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在南京赏心亭:登临意,英雄泪
登临意,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丁启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风愁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即公元1174年。这年辛弃疾三十五岁,当年春天至八月间,他在江东安抚使叶衡手下担任参议官。这个时候距离辛弃疾从沦陷区投奔南宋朝廷已经十二年过去,作过这一首词之后不久,辛弃疾就因叶衡的举荐,迁仓部员外郎。任仓部员外郎一年多之后,又出任江西提点刑狱,从此成为负责地方军政的高级官员,辗转于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等地。也就是说,写作这一首词时,辛弃疾的职位即将得到比较大幅度的升迁,而这时正是他人生中一个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辛弃疾在其祖父辛赞的影响教育下,从小立下帮助宋朝廷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大片土地、“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的志向(辛弃疾《御戎十论·札》)。祖父赍志以没的次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纠集民众二千余人,在济南南郊山区进行反抗金人统治的活动。不久并入耿京领导的拥有二十余万民众的义军,担任掌书记一职。次年,辛弃疾建议耿京归附南宋朝廷。获准之后,他作为义军重要代表之一,到建康(今南京)面见宋高宗赵构以及南宋一班将相大臣,完成了归附洽谈事宜。北返途中,率领五十骑,于五万敌军中智擒杀死耿京后投敌的叛徒张安国,并动员了一万余名原义军民众,与自己一道,日夜兼程,南归宋朝。辛弃疾的英勇壮举,得到了宋高宗及一些大臣的赞赏,被委任了一个江阴签判的小官职。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三岁,血气方刚。
接着的十年里,辛弃疾一直沉滞下僚。江阴签判之后是广德军通判、建康府通判、司农寺主簿,全是佐副之职。直到三十三岁那年春天,才出任滁州知州。那时的滁州,在南宋一班当国者眼里,是荒僻的边疆,敌骑随时可能践踏,毫无安全可言,是一个丢了也不足惜的地方。而辛弃疾却不这样认为,他把那里当作可以施展自己才能、部分实现自己抱负的地方。到任之后,兴利除弊,做了不少工作。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使原本相当凋敝的滁州恢复了生机,外流人口大量返回,市面开始繁荣。可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辛弃疾就因身体有病(疝气病),不得不离开滁州,回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居住。病愈之后,又被叶衡辟为参议官。这十余年的时间里,辛弃疾不以自己官职卑下、人微言轻,就保持缄默,谨慎为官。与之相反,辛弃疾是关心国事,积极建言。二十六岁在广德军通判任上,辛弃疾奏进《御戎十论》(也叫《美芹十论》)。论文的前三篇分析论证了金国外强中干的种种情况,论文的后七篇,对南宋方面如何加强实力、做好战前准备、抓住时机完成恢复大业等等问题提出了设想和规划。辛弃疾一口气奏进这十篇论文的用意,是希望重新唤起、树立南宋君臣的战斗精神和胜利信念。三十一岁那年,因为当政的宰相虞允文是积极的主战派,辛弃疾于是又作《九议》献上。《九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确立恢复的规模,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主要有:对敌斗争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务求必胜,当遭遇挫折的时候,也不能轻易改变态度;应尽量利用敌方弱点及其内部矛盾;为了保障用兵之费,战前必须节约费用、保存民力;抗敌卫国,不是皇帝和宰相的私事,他们不能只为私利打算而不承担责任;纠正士大夫间“东南地薄兵脆”、“不足以争衡中原”等成见;进军路线应是由沭阳出兵山东,由山东进趋河朔,对燕京形成包围之势。尽管辛弃疾的建议都很合理,也切实可行,但是,很遗憾,他的所有上书,都因为正好是主和派占上风时期,因此都没能得到重视、采纳。
宋金军事形势:孝宗隆兴元年(1163),辛弃疾二十四岁。在张浚的积极建议下,宋朝以李显忠、邵宏渊二将挥师渡过淮河,主动出击驻扎在宿州一带的金军,初战时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因为二将不和,加之金军大量援兵赶到,宋军屡次受挫,最终导致在符离(安徽宿县)的大溃败,军资器械丧失殆尽。若不是金军没有继续南进,后果不堪设想。自此之后,孝宗不再有抗金的决心,朝廷大臣之间也是主和之声雷鸣。
