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首“鲜花”绝配“友谊”诗词,不同的鲜花,配对不同类型的友谊
原创2023-04-08 05:31·快乐品诗词

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一般都是“鲜花”送美女,将“爱情之花”送给女友,似乎是“鲜花”的唯一用途。有意思的是,在古代中国,朋友之间送“鲜花”是很常见的。就像朋友之间送别,一般是“折杨柳”送行,而正常朋友之间送礼物,“鲜花”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礼物。

1. 《赠范晔诗》,陆凯

说起“鲜花”赠朋友最有名的诗词,那一定是这首南北朝诗人陆凯的这首《赠范晔诗》。可以说,是这首诗,掀起了文学界“鲜花”赠朋友的潮流,然后经历上千年,经久不衰。说起这首诗,估计人人都能背上一两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陇头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而当时陆凯则率兵南征度梅岭,一次他在梅岭观赏梅花时,思念远在长安的老友范晔,恰逢要北上的驿使,于是折了一支梅花,请驿使送给范晔。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自己远在江南,来去匆匆,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一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让我们读者深信,当范晔收到这枝梅花的时候,一定看到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人讲究“迎春接福”,所以,对朋友都喜欢送去春天的祝福,这也是数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诗人送给朋友一枝梅花,实际上代表了诗人对朋友春天的祝福,好美的祝福!

2. 《探梅》,王媺

梅花除了代表春天以外,在文人中间,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代表了高洁,代表了凌寒不屈,所以,梅花特别适合象征朋友之间的友谊。明代诗人王媺的这首《探梅》,就赋予了梅花这样的象征意义:

故人辞我去,期我梅花时。

昨夜偶相念,起看庭树枝。

故人辞我去,期我梅花时

“故人辞我去,期我梅花时”,当初老朋友跟我辞行的时候,和我约定,在梅花开放的时候再次见面,一起赏梅。

朋友约定的再次见面的期限,为什么是梅花开放时呢?当然是两人一起赏梅,特别风雅,但更重要的是,朋友认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像梅花一样高洁,像梅花一样经得起考验。

“昨夜偶相念,起看庭树枝”,昨天夜晚,我偶尔思念起了老友,连忙起床,去看看庭中的梅树,是否到了梅花开花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平平淡淡,但表达出来的朋友之间的感情,却是经久弥香,非常令人神往!

3.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

宋代词人舒亶的这首《虞美人·寄公度》,妙就妙在看似是词人向朋友索要一枝梅,但实际上表达的确是词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词人对朋友的思念,还通过长安的大雪,词人的醉酒,这所有的一切表达出来: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

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独”,当然是孤独,朋友不在身边,词人深感孤独。“独向小楼”,“倚阑看”,都表达了词人孤独和百无聊赖的心情。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朋友不在身边,我这一生只适合在酒醉中慢慢老去,毫无快乐可言。更何况现在是大雪下满了长安的大小街道,想出去散散心都没有可能了。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我知道朋友早晚登楼远望,盼望我的归来。江南春来早,请赠我梅花一枝,让我早早感到春天的温暖和明媚。

一句,“故人早晚上高台”,何尚不是词人自己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请你赠我梅花一枝,原因是我太想念你了。

在这首词里,梅花依然是代表了春天,代表了对朋友春天的祝福!

4. 《梅花三首其一》,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这首《梅花三首其一》,更加有意思。这首诗师承陆凯的《赠范晔诗》,不但给朋友寄了梅花,而且对方已经收到了梅花。只是司马光心中的梅花,既代表了对朋友春天的祝福,也代表了友谊的高洁,友谊经得起考验等等,但朋友的反应却太出乎诗人的期望了: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也不知道驿使是什么时候出发的,但只能凭借您给我朋友寄一枝表达我心意的梅花。

其实不管驿使什么时候出发,就按照古代交通的落后程度,可想而知,这鲜花到了朋友手中,那一定是花落枝枯。

“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北方的朋友不能够理解我的心意,居然白白的用笛子吹凑了一曲“梅花落”,好像是在祭奠那枯落的梅花!

朋友应该是误会了司马光,以为司马光送给他一枝枯萎的梅花,来表达司马光对自己遭遇的哀叹,其实他没有明白,鲜花经过长途运输,是会枯萎的,司马光送的其实是一枝鲜花,是用来赞美他们之间的友谊的,这首“梅花落”,确实不合适。

5.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一》,苏轼

大文豪苏轼的这首《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一》,又有别样的不同:初看是拟人的手法,诗人把梅比作人,说它知道花儿是早开早落,后面更是说它多情多思。再看,却又感觉是拟物,是把诗人比拟成多情的梅花,殷勤的期望朋友的到来: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坐”,因为的意思。我们最早知道“坐”的这个用法,是在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中。梅啊!真是一个可人儿,你知道如果花先开的话,就会早落,所以,也让我不要写新的诗句来催你开花。

当然了,岭北靠北方,花开晚是正常现象,苏轼却抓住这个现象,将其说成是梅主动这样做的,是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我们这岭北的梅树最为多情多思,想着老朋友您还没有来,所以,就忍寒不开,等待您到来以后再盛开!

