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来袭,钟南山最新研判刷屏,情况比预想来得更快.......
userphoto

2022.12.19 海南

关注

这段时间,网上不断有网友分享感染经历,身边的人也都陆续出现了症状。

有人高烧40度在床上印出人形汗印,有人直言咽口水像吞了刀片,有人浑身酸痛难以入睡。

有人眼看亲戚朋友一个接一个感染了,越来越焦虑忐忑;有人在默默与病毒对抗,希望早日扛过这一关。

随着感染人数的骤增,各省份第一波感染高峰也正在逐步来袭,甚至比预想中更快。

近几日,一张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大数据图在朋友圈刷屏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两个月是应对疫情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不可大意,更不能放松警惕。

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表示:

今冬疫情面临“一峰三波”,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

第二波为1月下旬到2月中旬,主要因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造成疫情上升;

第三波为2月下旬到3月中旬,正值春节后返岗返工。

这三年来,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尽最大可能保证了我们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几个月,如何度过这场大考,关键就在于自己。

 01 

疫情当下,千万不能自乱阵脚

中国有句古语:每临大事,须有静气。

所谓“静气”,指的就是心能静,气能定,人能稳。

面对当下的疫情,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无论自己是否已经感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冷静。

人一慌,就容易失去理智;事一乱,就容易走偏方向。

前几日,河南一名女子,在感染新冠后,由于非常恐惧,于是便盲目吃药退烧。

结果因不合理用药,导致全身乏力,随后肝脏衰竭,被紧急送往ICU抢救。

这段时间,各地有不少医院陆续接收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

网上也有谣言称,多种药物混着吃,增加药量,病情会更快好转。

有人甚至因为怕被感染,提前自行吃了好几种药预防,结果吃坏了身体。

没被新冠伤到,倒是自己害了自己。

事实上,擅自加大药量,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过量,造成机体的负担,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病毒固然可怕,但面对病毒时,更可怕的是自乱阵脚,自己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

除了备好足够的物资和药品,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对抗病毒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在不了解、不确定用药常识的情况下,尽量多咨询医生,总之不能乱来。

凡事皆有度,过则生变,任何事物一旦超出了原有的分寸,就会带来不可控制的变数。

四川一名女子在发烧后,因为呕吐便开始大量喝水,结果导致水中毒,出现了肢体抽搐、神志模糊的症状。

喝水看似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也要适可而止,每天喝两升左右温开水即可。

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合理控制饮水量。

因为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北京、武汉等多个医院发热门诊爆满,有人表示排队等候了很久。

近期有不少医生和专家呼吁:如果只是轻微不适,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这样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减轻发热门诊的压力,最大程度保护好自己。

此时此刻,与其慌慌张张、听信各种传言不如静下心来,先稳住自己,提高免疫力。

若是你目前一切安好,没有感染新冠,那就在闲暇时适当的做一做运动,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合理膳食,做好防护,以最好的精神状态从容应对疫情。

若是你不幸感染,也不必过度恐慌、焦虑,合理对症处理,调整好心态,做好居家隔离。

正如流行病专家曾光所说:“保证休息,增强营养,精神愉快,不要有压力,这几条比吃药更重要。”

 02 
晚阳总比早阳好,

能避则避,该守则守

12月15日,钟南山院士在抗疫大讲堂讲座中提到:

在当下这个阶段,有种说法“早阳晚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

“如果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而就在这几天,身边也有很多朋友表示:“反正早晚都要阳,还不如早阳早结束。”

有的人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出行计划,寻求“主动感染”,特意去接触感染后症状比较轻的人,选一个“好毒株”。

但其实,在高峰期聚集感染,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在医疗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还会造成自身的危险。

每个人的免疫力不一样,感染后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有人阳了后全身酸痛,连着发烧几天;有人感染后症状很轻,甚至没有症状,轻松度过。

旁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在病毒面前,最终想要扛过去靠的是你自身的免疫系统。

有专家曾谈到,阳了之后症状的差异,更多取决于个体的反应。

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放松警惕,能避开病毒就尽最大能力做好防护,能守住健康就不要随意放纵自己。

就像钟老说的那样: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少。

“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多守一天,就少一分生病的痛苦;少一点大意,就多一份安全。

身处感染高峰的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个冬天,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照顾好身体:

①加强防护,出门一定戴好口罩,与旁人接触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聚集;

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不必过度恐慌,及时做好调整;

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尤其是轻症和无症状;

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观察病情发展;

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⑥患一般慢性病的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⑦过量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⑧“老药新用”要经过严格实验;

以上这8个建议,是钟南山院士最新提出的个人防护关键要素,也是当下应对新冠的有效措施,希望对你有用。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做好健康监测,积极有效面对变化,尽量降低感染率,终能熬过这个寒冬。

 03 
面对第一波感染高峰,

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疫情三年,我们经历了各种困难,也走过了一场又一场考验。

近日,张文宏教授也发声表示:即将走出疫情已成定局,趋势不会再逆转。

但此轮疫情,我们依然要做好2到4个月的准备。

那么面对第一波感染高峰,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一.安顿好身体

有医生指出,在当下阶段,应当记住这6个要点:

保持能量的充足,保证蛋白质的充足,保证微量营养素的充足,保证水分的充足,保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保证规律作息和进餐。

利用空闲时间,坚持锻炼,好好睡觉,按时吃饭,保持身体的活力。

二.修复好情绪

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跟风盲从,不信谣,不传谣;

做好应对准备: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接纳负面情绪:别太压抑自己,尝试接受各种变化;

积极专注当下: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专注于眼前;

保持人际互动:主动向朋友家人倾诉,以此获得心理支持。

如果确认“阳了”,也可以按照人民日报推荐的这份指南做好心理调适。

三.打理好生活

勤洗手:在外出返家,清理垃圾,触摸口、眼、鼻,护理老人、儿童、病人等之后,及时洗手消毒。

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家中若有居家隔离人员,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保持环境卫生:必要时预防性消毒,定期清洁房间。

四.照顾好家人

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孕妇、儿童,多关注家人的健康状况。

建议无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老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家中如果有老人居家治疗,应重点注意这4个方面:

①发烧情况;②精神状态;③进食进水情况;④呼吸困难。

孩子发烧时,不要捂厚被子,应及时补充水分;咳嗽时,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不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镇咳药物;精神状态佳,就不必过度担忧,在家观察即可。

保护好家人,也是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心才能安定。

担好每一份责任,平稳过好每一天,这一关,我们终能扛过去。

希望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有备无患,科学治疗,保持理智。

点个“在看”,转发给更多的朋友,愿我们都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春暖花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冠并没消失!下一波疫情是什么时候?预防二次感染,先了解这5点
第二轮病毒要来了?医生提醒:三种人容易被感染,一定要做好防护
第二波感染高峰就要来了?家中备好“四样东西”,关键时或能救命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新毒株肆虐29国,需要再接种疫苗吗?
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时来?专家:这3类人群容易被二次感染
新冠病毒春节“消失”,疫情今年会结束吗?张文宏作出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