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9岁孟非突然入院: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在生命和健康面前,其他事情无足轻重。

著名主持人孟非住院的消息登上了前几天的微博热搜排行榜。

在8月20日,他发了一条微博,

虽然内容是调侃的口气,但是也看得出来,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令人担忧。

“麻醉师问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时候,你一定要老老实实问答。
你说少了,他麻药给得少,疼死你!你吹牛逼说多了,他麻药给多了......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说了,疼死我了......”


一、“突然住院的孟非”

照片中的孟非,身穿白色条纹病号服,眉头微皱,脸色苍白不已。

刚做完手术的他,看上去有气无力的样子,面部也消瘦了很多。

昔日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给大家带来无数欢乐的孟非,现在只能无力的躺在病床上。

李若彤送来祝福:“希望你早日康复”

孟非回复:“谢谢彤姐“


网友:“骗谁都不能骗医生啊,医生又不是和您拼酒,您谦虚啥啊”


网友:“孟爷爷,早日康复、孟爷爷注意身体呐~”


喝酒、熬夜、饮食不规律不节制、不运动......许多人放纵上瘾,却没有预想到后果。

人到中年,身体已经不再年轻,经不起折腾了。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

不要晒你的钱,到了医院,钱都不值钱;
不要晒你的工作,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得更出色;
不要晒你的房,你走了,那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一定是健康!

健康是“1”,金钱、房子、事业、财富、名声、地位......这些外在的条件都是“0”。


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机会去创造后面数不清的“0”,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把身体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身体等不起,健康经不起挥霍。一辈子不长,心神安定、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拥有。


二、“忙碌到吐血的华少”

类似于孟非这样知名主持人因病修养的例子不在于少数,前段时间就爆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华少血管破裂吐血的新闻。

主持人华少这几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清瘦的模样胖成豪华复式圆润双下巴的大叔。

可华少才38岁。

他在综艺《我们长大了》中,自曝自己这几年长胖的原因,令人心酸:


由于工作太忙,没有良好的饮食规律,还有经常作息紊乱。
有段时间,他为了自己导演的项目,每晚都要出去应酬。
从这个场子换到下一个场子,最后回到家催吐,吃一碗面条充饥。
忙到这种程度,又因为头部受伤不能运动,自然就越来越胖了。

更可怕的是,因为发胖,加上每天高负荷的工作,有一次他竟然吐血了。


吐血的原因是肺部血管破裂导致的。

过度劳累导致的疾病,让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

以透支生命换来的工作成就,是否真的值得?

就像复旦大学患癌女教师于娟所说的那样: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于是华少开始调节饮食,不再随意应付三餐,每日以清淡营养的蔬菜为主。


终于,他在微博上宣布,自己暴瘦了30斤。

幸好他及时醒悟: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


三、“没有健康一场空”


30岁的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医生江金健,凌晨猝死在办公室里。

他刚结婚没多久,有一位漂亮恩爱的妻子。那天两人还约定了下班后一起去看电器。

早上8点左右,来换班的同事发现他心脏骤停,倒在地上,人已经僵了。


36岁的华为工程师齐智勇,在肯尼亚过劳而死。

22个月工作无休的他,回家路上突然身体不适,头痛呕吐,随后失去了意识。

医生抢救了12个小时,依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留下悲痛的妻子和孩子。

透支自己的身体去拼搏,钱和名利都得到了,人却没了。


39岁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因长期熬夜赶稿,突发心脏病逝世。

1816天里,他完成了7部作品、近700万字,平均每天写下3840字。

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长期处于过度疲劳,让身体提前报废,年纪轻轻就丧失了生命。


人民日报曾经做过一份调查,从疲劳到猝死,仅仅6步:

轻度疲劳→身体发沉→筋疲力竭→身体有恙→疾病缠身→突发猝死。

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在悲剧发生之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离这种事很远。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何况健康?

其实废掉一个人很容易,就是让他忙到透支生命。

人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去换取身外之物。

这次新冠疫情应该让大家明白,再强的能力都不如免疫力;

留得东山在不怕没柴烧,把身体养好未来才有辉煌和东山再起的可能。

四、“目前健康的现状”

据统计,中国大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

其中18~24岁、25~34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1%。

35~44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也高达15%。也就是说,大约每7个35~44岁的成年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



伴随高血压而来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

有人说我还年轻,可是——年轻从来不是放纵的资本!

有研究显示,青年群体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要低于中老年群体。

45~60岁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1%、25%、6.2%,但18~45岁群体的这三项数据只有13.6%、9.1%、2.7%,不及中老年群体的一半。


年轻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相反,应该年轻时就开始养护身体。

我们应该趁早就为自己的身体做打算。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经常说:“储蓄健康,比储蓄钱管用”


从现在起,每天坚持锻炼,多喝水多睡觉,保持好的心情,定期参加体检,提前做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最好的方式。

人体器官功能从20岁就开始下降,但是由于遗传和生活的方式的不同,每个人脏腑衰退的速度不一样的,往往某一个脏腑快速衰退就会把人的健康拉向深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具体是哪个脏腑最先出现快速衰退是需要通过专业的预测、检测和评估的。

现在国民慢病高发,而70%慢病都是跟衰老息息相关,尤其是不同器官衰老的速度不一,导致机体的平衡不断被打破,被迫建立病态的新的平衡。因此,“处方式抗衰”很有必要,越早越能节约更多的健康资源,越能真正防控慢病的发生。因此从你看到文章的这一刻就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吧! 

·END·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是希望与奇迹不断涌现的时代。
再生医疗的发展,干细胞应用的研究突破,
让很多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脑瘫、卵巢早衰、帕金森、糖尿病、类风湿……
一次次创造医学上的奇迹,
一笔笔续写着干细胞的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病分两种,一,外源性疾病,二,内源性疾病
你的手指暴露你的身体状况,这样的手指十有八九意味着高血压
我们为什么要静坐?
治疗高血压的特效偏方有哪些?
50岁以上的人,体检若5个指标正常,或许说明身体还算健康
人到中年,你的健康“扛”得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