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孔子

张文木

在历史上思想脱离实际,国家必有灾难。东汉后期,整个儒学都垮了,为什么?空谈名节,不解决问题。这时的儒学是被歪曲了的儒学。其实上升时的儒学是革命的,孔子本人的思想是带刀子的。

西汉董仲舒把孔子弄成长袖大褂、阿弥陀佛状,这不是孔子的原型。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子路,一个是颜回,子路是舞枪弄棒的,这是枪杆子,颜回是写文章的,这是笔杆子。我小时就听说:枪杆子、笔杆子,干革命靠这两杆子。孔子也知道这个道理。孔子当代理宰相第七天就杀了少正卯。少正卯这个人类似今天的“公知”,处士横议,没有建设性,尽是负能量。孔子的学说就是在与少正卯之类的主张分封以至裂国的“自由派”公知论战中产生的。

孔子维护周朝道统和法统的本质是要维护国家统一。少正卯之类处士横议的本质是借自由之名行分封之实——当时分封的本质就是分裂。有人说孔子维护周朝是要“复辟”奴隶制,这是不对的。周朝尽管是旧朝,但总比分裂强,这与曾国藩维护清朝总比中国沿长江两分强是一个道理。司马光《资治通鉴》就从“晋分三家”开篇,说明他也十分看重当时分封对中国后来发展的严重危害。可以说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是格物致知和国家统一,而不是之乎者也。孔子维护周朝与曾国藩维护清朝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能让他俩跑到秦始皇和毛泽东那里参与国家统一大业!如果可以,他们一定会选择后者。

孔子《论语》的本质不是形而上的之乎者也,而是重实践经验的格物致知——就是实事求是,反对先验空谈。孔子到处奔走呼号是为了阻止国家由分封导致的分裂的趋势,而不是为了之乎者也。1954年9月14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一次临时会议上,毛泽东说:

郭沫若曾经用很多材料证明,孔夫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是革命党,到处参加造反。说孔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是孟子讲的。其实当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就是哪里造反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想革命他就到哪里去。所以此人不可一笔抹煞,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

孔子的原型是革命的并因革命而伟大——主张国家统一、反对空谈,是孔子思想革命性的本质。《论语》是带刀子的作品,其指向就是少正卯之流——这些人在德国叫“神圣家族”,在苏联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今天中国就是新自由主义标榜的“公知”——的裂国空谈。《论语》的本质是格物致知和事实求是的思想方法,而不是玄而又玄的空论。

知识分子有很多优点,但脱离实际的缺点也很突出,孔子反对的就是这个。毛泽东看得明白,他在读史时写下批语:“儒非徒柔也,尤为伪者骗也。”“其教孔孟者,其法亦必申韩。”(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我们现在宣传的那个“孔子”有许多内容是董仲舒“修正”过的,也是毛泽东批判的。1973年毛泽东告诫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说的就是历史上被董仲舒歪曲的“孔子”。这个“孔子”是反革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儒生坑害的孔夫子
【香樟园】高二(1)班 韦广连|仁与政
日课 | 《论语·雍也》16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
陈嘉珉: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一)
'儒学'和'儒教',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学派为何被冠以宗教之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