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钓鱼抖腕提竿的技巧

抖腕提竿事实上有两个动作。提竿的正确动作,是首先抖动手腕,再快速而有力地将钓竿抖动一下,这鱼钩就会急速地将鱼嘴钩住,然后向上提竿。说具体一点,就是先是抖腕,利用手腕的力量,抖动一下钓竿,竿尖就会上抬大概20~30厘米,如果这时有鱼,钓线会紧绷;如果这时没有鱼,钓线就会松弛,然后再提一次竿,或换食或遛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抖腕和再次提竿并非两个动作,而是一次动作的两个不同阶段,抖腕的时候,不能出现脱节现象,抖腕之后,不能放松钓线,尤其是在有鱼的时候,钓钱更不能放松,否则鱼儿便会脱钩。因此要特别注意将抖腕和提竿这两个动作衔接起来。用海竿钓鱼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抖腕动作。用海竿钓鱼,当鱼咬住钩后竿尖会点头晃动起来,如果上钩的是条大鱼,竿尖就会随之弯下去,这个时候提竿的动作不要太猛,而应先抖腕再提竿。如果要换饵料,也应该在提竿收线之前抖腕。有时候,可能并没有发现鱼咬钩的任何反应,在收线的时候才发现有鱼,那么,利用这种先抖腕再提竿收线的技巧,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具体操作方法应该是见漂动后,先将竿向上抖动一下,就是用一个短促动作,抖动钓竿。使钓线突然上提,给鱼钩加一点力量,使钩尖在瞬间扎进鱼嘴。完成这个动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抖动一下握竿的手腕,如果是短竿,钓手可单手握在竿柄端,手心向下,抖竿时手背上扬;如果是横向握竿(拇指在上,四指在下),就宜用掌心或小臂向上抖动。用抖动手腕或小臂的动作提竿,最大的好处是因摆动幅度小,可以限制动作过大过猛。如果竿长太重,需双手握竿时,可将后握竿手压住竿柄端,前握竿手向上抖动一下。只是双手握竿时其力量较单手大许多,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将钩坠甩飞。由于竿的长短轻重不一,握竿的手势又极不一致,但不论有多少不同,提竿之初这个瞬间短促的抖动是必要的。

  向上抖竿的动作,通常做法是将竿尖上提30~40厘米,如果说这个尺度不好掌握,可用一个最明确的方法来判断:就是抖竿时钩坠不出水,就可避免它在空中发生各种问题。

  说了半天抖竿的事,还没有说及整个提竿的动作,抖竿只是提竿的前半个动作,抖竿之后紧接着就是向上提线,分两步走就是为了防止提竿时用力过猛,将钩坠甩出水面。就是一些老钓手也可能发生甩后飞钩坠的事,如他们在和朋友聊天或思想走神,这时突然发现漂动,匆忙去提竿,动作可能过猛,钩坠被抻出水面,但老钓手们动作娴熟,当钩坠飞出水面后,他们会迅速将竿划一半圆向下压,使钩坠避开与钓竿碰撞。

                                                 

提竿的重要细节

  一、点到为止

  提竿刺鱼动作在十年前并不太被钓鱼人所重视。随着台湾钓法的前推上扬式提竿法的时兴,提竿动作这一话题逐步形成热点。

  以前不重视提竿动作,是因为那时钓鱼因重坠到底的原因,主要是看黑标或送标提竿,鱼基本已吃成死口,提竿动作既使有点问题,照样能提上鱼来。自打出现了悬垂底钓,浮标的鱼讯语言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在黑标和送标之间另有十几种有效鱼讯语言出现,当时很多钓友就是提不上鱼来,被气得鼓鼓的。后来终于搞明白了,这类有效鱼讯,来的突然、去的也快。鱼吸饵入嘴到吐饵出嘴在0.3秒上下,仍按旧的思维习惯来指挥提竿动作,必然是十有九空。如今竞技钓鲫法的兴起,提竿动作更是成为比赛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些意识没跟上的钓友,因轻视了提竿的重要性,疏于练习,提竿的功力差了那么一点点,往往在这一提的节骨眼儿上“掉链子”。眼巴巴终于盼得浮标有了动作,每每提上竿来总是金钩灿灿刺双眼,只听得鱼儿高唱“拜拜”歌。真是九九八十一磨难都熬过来了,偏偏折在最后的一提上。那些想不到提竿动作有问题的人,总是去反反复复地摆弄浮标,片面地认为是调标上有问题。也有的人知道提竿动作很重要,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练。

