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得不说的师傅
        今天看到某文化学者撰文,批评北京人的专用称谓“师傅”粗鄙。实在不敢苟同。

        称呼是门学问。每一个称呼都有形成的原因,也有约定俗成的演变。“师傅”这个称呼就带着强烈的时代背景。

        我们小的时候“师傅”这个称呼是正面的、友善的、亲切的,至少听了不会让人不舒服。它比“大爷”、“大妈”、“大哥”、“大姐”这样带有胡同味儿的称呼更场面,却又比“同志”这样官方的称呼更亲近。使用这个称呼,多是普通百姓在非正式场合中对陌生人的尊称。

        现在时代不同了,“先生”和“女士”已经成为称呼的主流。“师傅”和“同志”已经在大多数场景中消失了,只有老城区的老北京人才会用。这些老人和老区,被高楼大厦的文明侵蚀着。就像潘朵拉星球上的阿凡达。四十岁以上的老北京人,对于师傅的旧情还在,所以他们每每听到这样的称呼,心里还是挺温暖的。

        其实,在那个年代,北京人口中的“师傅”是个特别准确而且好用的称呼。现在我们把它丢了,却又找不出和它一样有人味儿的代替。真是可惜!

        在那些岁月,“师傅”和“同志”是绝对的通称,可以用在所有普通人身上,因为大家都是没有尊卑之分的平等的劳动者。现在的“先生”“女士”却有了不同,它们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群。举个例子,四十年前,环卫工人、餐厅服务员和其它普通劳动者都可以被称为“师傅”或者“同志”。可是现在要是有谁管一个清洁工叫“先生”、“女士”肯定自己都觉得别扭!

        现在如果要找出个可以用在所有人身上的称呼恐怕非“公民”莫属了。如果你真的在公共场合对别人这么称呼,很可能被认为是脑子有毛病!

        现在为什么没有通称了呢?也许是因为很难把所有的人混为一谈了,因为有钱和没钱,有知识和没知识,有地位和没地位的差距实在是大的不能忽视。

        于是,我们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彬彬有礼的冷漠中以“先生”“女士”相称着。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在潘朵拉星球上以“师傅”相称的阿凡达们。担心着也许有一天,他们受限的保留地也会被文明的现代人摧毁。那时,“师傅”也将作为美好的回忆,永远尘封在我们内心的藏宝阁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志”一词的异变
我该叫你什么?
没了“同志”称呼,我们生活中少了什么?
今天,我该如何称呼你?
终将消失的“同志”
称呼的价值取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