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科技馆-4:美好地球家园

上海科技馆-4:美好地球家园 ——洪哥警影2011-3-25摄

上海科技馆地球家园展区概览
 
地球家园以绿色圆柱为主旋律的展示景象
 
保护我们的地球
    上海科技馆运用许多高新科技向我们生动展示了科学的魅力,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关系。
   “地球家园”展区采用了绿色设计,展区里有粗粗细细的许多柱子,在这些柱子上都印有竹林图案,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而最具特色的是,竹林背景上配有的解说性文字。从这些文字中,来自各地的不同阶层的观众和青少年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人口爆炸”、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这些人类正经历的环境问题。导致环境严重破坏的因素有很多,如:空中死神——酸雨、海洋生物的杀手——赤潮、矿产的过度开采和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洪涝频发等,它警示着人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地球对于人类极其重要,我们应该为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三废”的处理,应当尽量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而垃圾的无公害化也要靠运用相应的科技手段来完成:集中堆放填埋、发酵堆肥、集中焚烧垃圾或者直接回收垃圾等等,通过每一件小事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地球家园展区正是通过这些的演示方式表明,地球的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人口的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那么,近年来的人类活动究竟怎样影响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又采取了哪些行动?对可持续发展,公众需要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知识和技术?地球家园展区通过生态灾难、苏州河的变迁以及环境知识三部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展示对以上问题做出科学的解读与回答。
 
          苏州河的变迁。 提到苏州河上海人民可谓无人不晓。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但是受到严重污染的苏州河又黑又臭,一度成为上海污染严重的象征。自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政府着手研究苏州河污染治理问题。1998年,苏州河整治工程计划开始实施,总投资约140亿人民币。在这个上海世纪之交最大的环境整治工程中,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就是其中的重点工程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城市来说,河流就像人的动脉,清澈的河流就如健康的血液一样,整个城市也会有生命的活力。上海苏州河的治理还在继续,正如上海科技馆“地球家园”展区内苏州河变迁剧场的演示一样,相信通过对苏州河的治理,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鱼跃水缸:免换水生态循环系统展示 
 
您知晓生态城市的定义与内涵吗?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要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生态城市的八项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地球家园以绿色圆柱为主旋律的展示景象
注重环境保护  追求绿色自然
一、大气污染
    1.污染现状: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见图3-1)。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3~248微克/米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66微克/米3。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强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北方城市年均值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为60微克/米3。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
    2.污染来源:能源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剧增长之势。这是导致西南地区酸雨污染历时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机动车尾气。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大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
二、水污染
   1.污染现状。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门报告显示,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与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长增加了6.3个百分点,丰水期增加了5.5个百分点,在所评价的5万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占42%,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12%。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监测的67.7%的河段为Ⅲ类和优于Ⅲ类水质,无超Ⅴ 类水质的河段。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监测的66.7%的河段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珠江干流污染较轻。
2.污染来源:工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城市生活污水。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1.污染现状: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6亿吨,其中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O亿吨,占总产生量的37.7%,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约占1.0%。199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69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占1.3%。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近年来,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2.污染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
四、噪声污染
    污染现状: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大并呈扩大趋势。交通噪声对环境冲击最强。
全国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67.3~77.8分贝之间,全国平均值为71分贝(长度加权)。在监测的49个城市道路中,声级超过70分贝的占监测总长度的54.9%。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经过不懈努力,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轨道,加快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九五”期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2002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标志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十一五”时期,国家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核污染知识与国际重大核污染事件简介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
    核污染主要来源:1.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遗失等。2.核武器爆炸:热辐射伤害、核辐射伤害、放射性存留。核污染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危害面积非常广泛。
    核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能引起核污染的原料生产加工使用。2.通过立法限制核的使用和核原料的买卖,交易。3.使用核能源要确定其安全性,以安全最大化为原则,4.加快核能的科技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其原理,以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核能。5.避免核战争。约束有核国家关于核武器的研制和开发。6.进行核试验和开发核能,应尽量使之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进行,如果有事故,使其造成损失最小。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心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俄罗斯大约4300个城镇和村庄坐落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遭受放射污染的区域。 在布良斯克和卡卢加地区,来自私人农场的蔬菜和家畜的放射性水平大约有13%不正常。外漏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苏联大片地区,还波及瑞典、芬兰、波兰等国,成为引起世界震动的一次核电站事故。截止2006年,还有超过150万俄罗斯人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联合国卫生机构评论说,大约9300人可能死于由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癌症。

全球绿色行动解读
   
 
 
人类垃圾科学处理模拟演示
 
珍贵稀有与频临灭绝动物标本展览
 
 
上海地区已经消失的鸟类标本
 
上海地区已经消失的动物标本
 
          2001年12月18日,位于浦东花木行政中心,上海人民期盼已久的一座科学殿堂――上海科技馆诞生了!上海科技馆里面的展品大部分可以动手操作,是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又是自然博物馆,又是科技馆。馆里还有相关会馆、旅游纪念品商场、临展馆、多功能厅、银行等配套设  
    十年来,这座气势壮观恢弘、外表奇特美丽的建筑,已成为一颗吸引国内外观众畅游科海的绚丽明珠。据统计,上海科技馆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影响力和知名度蜚声海内外。许多人感叹:走进科技馆的大门,如同走进多姿多彩的科学迷宫,无形中会被深深感染,成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一分子。
    2010年,对上海科技馆来说,是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全馆圆满完成世博年接待任务,5A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稳步推进……面对“十二五振兴工程”的宏伟蓝图,上海科技馆正努力建设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引领科普文化发展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崇尚绿色,科学环保,追求和谐!
     拍摄时间:2011年3月25日        
    拍摄地点:上海科技馆    
    相机型号:NiKonD90+VR18-105   
    拍摄\编发:洪哥警影
    注:本帖文字简介摘编于《百度科技》有关词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走进身边的环境教育基地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日本核污水、命运共同体作文导写课件
环保与新生态:绿色环保交通工具
资深环保人高顾诚:垃圾分类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八个环保行为
重磅!环评法作出修改,环评资质正式取消!
综合实践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