  钓鱼提竿,根据用的钓具、垂钓方式及钓的鱼种, 其方法、要领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需要用力提竿,有的需要轻提竿;有的需要大幅度扬竿,有的需要先紧线后扬竿;有的是把鱼重提上来的,有的是把鱼轻拿上来的。总之提竿技巧看似简单,其实内含的道道是满深的。

  就手竿钓鲫的提竿动作来说就有抡大臂式、抡小臂式、翻腕式(掌心朝上握竿)、撅腕式(手背朝上握竿)、抖腕式、前推上扬式、后撤式、平端式等等,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难以说全,而且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提竿动作,很快就形成流派并在全国广为流传。当你在一场大型竞技钓鲫比赛上,看到上下翻飞的钓竿是由各种各样的提竿动作组成的,一定会为钓鱼技术的博大和深奥而叹为观止的。

  说起提竿动作我是深有感触。九五年从钓王杯赛上败下阵后,自叹技不如人,从此苦练台钓基本功,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更是力攻重点,半年后自认为台钓学有所成,前推上扬式提竿也练到“炉火发青” 的地步。正当小有得意之际,前碧海鱼具的老总吴树翘先生送了我一盘日本钓鲫名人石井旭舟演示钓鲫的录相带,看了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后,使我对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是否实用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随后由此引发了我对台钓的一系列疑问。

  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而且同台钓的提竿动作有点相似,但细看下来却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里有着深厚的功底,而且一招一式中蕴含着的哲理。用录相机常规速度播放,没等你看清石井先生的手部动作,竿已扬起,刺鱼动作结束了。为了能弄懂他的提竿动作,我就反反复复地用单帧播放方式看他的动作,等我最终看明白石井先生提竿动作的奥妙后,录相机的磁头也被磨坏了。

  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可归纳为:怒发而含蓄,力到手已止。也就是说他的提竿动作,看似只是手腕很随意地抬了一下,其实就这一抬是由腰、腹、背,手臂、手腕同时发力的结果,其力道和速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又能很好地控制钓竿上扬的幅度,绝对是点到为止。这不禁让我想起香港一代“击技” 宗师李小龙用铁指寸劲打击对方的理道。“击技” 与武术的区别就在于不讲套路,没有任何花架子,出手必是杀着,着着简练实用。相比之下前推上扬式提竿,武术的味道浓了点。

  我觉得前推上扬式提竿过于机械,并不等于说它一无是处,这个提竿动作当年在内陆兴起时,还时很超前的。刺鱼无需用力过大的观点就是从前推钓竿既能刺中鱼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的。后来出现的后撤(拉竿)式提竿动作同前推有异曲同功之效,不过后撤比前推刺鱼更快些。

  俗话说缩回拳头是为了更好地打击对手,而前推上扬式提竿恰恰违反了这一规律,在没判断清楚刺中的鱼是大是小之前,就把胳膊伸了出去,如果真赶上条大鱼,不就失去了通过收放手臂遛鱼的主动权了吗?这等于还没较量就处于背动的地位,最后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拔河切线,别无选择。

  另外前推刺鱼刺的过于柔和,对某些硬唇鲫和吐饵快的鲫鱼来说,往往刺不实或刺不中。从节省体力的角度来说,连续大幅度的动作,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会无谓地浪费体力,所以它不适合在竞技钓鲫比赛中使用。

