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门石窟丨在伊河之岸的佛龛山色

/张越

凡是去龙门游玩的游客,注意力都集中在龙门石窟那17米多高的卢舍那大佛和十万造像上,但在龙门却还有一景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那就是“龙门山色”。

龙门自然风光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水经注·伊水》云:“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伊阙是拱卫洛阳的东汉八关之一,自古为军事要塞和交通咽喉。

伊河是唯一从伊阙穿流而过的河流。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宋·苏过

龙门“伊阙”的壮观是不能忽略的,现在已经是龙门的第一景观。

伊川的下游便是洛阳,伊阙是洛阳的天然门户。

《元和郡县图志》载,隋炀帝带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感慨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炀帝大悦,和大臣们商议建都洛阳。建好的都城正门就对着伊阙,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便改其为龙门了。

如今在莲花洞旁的崖壁上,仍可见“伊阙”两个大字。伊阙在国都之南,若天然的大门。“龙”是封建君主的象征,故又叫做“龙门”。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牧羊的孩子,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声音,便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湖水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崖壁上出现了无数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

大自然的沧桑之变,使阙塞屏开;伊河的激流,却冲不淡古来帝王一世的情愁。

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崇佛,便在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上开窟造像。

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一水中分,天阙在望,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也是一本大书。

岁月的风,虽能吹老我昔日的容貌;但自从有了石头的春秋,这部大书中的一个个立体雕刻,大小高低形状各异的一尊尊佛像,每一龛也许都藏着一个个千古之谜,要想读懂佛,须先读懂山。是谁,挥舞着天锤?

伊河里流淌着的分明不再是水,而是一滴血,一瓢泪,一桶桶小时,一缸缸日子……

龙门为洛阳山水之胜景,实乃一得水藏风之所。大小窟龛分布在伊河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的崖壁上。中有穆穆,更兼苍苍,这里符合传统“风水”的选址原则,地质上有许多实在是合适不过的洞窟。比如莲花洞,窟顶就雕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还有古阳洞,龛像繁密,题刻文字尤为丰富。更不说宾阳洞、万佛洞等窟龛了,皆是精华所在。

西山南部半山腰的露天崖壁上要依山就势雕造出佛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计划啊!

于是大卢舍那像龛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伊河两岸,有桥相连,而在西山石窟的对面,就是掩藏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

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白居易撰文《修香山寺记》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在岸畔外看山体,有一种囊括天地、气吞八荒的气象。好像这边是你在看佛,而那边是佛在看你。眼前的佛像也许是看过了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佛窟山色,以黄褐色为底色,对面以浅绿色为重彩,配以洗过似的天空的湛蓝。,自是一番景象。

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

自近渐远,易青为翠;

自远渐近,易翠为青;

时常更换,是由缘会。

---《山色》

选自弘一法师作品《清凉歌集》

有着清幽静谧的环境,有着古朴巍峨的殿宇,每日里悠扬的钟声与蝉鸣鸟啼相映衬,波光潋滟的伊水倒映着天上云朵与两岸青山。现今的伊河水依然在流淌,不论一千年,还是一万年。

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伊河、洛河撑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不知从何时开始,也永远不会停息,亘古永恒,永不退缩。

夕阳映照下的伊河,就如少女脸上的一抹嫣红。夜晚,你清彻明亮的双眸,已把我的心魂勾走。因缘而起生灭,却不因佛在左右。

龙门石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艺术匠师的金刀铁笔,使千龛饰壁。天人合作,共同造就了千古不朽的东方文化瑰宝——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龙门石窟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美食多

龙门美景多

还有一直想玩但没机会的

"夜游龙门"...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邮箱:oother@126.com 

商务合作QQ:834361267 

微博:@海上三远堂

如果您有独特的见解

如果您有独到的认识

留言游说

记得点亮

点击下方

体验龙门石窟空中全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窟与造像的千年寂寞 (悦旅行)
神都洛阳行
龙 门 石 窟
游洛阳龙门石窟(原创) - 玉池桃红的日志 -
雨后的洛阳龙门!天空干净得几乎流出屏幕来!
【河南洛阳】烟雨迷蒙游龙门(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