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半夏
http://www.iiyi.com/med/thread-2053809-1.html
昨日发一帖子,帖了几张自己采的半夏图片,有网友问及到我对半夏的认识,原本就打算写篇有关半夏的帖子,今天趁着生意清淡,就试着写写。
我认识半夏算起来应该有二十来年了,那时去采药,偶尔于山中看到一貌似眼镜蛇一样植物,感觉很特别,于是就采了些回家,后来父亲告诉我有的是天南星,有的是“蛇芋头”。蛇芋头是我们这里对半夏的土称,大凡年纪大点的都认识,都知道这东西有毒,所以偶尔采回来洗之后会感觉手要麻好久,根削芋头时产生的手麻一样,所以后来就不怎么碰这东西,也没见父亲用这东西做药用。
其实很多植物药如果你看原植物的话,一些功效,毒性也能判断出一点。比方说湖南这边路边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就肯定多是清热解毒类的,如半边莲,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如果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留意,就会发现天南星,半夏,还有我们常吃芋头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甚是地下部分,长得很相似,只是个头大小不同,这三种东西都是天南星科植物,且清洗时接触久了就会麻手,煮时不熟透的话都会麻口舌。所以人们就常认为南星与半夏是有毒之品,其实如果芋头生吃的话,我想也应该会有毒的。于是我百度了一下芋头,果真芋头有小毒,而且也可以做药用,那么从这三者的形状上来看,应该就有散结之功,可治疗痈肿瘰疬。
故此三者有毒是肯定的,但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它,要是生用,就是芋头也毒的。只是大小的问题,三者以天南星毒性最大。所以古今医案中有重用生半夏者,但却很少有重用生天南星者。后见李可先生给一同学处一方,中间有生南星60克,这也是我看到用生南星最大量的一次,现已有用近半年,未见不良反应。本人用重剂半夏也是近一年多的事,三十克左右,后看王幸福老师和一些有关重剂半夏治疗失眠的文章后,就试着对一些顽疾重用,确实未见不良反应,就想,这东西也许就跟芋头差不多,煮透了就没毒了。这个月初,余治治疗一例长期失眠的病人,患者自己是跑药材生意起家的,见我开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重用60克旱半夏,开始有些不敢服用,后跟其说此症非此药不能治此症,患者才试着有用,没想到一直要依靠安眠药维持睡眠两三个小时睡眠的,服用一剂后竟睡了七八个小时,次日干脆停用安眠药,三剂后复诊感叹不已。又开七剂。并处以元胡,枣仁碎粉常服。
前年一病人,咽炎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当时正在读黄煌的书,病人要就用中药试试,我开了一剂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写的是法夏40克,当时此病大为惊讶,因为她以前是中药房的,知道半夏有毒。余告之非此剂量难以见效。没想到次日患者言服后没过半小时就感觉不适,恶心呕吐,头部发麻,今日已无大事,但咳嗽,咽部不适和昨日一样。此药无效。当时很是不解,怎么对证却无效,且半夏还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一直带着这个疑问,后开法夏不敢再以此大剂量。直到有一天,一同学让我帮他进点药,都是李可老先生开的,其中有生旱半夏一味65克。说广东那边搞不到,如是我打电话给医药公司,问其价格160元一千克,我有些不解,怎么平时法夏二十多,怎么生的就如此之贵呢?如是我查了一下票据,原来票据上写的是水法夏,难道水法夏与旱半夏不是一物,带着疑问,开始在百度上查资料,呵呵,果真不是一物,虽然同属天南星科,但不是同一属,且性味,功效也有很大区别。而现在药房只要你处方写法夏,都是默认的发给你水法夏,包括我们至医药公司进药也是如此。由此也让我解开了近两年迷团。
很多时候,我们处以小柴胡汤,有效果佳者,也有效果不佳者,尤其是对呕吐的患者,以此水法夏代法夏,效果可想而之,且水半夏毒性是半夏的两三倍,大剂量用自然会中毒。
伤寒论大小柴胡汤中半夏半升,者是生用,只是言用洗,洗我们可以理解为开水洗或是用清水洗。其关键是洗去些粘液性的东西,也许这些粘液性的东西有毒,我想就算是没毒,因量过大,会影响汤液粘稠度,我们芋头就可知道,煮久了会把汤煮得很稠,很粘。喝起来也不方便。
半夏半升是多大的量呢?这个在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中讲到了一个经方量的问题,其中谈到半夏半升约折合50克。而金匮中大半夏汤是半夏2升,小半夏汤是半夏1升。可见在仲景眼中半夏通过煎煮后应该是无毒。按现在行情,倘若用水半夏充当半夏,按经方用量,其安全性可想而之。
由此,我们在处方时,必须要知道药房拿的是水半夏还是半夏。根据现在的行规(应该是圈内潜规则吧),如果要用半夏,必须开旱半夏或是旱法夏,如果开其他,都会给水半夏。这一点是我们用好半夏的关键所在。
如此啰嗦太多,前几天下载了一篇文章,也许对我们认识半夏用好半夏有些帮助,特帖如此,供爱友们参考。
水半夏不能替代半夏
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半夏Pinelliaterna(Thunb.)Breit.;水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I.。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药学专家研究表明:半夏与水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β—谷甾醇、氨基酸、油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完全不同,水半夏的毒性为半夏的3.2倍,半夏的镇咳、镇吐作用均强于水半夏,水半夏无止呕作用。因此,半夏与水半夏为两种不同的中药,不能相互替代。然而,目前全国半夏与水半夏从药材到饮片的营销使用存在严重的混乱和替代现象。
半夏不仅是中医常用的中药饮片,也是众多中成药制剂的原料之一,自《神农本草经》记载以来,古代医家使用的半夏都是正品半夏,而不是水半夏。那么水半夏是从什么时候“大摇大摆”的步入中药格斗柜,开始用于配方或充当中成药配方原料的呢?
