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反流,烧心

初春的阳光驱走了残冬的寒风,为更好地感受春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我和家人决定一起在附近的公园散步、赏花。

游罢,正要回去,碰到了以前的老病号——吴女士,她行色匆匆,一看到我,便向我诉苦:

“您好,李大夫,我可能又要麻烦您啦!”

“怎么了?你别着急,慢慢说。”

“去年您不是把我的便秘治好了么,停药后,我就按您说的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运动,开始坚持的还不错。这不过年了么,免不了串亲戚、聚会,大鱼大肉吃的多了,便秘又犯了。开始还能保证一天一次,现在4、5天一次,每次时间还特长,上完厕所后又是头晕心慌、又是大汗淋漓的,别提多难受了。”

“哦……那您是想让我给你再治治便秘?”

“也不全是,现在便秘我按照您公众号上写的,对症吃了些小药方,改善了一些。但是又出现反酸、烧心,咳嗽、偶尔还有胸痛,吃点奥美拉唑,症状就减轻了些。但总这样,也不是事啊……”

听症状像是反流性食管炎,但结合患者的年龄、体型(肥胖)及便秘的病史,又有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能,决定再详细了解下。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去医院做过检查了吗?”

“做了CT、胃镜,医生说是食管裂孔疝。哎,我这便秘还没好利索,又整这么一出。”

果不其然……

“这样吧,您抽空来趟我门诊,我给您详细看下。”

“好的,麻烦您了!”

周四下午门诊,吴女士如期而至,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大夫,您说这食管裂孔疝到底是什么病啊?严重吗?我天天光想着这事,吃不好睡不好,体重还没下去。”

“您先歇会,别着急,我跟您好好说说这个病。食管裂孔疝是指食管以外的任何腹腔组织结构(如胃等)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内的一种良性疾病。高发年龄在40-70岁,女性多于男性。我们知道,胃属于腹腔脏器,正常情况下是待在腹腔内的,并且腹腔和胸腔之间有一层膈肌,可将两个腔室分开。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又称为食管裂孔,食管即通过这个裂孔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但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会造成一部分胃上移进入胸腔内。第一种是膈肌自身的变化,除先天性机理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脏器老化,膈食管韧带弹力组织萎缩退变,逐渐变薄变弱,膈肌张力降低;再加上第二种原因,腹压增大,食管裂孔增宽,使得食管韧带及其周围起固定作用的结构逐渐丧失其功能,故使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内。”

“腹压增大?都有什么原因可以引起腹压增大啊,您跟我说说,我以后多注意。”

“一般情况下,引起腹腔压力增大的因素有很多种,常见原因为腹腔内容物增加。如果把胸腔和腹腔看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中间的膈肌就如同分割的夹板,腹腔内压力增高,可推挤膈肌向胸腔移动,压迫胸腔内脏器;若夹板上碰巧有一个裂孔,则会挤压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裂孔进入到胸腔。临床常见的,比如肥胖,腹部脂肪过多;咳嗽,日常生活中长期的慢性咳嗽,如果剧烈的话会有腹痛等表现,不知您是否留意过;便秘,排便时腹部肌肉紧张,收缩,引起腹压增大;提重物,您比如说一些举重运动员,他们在举重时会绑腰带,除了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还可提高腹内压,有助于发力,所以说提重物和腹压增高关系密切。”

“那我知道我这食管裂孔疝是怎么得的了,又是发福,又是便秘的……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另外食管裂孔疝共有四种类型:

1、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指胃的一部分进入胸腔内,因其可随体位变化而上下移动,故而得名,常伴有胃-食管反流;

2、食管旁疝

胃的一部分在食管左前方通过增宽松弛的裂孔进入胸腔,很少发生反流;

3、混合型食管裂孔疝

即上述两种类型的综合,多因膈食管裂孔过大所致;

4、巨大型食管裂孔疝

除部分或全部胃进入胸腔外,并伴有腹腔其他脏器,如大网膜、结肠等[1]。

常见类型示意图

其中决定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关键之处就在于His角,即食管下端和胃底间的夹角,正常时为锐角,具有一定的抗反流作用;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食管裂孔疝最大的区别就是His角的度数,第二种His角消失,抗反流屏障消失,故反流症状发生。”

“那您说我应该做哪些检查,才能进一步明确我属于哪种类型呢?”

“常用的检查您差不多都已经做了。比如最常见的放射学检查,即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有效诊断食管裂孔疝并评估疝的大小,反映因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的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及食管狭窄[2],但较小食管裂孔疝的确诊仍存在一定难度;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疝的位置及疝入胸腔的器官;内镜检查,当出现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或50岁以上伴有消化道不适的患者均应行内镜检查[3],可有效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明确诊断侵蚀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炎,同时可以确定食管裂孔疝的大小及类型;但内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食管裂孔疝不仅涉及胃食管解剖学上的病变,同时还会出现动力功能上的异常,故可行食管测压和24h PH监测以进一步明确具体病变部位、反流时间与次数,及与胸痛、咳嗽等症状及体位的关系[4]。但首选的还是上消化道内镜及钡餐造影。”

“我在电视上看到反流性食管炎也有反酸、烧心的表现,那么这两个病有什么联系吗?”