从上边对辛弃疾个人命运和国家朝廷形势的简单叙述不难看出,辛弃疾在1174年秋天的某一日,登上建康(南京)城西下水门城上的赏心亭的时候,心情是相当郁闷的。可以说,登上六朝故都(建康历史上曾经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首都)这座“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的亭子,辛弃疾这位来自山东的血性汉子,当时是百感交集。
词的上片主要写词人登亭眼中所见之景,下片转而写词人内心的惆怅与彷徨。
景是大景:晴朗的秋天,天高云淡,一望无际,地上清澈的水面也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天际去,直至水天相接,山峰都只在远方出现。但是,这天地大景一出现在词人眼中(或者说笔下),就带着一种悲凉颜色。开篇第一个字,“楚”,就定下了这种色彩的基调。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曾经是楚国范围,这里辛弃疾用它来指江南。我们知道,辛弃疾的家乡古时候不属于楚国,而属于齐国版图。他之所以要一开始就点出建康城西赏心亭古属楚地,这说明,此时此刻的辛弃疾,心里有着强烈的身处异乡之感。身处异乡是什么感觉呢?孤独,寂寞,漂泊,迷茫,大概都兼而有之。
这样的景物,这样的心情,我们假设这一天的辛弃疾,不同于以前的几次来赏心亭,——以前都是陪同上司、同僚或者朋友来的——这一次他是独自一人来的。他登上亭子的时候,显然天色尚早,远处景物历历在目,如碧玉簪、青螺髻(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两句,皮日休《飘缈峰》诗有“似将青螺髻,撒在月明中”两句,辛弃疾借用了其中的比喻),虽然是远山(“遥岑”),但纵目而望(“远目”),漂亮的山峰他仍然能够看得一清二楚。开始的时候,可能心情还不太坏。但是,因为他在亭子上徘徊太久,光线在渐渐暗淡下去。远处原本漂亮的山峰,也渐渐着了暗色。“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玉簪螺髻,女人头上的饰物和发式,被辛弃疾借代为含怨带愁的女子,在向他传递忧愁、遗恨的情绪。景由心生,这种忧愁、遗恨当然是辛弃疾内心产生的,他这样说,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是一种移情于景的手法。
移情于景的结果是情景交融。受了景物情绪的感染,词人马上就多愁善感起来。挂在楼头的落日,让他联想到当时危殆的国势和南宋朝廷的命运;孤雁的悲鸣,让他联想到了身处异乡、前途渺茫的自己。身在江南的词人,本来并非文弱书生,而是豪气冲天的堂堂男子汉。他一身是胆,他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他愿意奔赴前线血洒疆场。可是,没有人给他这样的机会。把身上佩着的宝剑(吴钩)看了又看,摩挲复摩挲,在亭子上徘徊来徘徊去,换不同的方向凭栏远眺,不断拍打栏杆,以表达内心的抑郁。“无人会,登临意”,他的雄心壮志,他的忧愁遗恨,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太阳在慢慢落下,失群孤雁(“断鸿”)的哀鸣声在渐渐远去,一切归于寂静,归于无奈。
亭子上,这个身材魁伟、脸颊红润、双目炯炯有神的盛年壮汉,当时他的内心都想了什么呢?词的下片就是他心迹的剖白。剖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连用三个历史典故。
《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吴人张翰(字季鹰),在京城洛阳做官,秋天到来,西风吹起,他想起家乡美味的鲈鱼鲙(今天叫刺身、生鱼片)和莼菜羹,他说了句:“人生最可宝贵的是合乎自己的心意,怎么能够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做官以追逐名利爵位呢?”于是就卷铺盖跑回了老家。辛弃疾想起这个著名的故事,说明他动了思乡之情,动了辞官回乡的念头。可是,他的家乡山东济南正处在金人的统治之下,回不去了。他一定会想,自己是一个失去家乡的人,没有张翰那么幸运。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记载,许汜去拜访陈登(字元龙),陈登瞧不起他,晚上让他睡小床,自己睡大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说陈登有江湖习气。不料,刘备听后却反而批评许汜,说他有国士之名,如今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希望他忧国忧民,心存救世之志,而他却只知道求田问舍(购置房地产),所说的话都没有可取之处。刘备说许汜根本没有资格责备陈登傲慢。刘备还说,倘若是他接待许汜,就自己睡百尺楼上,让许汜睡地下,连小床也不给他睡。辛弃疾想起这个故事,可能是当时不少同僚都正忙着打自己的小算盘,求田问舍,经营安乐窝。辛弃疾虽然也于一闪念间动过心。但是,很快就予以否决了。刘备批评许汜的话,时时鞭策着他的心灵。
