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中很豪迈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便令人豪情万丈

我国不同时代的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一定差异,在艺术风格上是各有千秋。而豪迈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不仅在诗词中影响很大,还在社会生活中反响很大。因为豪迈类的诗词,通常会与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往往会具有鼓舞和振奋人心的作用。

无论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是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亦或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相信大家读后都会豪情万丈。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出塞二首·其一》,便是一首很豪迈的千古名篇。

《出塞二首·其一》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之手,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组诗作品中的第一首。由于唐代当时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唐人自信心空前强大,所以在边塞诗人的作品中,便常常会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出塞二首·其一》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先,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为壮阔的边塞图景。即一轮明月,照耀在边疆关塞的大地上。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王昌龄笔下的明月不是普通的明月,而是一轮来自秦代的明月,这就无形中赋予了万里边关悠久的历史感。同理,汉代的边关亦是如此。

另外,对于边塞而言,不是没有其他景象可写。王昌龄之所以只选取明月,便是为了在显示边塞壮阔的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气氛。而这种孤寂、苍凉的气氛,则是为了引出诗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也就是说,立足于唐代的边关,会不禁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关、至死未归的将士们。

由此可见,唐人固然希望克敌制胜,但是也有着和平的愿望。因为频繁的边塞战争,根本上还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并且普遍百姓也是不堪重负。然后,接下来我们再看诗的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即倘若龙城的飞将如今还在,绝不让侵扰内陆的外族度过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一指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一指汉飞将军李广。

但不管是哪一个龙城飞将,都抒发了作者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可以说写得豪迈,读后令人豪情万丈。纵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其实他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过多的描写,但是透过短短4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壮阔而充满悠久历史感的边塞图景,同时还能体会到唐人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的古诗赏析系列(四)《出塞·其一》
王昌龄的《出塞》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出塞》王昌龄(注释,翻译,点评,赏析)_唐诗三百首_习古堂国学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的七绝名篇,唐人边塞诗压卷之作,一开篇就惊艳了无数人!
最美唐诗:《出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