“其实食管裂孔疝可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个病因,即胃食管连接处的解剖结构破坏,抗反流屏障消失,从而诱发反流。故本病可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怎么样?”

“常见并发症,如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溃疡、出血、狭窄、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及出现疝内容物嵌顿、绞窄或扭转等。比如反流性食管炎迁延不愈,可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炎性反应,日久造成炎性狭窄梗阻;前面提到的混合型食管裂孔疝向胸内牵拉胃,可引起或加重胃食管反流,同时易致扭转嵌顿,溃疡出血,坏死穿孔等。”

“可是您看,我已经吃过奥美拉唑这类的药物了,为什么反酸会时不时地犯?”

“食管裂孔疝伴有反流症状,一般先从内科治疗开始。即首先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加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可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从而有效控制其症状。比如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这类的。但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则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传统手术治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以及内镜治疗。首先传统手术治疗分为经胸和经腹治疗,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食管旁疝、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不能排除的恶性病变者;第二种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应用广泛;内镜治疗,可通过改变胃食管结合区的解剖结构,达到控制甚至治愈胃食管反流的目的。并且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故愈来愈被大众接受。”

内镜治疗

“我可是中医铁杆粉丝,手术还是不敢尝试,您就给我开点中药吧!”

“其实本病中医治法和反流性食管炎类似,亦属于“吐酸”“胃脘痛”“噎膈”等范畴,其病位在胃、食管、咽喉、肺等,与肝、胆、脾关系密切。主因饮食、禀赋及情志不调等。例如嗜烟好酒、贪食寒凉等可致湿阻中焦,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日久加重脾虚;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见脾肾两虚证,老年性食管裂孔疝多见于此;情绪急躁、抑郁不畅等亦可致肝气疏泄太过或肝气郁结,克伐脾土,而致脾虚失运,日久脾气下陷,胃失和降。

结合多年临床观察,我发现本病两大病理基础,以酸反流和胃动力异常为主,故治法上通过促进胃动力和抑酸,以和降胃气,调整脏腑功能。另外,结合西医认识,由于是食管裂孔疝的形成和膈肌的功能关系密切,膈肌随年龄增加其功能日渐老化,因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主肌肉”,即肌肉的营养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肌肉除了四肢百骸之肌肉(骨骼肌),还有平滑肌、心肌等。其中膈肌亦属此类,故其功能活动与脾关系密切;同时,中医认为,脾具有升举内脏的作用,即通过脾之升清,可有效维持脏器位置的相对稳定,防其下垂(胃下垂、脱肛等);脾胃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恒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本病多先从脾胃论治。”

“我明白啦!那您就按照您的思路治疗吧……”

观其面色(晄白)、舌象(舌质淡),为其切脉(脉弱无力),确属脾气虚弱证,便为其拟方,党参10g、白术30g、茯苓20g……

“李大夫,您这方子看着挺眼熟的!”

“是的,我是在香砂六君子的基础之上,给您加减用药的。本方益气健脾,调中和胃。通过四诊,我已明确您是脾气虚弱证,故针对病机,以调补中焦为主。中焦脾胃就如同人体的一个中轴,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当其运动,可带动全身脏腑共同运作,相互联系起来。所以我先从调理脾胃入手,使其功能健旺,气机升降正常,则反流症状得以控制,其他症状也能慢慢改善。”

“好的,李大夫,那您说我平时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是食量控制好,千万不要像过年那段时间暴饮暴食,三餐不能过饱,应定时定量;甜的、辣的、油炸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还有也要少喝,容易引起胃胀和反酸;可以适当运动,减轻体重,餐后避免弯腰或者蹲位,还有前面提到的一些引发食管裂孔疝,增加腹压的因素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尤其是便秘,一定要密切关注,如有不适,可即刻来就诊。”

“好的,李大夫,我记住了,非常感谢您!”

这位吴女士通过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后,症状明显好转,遂停药。通过这个病案,我发现,疾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即患者由先前的便秘,导致腹压增加,从而诱发食管裂孔疝,逐步递进;从中医角度而言,两病皆有一个共同的病机,即以脾胃虚弱为本。患者初诊以治疗气虚型便秘为主;再次就诊虽主治食管裂孔疝,但亦有气虚便秘的相关症状表现(如便后心悸、乏力、多汗),可见疾病的根源在于气虚,仅因病位不同而表现略有差异。疾病的发生和体质关系密切,再次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吴凯锴, 杨福全. 食管裂孔疝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6):496-498.

[2] Murayama KM, Chand B, Kothari S, et al.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 [M].Woodbury ( CT) :Cine-Med Inc, 2012: 47-56.

[3] Shaheen NJ, Weinberg DS, Denberg TD,et al.Upper endoscopy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best practice advice from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J].Ann Intern Med, 2012, 157( 11) : 808-816.

[4] 吴伟, 张艳君, 田文.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1):27-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复咳嗽 原是食管裂孔疝所致
膈疝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如何微创治疗?——董擂教授科普系列
膈疝临床诊断治疗预防
特殊病例:复发贲门癌的全腹腔镜下根治术
体内破个口,脏器乱串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