建康是辛弃疾多次到过并居住过的地方,这一回至少是第四次了:第一次是十二年前奉耿京之命南下接洽归附宋朝事宜,在这里受到了宋高宗的接见;第二次是押解叛徒张安国回到这里,向宋朝廷献俘;第三次是担任建康府添差(编外)通判。几次到建康,辛弃疾大约都曾经登临过这个亭子,日月如梭,时光如流,景物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亭子边某一株辛弃疾喜欢的树,又长高长粗了不少。这个时候,辛弃疾就不由地想起了东晋大将军桓温的对树兴叹故事。《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桓温北征路过金城(今江苏丹阳境内),看到自己当年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粗,不禁感慨道:“树木尚且如此,人怎么承受得了(指人也在时光流逝中老去)!”手攀枝条,潸然泪下。辛弃疾当然有不同于这位桓大将军之处,他不只是感伤岁月流逝,更感伤自己老大无成,早年立下的复国志向尽付东流。站在赏心亭上向北向西眺望,虽然目力不能及,但他心里十分清楚,祖国西北的大片土地正沦陷在金人铁蹄之下。显然,辛弃疾的感慨,比起桓温来,更加沉痛。
抚今追昔,辛弃疾不由地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毕竟是曾经“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英雄,辛弃疾“绝不作妮子态”(明·毛晋《跋稼轩词》),他不会让自己长久地沉湎于悲戚之中,他要振作,他要奋起,他要擦掉脸上的泪痕。“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注意,这个红巾翠袖的美人,决不是消磨英雄意志的狐狸精,而是安慰受伤的英雄,使其重新树立信念、鼓舞斗志的红颜知己。倩,请,请求;红巾翠袖,代指美女;揾,擦拭,揩去。
我们最终看到的,依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伫立在苍茫的暮色中,挺拔,坚定,内心却也不缺乏柔情。
辛弃疾的这首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以登高怀忧为题材的优秀作品。登高怀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作品。例如,王粲的《登楼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楼》,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在前人名作林立的题材上写出有自己特点的情感、风格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辛弃疾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豪放豁达的英雄性格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感染力,不是一般的文人诗词所能拥有的。
现存辛弃疾全部词作中,标明作于建康赏心亭的作品一共有三首。除了这一首以外,还有《念奴娇·我来吊古》和《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念奴娇》作于孝宗乾道三至六年(11671170),作品是呈给建康留守史正志(字致道)的。这一首作品主要内容是怀古,感慨岁月流逝而功业未成。《菩萨蛮》作于淳熙元年(1174),跟《水龙吟》同年。这一首呈给丞相叶衡的作品,抒发自己年岁老去的悲愁之情,目的大概是求叶衡汲引提拔。三首作品,以《水龙吟》为最佳,《念奴娇》次之,《菩萨蛮》再次之。辛弃疾屡次登上赏心亭感慨作词,说明那很可能是当时的一处胜景。
清人郑燮(字板桥)说,学习作词的人,“中年感慨学辛、苏(辛弃疾、苏轼)”。辛弃疾词的“雄深雅健”(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横绝六合”(刘克庄《辛稼轩集序》)、“纵横豪宕”(陈洵《海綃说词》)的风格,在这一首作品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这种豪放派作品,可以有力地激发读者内心的家国情感和浩然正气,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辛弃疾同时代人、岳飞的孙子岳珂曾批评辛弃疾词作有用典故过多之弊(岳珂《桯史》卷二),这一首作品虽然用典密集,但都很贴切,基本不给人堆砌繁琐之感。
需要特别指出,词的下片,张翰故事的意旨在退隐适性,刘备故事的意旨在积极进取,桓温故事的意旨在感慨生命易逝,三个历史典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与矛盾。这大概也正是词人内心矛盾、苦闷的如实反映。[已刊《文史知识》201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的一首千古绝唱,只一句英雄泪,便感动了世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辛弃疾拼死从金国逃回南宋,却不得重用,《水龙吟》道尽心中悲愤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审美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实用上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