野生变家种:水半夏混进药材队伍
半夏为杂草性很强的药材,生长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荒坡、溪边及田间地头的杂草丛中,长期以来,产区群众采挖野生资源提供商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野生资源还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自70年代以后,全国半夏需求量增大,当时,价格的上扬导致滥采滥挖现象愈益严重,野变家种因单产低的技术未能突破,而工作未能及时展开,野生资源的保护监管“缺席”,碰巧的是广大农村化肥、除草剂已开始大量运用于田间地头,半夏的命运真可谓“雪上加霜”,半夏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产量急剧减少,商品供应紧张市场已初见端倪。如:1957年全国产量4400吨,1960年产1600吨,1965年产2800吨,1978年产2700吨,1983年仅产1100吨。为了解决半夏市场供求矛盾,80年代初期开始大力实行野生变家种栽培,1992年全国家种产量达5117吨,主产区广西产3877吨,甘肃产547吨,河南产243吨,广东产337吨。
目前全国野生半夏年产量预计约200千克左右,如遇上干旱年份或严重的涝灾产量会更少。山东菏泽地区因受连年的涝灾呈逐年减少之势,山西新绛县为半夏主产区,虽然发展较稳定,但因连作重茬、病虫害严重产量也呈下降之势,甘肃西和县为主的半夏基地目前产量约20万千克,河南禹州今年新种植基地产量约为2万千克,全国零星种植产量约30~40万千克。野生加家种目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供需缺口之大在常用中药材品种实属罕见。但自1982年半夏被列为全国脱销紧缺中药品种的那一刻起,广西作为半夏的主产区,连同地方习用品水半夏也一起大规模载培,水半夏的市场价格低廉,便非常容易地将其推向了药材市场,流向全国。当时在市场货源紧缺的情况下,使用部门也是奈何不得。
水半夏代替半夏:像“龙胆泻肝丸事件”一样可怕。
半夏是中医常用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药物。从国内药学专家的研究到临床中医的使用,不但证明了水半夏毒性是半夏的3.2倍。更令广大中医师费解的是:水半夏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无止呕作用的水半夏如何让中医使用“小柴胡汤”的方剂?中医还拿什么治愈疾病?如何证明自己的特色?遏制长期替代为何就这么难?
半夏长期被水半夏替代,令我们不由回想起“龙胆泻肝丸”事件。数千年来,以木通配伍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导赤散、八正散、当归四逆汤等,因疗效卓著而在临床广为应用,然而近年来,因关木通含马兜铃酸致肾毒性的报道及“龙胆泻肝丸事件”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如此窘境,我们不得不理性地去思考中医的“辨证论治”与中药品种“辨状论质”问题,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是如何替代木通或川木通而占据龙胆肝泻丸位置的呢?“龙胆肝泻丸事件”需要我们对同名异物及其他品种混乱的替代现象提高认知程度,因为《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新修本草》中所称的通草及《食性本草》、《汤液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所称的木通,均为川木通。自唐宋元明以来,此种木通一直是木通之正品,后来商家同样将关木通推向市场流通使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内医药学专家对关木通替代木通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与建议,木通被替代出现的事件是令人尴尬的事。
从关木通的事件中,笔者认为遏制半夏长期被水半夏替代,亦不容忽列。建议迫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全国半夏商品基地的建设力度,尽快解决人工栽培单产低、生产基地发展缓慢的问题。
2.加大水半夏市场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中医用药的有效和广大人民用药的安全。
张存龙 甘肃通渭县中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师讲药】经典经方常用药物辨识
水半夏不能替代半夏
中药系列之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
名家专栏|中药亦有毒,使用不当反伤身
七十二、半夏、天南星为什么多炮制入药,水半夏能否代替半夏入药
再说半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