在整首诗中,特别是最后两句,使得梅树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忍寒留待使君来”,是那么楚楚可怜!但实际上,是诗人期望朋友能够过来,和自己相会。

6. 《宣州送判官》,赵嘏

梅花有多种寓意,自从南北朝陆凯开始,就是朋友之间最为常见的礼物。但个人的遭遇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就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送梅花合适。这首唐代诗人赵嘏的《宣州送判官》中,送的是一枝槐花,虽然没有梅花那种代表朋友之间高洁的寓意,但却更为合适: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

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

在传统文化中,“槐花”跟仕途相关。周代把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三公之位称为“槐位”, 三公的官署或宅邸称“槐府”。 唐代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朋友是离职远去,当然最好的祝福是希望他有更好的仕途,所以,送槐花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你的到来,帮助将军处理了很多公文上的事情,你很了不起;你走的时候,路过一座野桥,周围的槐花开放,漫山遍野的芳香,我折了一束槐花为你送别,洁白芬芳的槐花代表了你能够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

“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要分别了,在酒杯前,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惆怅过;喝完了这杯酒,送别的歌声也停了,你面对的将是千里迢迢的归路,祝你一路顺风。

总之,洁白芬芳的槐花,代表了仕途,在这里是很适合送别的。

7. 《颂古·其七十六》,道颜

宋代诗僧道颜的这首《颂古·其七十六》,包含了佛学道理,对我们来说,相对难懂一些,但他对桃花象征意义的使用,是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

敢保老兄犹未彻,玄沙之言何太切。

君看陌上桃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君看陌上桃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敢保老兄犹未彻,玄沙之言何太切”,“玄沙之言”,佛语,又称“玄沙三种病”,玄沙以盲、聋、哑三种人喻指昧于真见、真闻、真语之人,而非指肉体上之盲聋哑者。

我敢保证老兄您还没有领悟,更谈不上大彻大悟;当初“玄沙三种病”的说法是多么准确啊,感觉您也是犯了“玄沙三种病”,不能理解我对您的感情,也不能理解在这个分别时刻,我的感受。

“君看陌上桃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您看看这阡陌上的桃花,那鲜红鲜红的桃花,其实就是分别的人们眼中留下的血泪。桃花代表离别,从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开始了,只是这里的“桃花红”象征了“眼中血”,离愁则更加强烈了。

诗人未必是在责怪朋友不懂分别的痛苦,而重点是在表达自己跟朋友分别时的痛苦之情。

8. 《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

大文豪苏轼跟宋代词人秦观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知道了这一层,对于理解秦观的这首《满庭芳·碧水惊秋》,大有帮助。“婉约词”跟“豪放词”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豪放词”往往直抒胸臆,而“婉约词”则宛转含蓄,这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我们来看这首《满庭芳·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

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词人在西窗旁思念老友苏轼,窗外风吹翠竹,翠竹摇动,像是老朋友来拜访了。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唐代诗人李益就有“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翠竹是“岁寒三友”之一,象征着朋友的高洁。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我想问一问篱笆旁边的黄菊花,你到底是为谁而开放?“黄菊”傲霜,象征了老友苏轼不畏打击的坚强意志。宋哲宗绍圣初年,章惇等人执政,以苏轼等为核心的所谓“元祐党人”,横遭贬斥。将老友苏轼比喻称“黄菊”,再恰当不过。

9. 《送吕少府》,戴叔伦

唐代诗人戴叔伦送行,没有使用常规的“折杨柳”送行,而是送“桐花”送行,这也是别出心裁的。虽然《送吕少府》诗中说了,是因为古道上没有杨柳,因而采用“桐花”送行,但这里用“桐花”送行,可能比“折杨柳”送行更恰当: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我们一起在百花盛开的时候,赏花醉酒,今天,你要单独归去了;而我呢,和您这个故乡的高洁之士,那是感情越来越亲密,真舍不得你离去。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我在这里给您送行,这里深山老林,又是古道,只可惜没有杨柳,但是有桐花,我就折一些桐花给您送行吧,祝你一路凤凰缭绕,步步高升!

梧桐和桐花,在古代是才华的象征,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你有才华的时候,那些贵人都会聚集在你身边,助你成功!所以,以“桐花”送行,相当有意义!

10. 《饮梅花下赠客》,朱松

这首宋代诗人朱松的《饮梅花下赠客》,又是以梅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而梅花比喻友人的清绝,直抒胸臆,又反复吟唱,把梅花的好,友人的好,都说透彻了,非常值得一读: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

天涯溪上一尊酒,依旧风卮舞香雪。

高情绝艳两无言,玉笛冰滩自幽咽。

却怜造物太多事,更要和鼎调人舌。

浮生踪迹风花里,鼠壤珠宫孰优劣。

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南台”,即长安。每每回忆起当初手持梅花与您分别,现在我常常梦到当时在长安送别时的明月。这句诗里,有梅花的高洁,有明月的清绝,可见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天涯溪上一尊酒,依旧风卮舞香雪”,如今,我浪迹天涯,在小溪上置上一杯酒,和当年送别时相同的是,依然春风吹来,梅花随风而舞,就像漫天飘舞着有香气的雪花一样。

“高情绝艳两无言,玉笛冰滩自幽咽”,你和梅花,是那么“高情绝艳”,但你们两者都跟我无法说话,一个远在天边,自然无法对话,一个虽然近在眼前,但无法说话。我只能一个人一会吹一下玉笛,一会饮一杯冰酒。

“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权且多饮几杯,让我醉倒在梅花前,醉了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总比不醉而相思,又去寄梅花给你,让你也因为相思而愁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意空间:57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十首经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
《宋之韵》文字解说词文字解说词
10首腊八诗词,岁暮寒冬,清粥一碗,温暖了整个冬天
苏轼词中最玲珑剔透的精品,你觉得是这首吗?
喝酒,除了酒还喝的有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