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三首极简五绝诗,诗中有画,美到令人心醉

2023-08-03 13:01·慢慢失忆

近体诗中,五言绝句最为短小,总共二十个字。恰是因为最短小,要想写出吸引人的作品,更为不易。王维是语言天才,又是画家、音乐家,深谙艺术上画龙点睛之妙,而且,他对短小精警的佛偈禅悟深有领略。这使他在五绝创作上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写出不少炉火纯青的绝作。

王维写五绝,往往是刹那间的所悟所感,这跟他信仰南禅宗应该颇有关系。“刹那”原本是古印度佛教术语,表示一念之间、极短的时间,唐朝高僧法藏说:“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南禅宗讲顿悟,顿悟就在一刹那,六祖慧能说:“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意思是说,人陷入迷惑,就像是经历多番劫难,幡然醒悟却是在一刹那之间。

王维有一首题作《鸟鸣涧》的五绝,让胡应麟“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此诗属于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为好友皇甫岳的云溪别业题写的。从组诗的其余四首来看,云溪别业当在江南一带。王维未必去过云溪,很可能是皇甫岳先描述了他的云溪五景,然后请王维一一题写。王维发挥想象,驱遣妙笔,其中渗透着他个人的体验。就说这首《鸟鸣涧》吧,让人从中看到的是王维自己禅修打坐的侧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禅道讲静悟,在静、定中领悟。王维在禅道修行上浸淫很深,最善于营造静谧的氛围和意趣。你看这首小诗,每一句都透着静谧。

首句说“人闲桂花落”。别看这简简单单五个字,如果没有禅修的体验,也许就想不到把“人闲”和“桂花落”放在一句之中。桂树高大茂盛,花瓣却极是细小,纵是白天,能有几人留意到桂花的坠落?但此时的禅修者处在很娴静的状态,他连桂花的坠落也察觉到了。第二句说“夜静春山空”。“静”是春山之夜的万籁俱寂,也是禅修者内心的一片宁静。“空”是春山之夜的空寂无人,也是禅修者内心的无欲无念。前两句十个字,写出了一个静美的春山之夜,也写出了禅修者的奇妙体验。

第三句说“月出惊山鸟”,以动写静。月亮无声无息地升起来,怎么会惊动山鸟?那是因为月亮一出,清辉满野,皎洁如雪,光线的迅速变化惊动了山鸟。却原来在这空旷的山野,能惊动山鸟的是月色,春夜的静谧也就不言而喻了。第四句说“时鸣春涧中”,以有声写无声。山鸟惊飞,在寂然无声的春夜山涧发出鸣叫,偶尔一声两声,愈加反衬出春山之夜的静谧。三、四两句都是从“山鸟”下笔,意境之美,禅悟之妙,俱在其中。

王维信仰南宗禅,南宗禅的精髓是顿悟。《鸟鸣涧》的前两句中有“闲”“静”“空”三字,佛教的修行正是由“闲”而入“静”,由“静”而生“空”。后两句写山鸟惊飞,“时鸣春涧”,让人凛然一醒,就像顿悟的那一刹那。

还有一些王维的五绝,并非一刹那间的禅悟,却是一刹那间的感受。王维极善于捕捉这一刹那间的感受,并以空灵之笔表现出来。譬如说这首《山中》诗: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很多人读这首诗,第一个感觉是色彩很美,像一幅画。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然后就列举了这首诗。

诗中的“山”不知是什么山,但“荆溪”源出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山脉中,距离辋川不远。王维这次山行,有可能是从他的辋川别业出发的。时值秋末冬初,诗人沿着山路而行,山路沿着溪流蜿蜒。正是水落石出、霜叶凋零的季节,山涧的溪流潺潺流淌,磷磷白石露出了水面,天气寒冷了,山坡上的红叶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几片。“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两句,抓住了山野风景中亮眼的色彩,也抓住了秋末冬初的典型特征。

令人叫绝的是后两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元”同“原”,本来之意。“空翠”在这里的意思有些难以言传,有种解释是青色的潮湿的雾气。然则,雾气怎么会是青色的?如果身临其境地设想一下,就不能不想到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植物。秋末冬初的秦岭,溪流是水落石出了,红叶是凋零稀少了,但还有青松翠柏、青苔翠竹。淡淡的白雾缭绕在郁郁葱葱的绿色山野,绿色好像浸染了白雾,看上去不就是一片空翠吗?又因为诗人被一片空翠所包裹,潮湿的雾里本来就带着水气,空明的翠色简直是青翠欲滴,于是便觉得身上的衣服都要被沾湿了。