  当我弄清了这些道理,翻然醒悟后,改不改提竿动作在当时成了我难以抉择的事情。前推上扬式提竿动作当年是钓界圈内时髦的象征,玩儿台钓的,如果不是前推上扬式提竿,会遭别人耻笑话的。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抛弃前推上扬式提竿,根据石井先生的提竿原理并结合我国的钓鲫比赛实践,开始练习被我称之为脉指式的提竿动作。

  我所说的脉指式提竿动作,吸取了铁指寸劲的原理,结合中医搭脉的方式,提竿时自大臂带小臂运力到手腕,使手腕瞬间发力。在外人看来,你的大臂、小臂似乎没移动,手腕上扬的提竿幅度也不大,钓竿扬起的角度也不大,然而当你把整支胳膊的肌肉收紧,再通过手腕以爆发力的方式发力,其力道比单靠抖手腕抬竿要大多了,扬竿速度比前推上扬式提竿要快多了。由于食指伸直压在竿上,通过发力既能有效压制钓竿过度上扬,又能在中鱼后迅速通过指尖感应出鱼的大小。而且刺鱼后大小臂仍保持收着的状态,这就为你伸臂遛鱼和举臂牵鱼和直接飞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提竿动作可能没有前推上扬式提竿动作那样漂亮、华丽,但绝对符合竞技钓的需要。

  有人说这种提竿动作没什么新鲜的,不就是抖腕提竿吗?其实他没搞清楚,这看似很简单的发力,没有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是很难学会的。

  大家都知道,基本功好的护士为病人打针,进针快而稳,你可能只感觉到护士的手撞了你一下,却没注意到针己刺入你的皮下。这就是点到为止的功力。脉指式提竿刺鱼,讲究的就是做到钩已穿唇而过鱼只是楞了一下,你正好利用这一楞凭手感称了鱼的重量,然后再顺势而为。这是一套承前启后的连贯动作,外行人是很难看出门道的,被嗤之以鼻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提竿动作除手臂手腕要练出力量外,手眼配合极为重要,而且还要反复用心去感受钓大小不同鱼时的手腕手指的感觉,这样才能练到能根据鱼情需要,随时调整提竿的力度和幅度,无论钓大钓小,竿竿都能提到恰到好处并点到为止。

  说起点到为止,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马靴上的马刺。马刺刺马越狠,马越疼跑的就越快。而提竿过猛,幅度又大,那被鱼钩拖着走的鱼能不疼的急红了眼,自然会玩儿命地向深水逃窜,赶上一条大鱼,用线又细点儿,那必切无疑。要是你的刺鱼动作极快又能点到为止,在大鱼一楞之间,你已称了鱼并做好了遛鱼的准备。而鱼没觉得太疼,不会立刻做出绝望的挣扎,只是想通过游动来摆脱鱼钩,其游动的速度不是很快,范围也相对较小。当它几个来回仍摆脱不了鱼钩真的绝望想拼命时,体力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只要你遛鱼动作正确,既使是细竿细线照样是把大鱼收入护中。所以说点到为止对钓鱼特别是对竞技钓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竞技钓鲫提竿的正确动作

  在垂钓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要分清标上讯号是真是假,是对象鱼的还是非对象鱼的,透过漂讯正确判断鱼情,提竿的动作也是至关重要,对此我们要对症下药。竞技钓鲫比赛中当钓线组合十分合理,校标精确,钓饵对路时,鲫鱼吃食时标的第一表现为有力的一顿,直径一毫米长十毫米一目的视标快速下沉在半目到一目为间,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迅速提竿的话,就能钓中鱼。如果是提竿不中的话,那一般就是你的动作已经滞后了,鱼已经吐钩了,或者是钩或饵颗过大鱼有吸食动作,但钩饵未能过唇入口,只是鱼儿轻轻的一吞一吐动作。

