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5.1 《我们都是公民》

一、目标要求

1.知识

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即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使学生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作为新一代公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

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己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感悟公民与祖

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
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初步养成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和态度。

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讨论:怎样才算拥有一国公民资格?

)公民身份的确认(板书) [来源:学*科*网Z*X*X*K]

1.公民 (板书) [来

(1)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划书)

这个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 二是公民

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2)中国公民:我

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划书)

张某是湖北宜昌人,出国留学后被美国一所大学聘用,现已取得美国国籍,并长期在美国定居。张某是(美国公民)。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例如父或母是中国人,又在我国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身份证的人、坐牢的犯人等都是我国的公民。

2.国籍(板书) [来

(1)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划书)[来源: 

(2)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划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法律规定”和“小链接”,同时,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思考: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为什么?P5 

练习:课本P2,“情境研讨”。

小组交流:上述

对公民身份的看法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不准确的?说说你的依据。(王小青和陈旷想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不受年龄限制,也不受是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张怡是对的,她表妹一出生就是公民。张萌是错的,陈燕虽然出国留学了,但如果她不加人外国国籍,她还是中国公民。当然,因为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一旦她加入外国国籍,就不再具有中国国籍,不是中国公民。张志强是错的,公民犯罪只会被剥夺某些权利,不可能被剥夺公民身份。) 

讨论: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而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关系。人民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而公民或国民指一国中所有具有该国国籍的人,不以其是否起进步作用为标志。人民是个集体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任何个人都不能称为人民,而公民或国民则可用于单个人。  

)公民身份的内涵(板书) [来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新闻回放”,思考后面的问题

答案: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有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公民要珍惜自身的权利,也要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尽应有的义务。

2.小结:

我们是中国公民,祖国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强
大后盾,所以我们要有“国家观念”。

3.公民身份的内涵:(板书) [来

(1)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划书P5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划书P5

(3)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包括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划书P5

(4)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划书P5

)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板书) [来

一要树立国家观念;二要培养坚定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1.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划书P6

(2)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划书P6

    (3)为什么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划书P7

     2.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做个合格公民。

3.课本P7  “个案研讨” :“一个中学生的故事”

 1.这个中学生通过写信给当地政府,反映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说明他关心国家,关心社区建设,尽了公民的义务,有国家观念、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2.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参与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习惯,参与共青团的活动,参与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活动,参与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年满十八岁的公民参与选举,这些都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动。

4.思考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公民责任需要担负?(学生讨论)

阅读与感悟

“康瓦西,永远的忠诚”,介绍“缺氧不缺精神”的中国军人用青春和生命证明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康瓦西是烈士安息的地方,为祖国,他们用一种方式诠释了中国公民的身份,同时他们的国家观念高于一切。在“生命禁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更需要在和平的环境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美好的国家贡献我们的青春。

“华盛顿的故事” 是另一个材料。华盛顿一句“你们要学做一名好公民”撼人心魄,发人心思。故事对我们启迪是: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不仅表现在保卫祖国时,更多时候表现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出的选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每个国家公民必须明白的。必须树立国家观念,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努力;同时,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毫无怨言。公民的身份是国家赋予的,我们应该树立国家观念,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在日常的生活里,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心系祖国,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结束语

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是我们的公民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是我们的公民责任,遵守社会公德也是我们的公民责任

    五、补充练习

材料一: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旗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我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即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梁帆的庄严申明受到了重视,五
星红旗终于飘扬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重,被誉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材料二:河北大冶市年仅1

2
岁的小学生黄某和同班4名同学私自到距学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黄某因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已
上岸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名哭着要喊救人,另一名同学却制止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就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结果黄某沉入水底,弱水身亡。事后,4名同学还将黄某的衣服藏在距鱼塘300米远的一块南瓜地里,随后一同返校,直到黄某的家人报案,警方才从水中打捞出黄某的尸体。

阅读

上述材料,思考:

(1)为什么梁帆被称誉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2)材料二中这几个同学的意识中缺少了什么?

(3)你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怎样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年级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教案
“国籍法”和“移民法”谁大?
下列权利中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的有[]A.劳动权B.选举权C.受教育权D.继承权
国家要严查双重国籍,大多数中国人点赞,一些人却要慌了
张秀明|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虽然我加入了外国,但中国也不敢消除我的国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