张大千曾经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作为题跋,画过一幅泼墨泼彩山水画,画面上,只有山间一条沿溪蜿蜒的山路和峰顶一些松柏清晰可辨,其余部分都是大片大片的浓墨重彩,主色调就是缭绕在山间的“空翠”之色。不仅是这幅画,如果打开张大千的画册,你会发现他的“泼墨泼彩”多有“空翠”之色。有人说,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成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张大千正旅居美国,因此受到了立体派毕加索和抽象派的影响,甚至把他的泼墨泼彩画看作是抽象画。其实,张大千的了不起恰在于广采博取,转益多师。王维的画作真迹是看不到了,但他的诗作里有画家的匠心,一句“空翠湿人衣”触发了张大千的灵感。印象派大师莫奈和凡·高对于张大千未必有深刻影响,但他们的画作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喜欢以强烈的色彩突出表现主观精神感受。莫奈醉心绿色,凡·高钟爱黄色,张大千常用青绿色,他们偏好的颜色不一样,绘画技巧各有千秋,但艺术的感觉与匠心,往往会横跨时代和疆域之所限,超越形式之分和流派之别。王维远在唐代,能写出“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样的诗句,实在是难能可贵。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线条、光影、水墨、色彩等各个方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线条之美;“明月松间照”“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光影之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水墨之美;“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是色彩之美。“山路”两句,不只是色彩之美,“空翠”是视觉,“湿人衣”是触觉,诗人巧妙地把视觉、触觉和感觉融合在一起,而且以强烈的色彩突出表现了刹那间的主观精神感受。

另一首五言绝句《书事》,跟《山中》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诗题叫作“书事”,意思是写点儿眼前偶然间的所见所感。这一天天气很平常——“轻阴阁小雨”,天色微阴,连绵不断的小雨暂且停了。“阁”同“搁”,搁置,这里是暂停之意。这一天诗人的日子也很平常——“深院昼慵开”,大白天独自待在深院,懒得去打开院门。他没有来客等待,也没有出门的冲动,没什么烦心事儿,也没有什么开心事儿。

青苔吸引了他,他在院子里坐下来,“坐看苍苔色”。惯于幽居的他,住在幽静的深院,平日鲜有人来,苔藓在院子里到处生长。此时是阴天,又是雨后,带着雨水的青苔一片生机,爬在树身上、石头上、台阶上,绿茸茸的,鲜嫩,清新,亮眼。恍惚之间,只觉得这满眼的青翠“欲上人衣来”,简直要扑到他的衣服上了。

青苔是到处蔓延极不起眼的植物,长在阴暗潮湿不起眼的地方,王维却总能从中找到精警新奇的诗意。他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的是落日的余晖映入幽暗的深林,随着夕阳西下,又把一抹斜阳照到了青苔上,就这么十个字,写出了空灵静美的画面,也写出了不可言说的禅趣。而这里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是十个字,描绘了另一种风景,传达了不同的妙趣。这里的青苔不是被阳光所照,而是鲜亮到几乎可以照人的程度。连绵小雨让青苔疯长,雨后的湿润又添加了青苔的鲜嫩,阴暗的天色也反衬了青苔的亮色,因此才让诗人在刹那间的恍惚中,产生了青苔的亮色“欲上人衣来”的错觉。

《鹿柴》写在诗人隐居的辋川,《书事》更像是写在长安的家中。《鹿柴》的意境像是禅定时的静谧,打坐后的禅悟,《书事》的意境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慵懒、娴静和淡雅。在这个很寻常的日子,小雨只是暂停,天气阴阴的。对常人来说,一个人待在深院,又是这种天气,不免感到烦闷,但诗人照旧关闭他的家门,闲散自得。苔藓是常人不喜欢的,诗人却被它可爱的亮色所吸引,静坐在那里欣赏。我们从这首诗看到的王维,正是长安日常生活中也能拥有一份宁静的王维。

#暑期创作大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最美的十首诗,诗中有画,诗中有天地
王维 | 一袭白衣,翩翩少年 || 太阳新诗精品群 同题第88期 |||
王维很冷门的一首诗,最后5个字是神来之笔,令人叫绝!
王维——静中品真味
寂静中的交响诗:赏析王维《鹿柴》
苑祝标(签约作家)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王维《鹿柴》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