  而一般的休闲钓鲫者都是等鱼吃牢再提竿,也就是在标的第二表现即标下顿后继续下沉或上送时才提竿这样比较把握,而竞技钓决不能等到标的第二表现时再提竿,因为鱼在吃食后除吃牢“黑标”或“送标”以外还会有快速吐饵的时候,这样就错过了一次中鱼机会,如果你让鱼儿给跑了,那另外不也浪费了时间。在比赛中讲究的是技术和速度。所以这个很关键,这也是他们两者不同的所在之处。

  所以说竞技钓要求在鱼第一次将饵吸入口中时就把它钓上来。鲫鱼吃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有反常的表现,会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它们的反常。如中途抢食,这时标的表现为立起后停止下沉和标下沉到位前的突然一顿,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以根据鱼的离底距离改为钓浮。

  都说了竞技钓鲫的提竿动作同休闲钓的提竿动作是截然不同的。而他们的区别在于哪呢?只要你仔细的观察下,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人们休闲钓的时候,提竿中鱼后一般都喜欢遛一下鱼,享受一下其中的乐趣后再把鱼牵上岸。当然钓技不熟练者也会出现一下把鱼抡上岸的现象,这也是属于例外。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竞技钓鲫的提竿动作呢?要按竞技要求和赛场环境限制可分为一套动作三个环节,

    一、前送平端上举钓竿。

    二、中鱼后迅速平端高举钓竿牵鱼垂直或接近垂直将鱼直体朝上牵出水面。

    三、在鱼出水的瞬间抖手腕扬竿,利用竿梢的弹性迅速将鱼飞上岸。

    这一套动作的目的:

  1、是快速出鱼;

  2、是避免遛鱼惊跑窝中的其它鱼;

  3、是避免遛鱼造成同左右钓位的钓线发生缠绕。

  为了能实现这一套提竿动作,最好使用超硬碳素竿,主线和脑线不宜过细,钓线全长不超过竿长二十公分。

    而在用竿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其正确的不当提竿动作及其他问题

  一、要根据水的深浅度、鱼体的大小、慢鱼快鱼的不同,选择粗细不同的竿和软硬度不同的竿。过软的竿影响起鱼的速度,贻误战机,提不到鱼;质地过硬的竿即使及时提竿中鱼,但由于挥竿的力度和惯性,很容易拉豁鱼唇、鱼嘴,结果一样是空竿而上。

  二、炮台架竿高度要调得适宜,便于作为准;竿稍入水不宜过长、过深;人的姿态要自然最好不要*背,身子略往前倾,手不离竿,注意力集中。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动作滞后,贻误战机,才会尽可能把住鱼讯,提竿中鱼。

  三、要抓准提竿时机,提竿的力度、角度、速度也都要恰到好处。过猛、过早、过迟的提竿都是不中鱼的关键。把握好提竿时机一定要通过多练、多实践,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

  除此之外,掌握鲫鲤、草、鳊、鲢等各种鱼的吃口以及在标讯上的反应的特点,抓住有效的鱼讯提竿,是提高中鱼率的方法。谁都想在钓鱼的时候,中鱼率比较高的,那你就要学到这些知识,对你在以后的钓鱼过程中,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传统钓鲫提竿时机

    那么,怎样的漂象提竿才不早不迟正是火候呢?提竿的最佳时机是在鲫鱼已将钓饵吞入口中而又尚未吐出之前的一刹那,即漂尾上升后由快转慢欲停的瞬间,这个时间稍纵即逝,最多不超过一秒。在这个关键时刻提竿,鱼的中钩率可达90%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竿刺鱼小动作大学问
大师李大毛用教你用线技巧
台钓的四种扬竿方式详解
四海钓鱼大讲堂—全面解析扬竿刺鱼的技巧和方法
[分享]钓鱼名词解释-2
竞技钓鲫解析[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