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里的中华城市6
诗词里的中华城市6





杜甫《长江两首》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涉及城市万州、涪陵、奉节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涉及城市:南京


这词是写于后主亡guo后被囚禁时期了。虽然写作地点在开封,但由于是怀旧之词,地域存在感则体现在了故都金陵上。尤其词的下阕,在悲叹故guo灭亡之时,也凭借想象,回到了秦淮旧地,体现出深深的怀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毫无疑问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之作,上阕主要写登临所见之景,而下阕则体现辛弃疾豪放词的一贯特点,通过运用各种典故,从而抒发的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以及渴望光复中原的情怀。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涉及城市,南京、黄石(西塞山)


这是一篇有名的怀古诗啊,楼主在上初中时历史书上讲述西晋灭吴、三国统一时就提到了这首诗的前2联(湖南岳麓版历史教材),楼主第一次知道南京还有一个“石头城”的别称也是通过此诗这首诗前2联讲的是西晋大将王濬顺江东下灭吴时的情形,这一场景主要通过对金陵城内外战事的短短几句描述来展现。而后2联则是对于西塞山这一重要军事要塞的描写与个人感怀,暗暗讽刺了意欲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也希望唐王朝能吸取从前的朝代覆亡的教训。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里京口就是指古镇江,瓜州在扬州南郊,钟山是指南京紫金山。由于具体描写较少,楼主只是随便提一下了。说实话,王安石这首千古名篇也让几个地名刷了波存在感。
既然楼主提到了这诗,那么南京之后要提哪里想必显而易见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涉及城市:镇江(北固山)
这首诗是歌咏镇江山水的名篇,诗人由楚入吴,来到镇江的北固山下,看到眼前开阔江景,写出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千古名句。同时也通过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出了浓浓的乡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涉及城市:镇江(北固亭)


这两首毫无疑问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第一首不长,但一读来就让人觉得豪情万丈,而且颇有熟悉之感,因为上下两阙都有借鉴化用,“不尽长江滚滚流”源自杜甫《登高》。而“生子当如孙仲谋”源自《三国志》。但楼主认为这里恰到好处,这里我也就不说那些刻意赏析的话,就直白点说:我辈男儿,若是如同稼轩一般,在久不得志后事业又重新焕发希望,此时登临高楼,遥望神州如画江山,又怎能不生出睥睨天下的豪情!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涉及城市:镇江


关于诗的写作地点是在湖南洪江还是江苏镇江有过争议,但是从第二首地名来看,确实是在镇江芙蓉楼所写,这诗不必多提,明白“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可。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涉及城市:扬州


本诗从前2句就可看出这是一首怀人诗,虽然标题是怀念扬州,但作者开头却追忆别情,后2句又巧用拟人,因为扬州的明月“无赖”,所以更加激起出了他的思念之情。虽然本诗并未言明扬州城里的风物如何如何,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却渐渐被人当作歌咏扬州的名句,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就认为:月明无赖,自是佳句,与扬州尤切。

(1)《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3)《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涉及城市:扬州


第一首诗属于怀旧诗,且意境相当的优美,杜牧在怀念昔日同僚的同时,也将在扬州的美好时光记录了下来。个人认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算得上是扬州的又一张名片吧。
第二首诗也可以算得上是情诗了,是杜牧赠给一位歌女的,虽然内容主要是赞扬歌女的妙曼美好,但第三句“春风十里扬州路”不论真实含义是怎样,光从字面上看就让扬州披上了一层光鲜与美丽。
第三首诗的基调就有些低沉了,作者前2句先回忆当年扬州幕僚生活的浪漫,但后2句又流露出感伤与后悔。既感叹人生一场大梦,同时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往事不堪回首之意。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涉及城市:扬州



首先提一句,《扬州慢》这个词牌是姜夔自创的,其中这首淮左名都可谓是相当有名。前面是交代背景的小序,然后就涉及到正文了。上阕追忆扬州的繁华美景,然后又与战争过后的萧条作了鲜明对比。下阕虽然主要抒情,但依然不乏扬州特色,“二十四桥”、“红药”等也颇为亮眼。总之,全词大概就是抒发对扬州昔日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如今山河破碎的咏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里的中华城市,
一天一首古诗词——长相思·铁瓮城高
黄昏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每日一诗
宋之韵解说词第十九集
国庆节一起来读读这9首爱国诗词,气势磅礡,爱国也是爱家!
诗词与山色:那些年写在北固山的诗词,诗人眼中的景语皆情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