加监管出手维护秩序,预计风暴终将过去。

第三,事实上,历史每次违约事件顶峰的出现,也基本伴随着债券基金行情的布局起点。根据wind统计,2011年10月初-2012年底,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0.64%,而2018年4月初—2019年3月底,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有5.81%。因此,预计本轮信用风险释放充分后,随着市场信心重塑、定价趋于理性,债券市场也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只有历经极夜的洗礼才能看到真正的光明。此外,正所谓“不破不立”,有序的市场化出清过也是信用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户投资债券论
浅谈“债券估值”之利差篇
信用利差趋势展望与信用产品配置策略
打破刚兑与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变化
当今金融学前沿和热点问题有哪些?
2019年12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