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鄱阳湖枯水期逐年提前,到底是谁之过?

中华建设网 2016-11-10 17:03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肖岭峰 微信公众号ID:zhjswcc)11月7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鄱阳湖迎来大批越冬的白鹤、灰鹤、小天鹅等珍稀冬候鸟。这个时候本该是鄱阳湖渐渐进入枯水期的季节,然而人们却早已在见底的鄱阳湖观赏奇异美景。“蓼子花海”和“大草原” 的背后却是鄱阳湖的眼泪。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平衡?
鄱阳湖湖底裸露变成了上万亩的鄱阳湖“蓼子花海”和“大草原”
自古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就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成为了鄱阳湖富有特点的生态特征。过去鄱阳湖低水位期一般发生在冬季,但是这一特点近年来却发生了变化。
鄱阳“河”
枯水期提前并延长,历史最低水位不断被刷新,今年更是在十月就提前进了枯水期。将近半年的枯水期,让湖周围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成了问题。不仅如此,鄱阳湖底裸露大面积的草洲预计将在11月提前枯黄。湿地的消亡,使越冬的珍稀候鸟饿死途中,存活下来的有可能因粮荒而分散到湖区村民房前屋后、鱼塘农田觅食,使“人鸟争食”的矛盾将加剧。提前到来的低水位期导致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明显不足,必定对湖区生态、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数据表明鄱阳湖枯水期逐年提前
近年来,每到10月,受持续少雨和长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响,鄱阳湖就会迎来枯水期。翻看鄱阳湖近几年来的新闻,对比以往进入枯水期的时间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呈现逐步提前的趋势,今年鄱阳湖提前两个月进入枯水期实属意料之中。
(新华网报道) 2011年10月27日8时,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降至9.98米,意味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网易财经报道)2012年10月25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至12米以下,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新一轮枯水期,较正常年份约提前10天呈现枯水状态。
(新华网报道)2013年10月19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跌破10米的枯水位大关,提前进入枯水期。
(凤凰网报道)2014年10月31日,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
(中国江西网)2015年10月19日,据中国水文信息网发布的水文数据,标志着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了枯水状态。
2016年7月,从7月中下旬开始,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迅速下降,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今年整整提前了2个月。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个遵循了千年的规律?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主因
江西省水利厅公布的数据,自2000年后,鄱阳湖连续多年出现旱情,2003年、2007年和2009年更是遭遇大旱。根据水文监测数据,鄱阳湖如今在丰水期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到冬季枯水期却能“瘦身”至几百平方公里。而从2003年到2007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0月,在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来临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连续遭遇旱情,鄱阳湖的水域面积曾减少到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的减少,让沿岸的航运、渔业受到威胁,上千万人口的生活受到影响,鄱阳湖的生态也迅速发生变化。
今年枯水期时间提前,情况更为严重,这与近期降雨异常偏少有关。据江西省气象监测资料显示,今年9月以来(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其间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7℃。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人为采沙截留和长江水库群的运用加剧鄱阳湖枯水困局
对于鄱阳湖多年来屡屡“见底”,气候变化固然是主因,但是不能忽略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注入鄱阳湖区的5条河流中的河水被沿岸工农业生产大量占用,导致注入鄱阳湖水量减少、湖区大量挖沙导致湖面下切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破坏着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违法采砂、水利设施截流等人为因素更加剧了鄱阳湖枯水期的旱情。
记者在江西水利厅官网了解到,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引起的长江中下游径流减少、清水下泄冲刷引起的河道下切等因素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长江流域上游水库群在产生巨大效益的同时,汛后集中蓄水运行将改变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与水沙条件,改变天然的径流过程。长江中下游水位的降低,使鄱阳湖出流量加大,从而带来鄱阳湖水位降低、水量减少、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重大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的“拉空”作用十分明显。长江上游水库群汛后蓄水对长江中下游及两湖的影响,中国水科院、长江委、南京水科院等都已有详细的研究。有关研究成果显示:长江干流上游水库群汛后蓄水是鄱阳湖低枯水位的关键原因。
鄱阳湖枯水常态化和趋势化的新变化,造成枯水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对湖区民生、生态、经济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难于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周边城市群迅速崛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切实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双赢,江西省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 。如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正式转入可行性研究阶段。我们期待这一工程早日得以实施,让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以湖光滟潋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上游电力集团旱季抢水 鄱阳湖进入极枯水位(图)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名副其实吗?
鄱阳湖缘何连年“喊渴”
江西省水利厅 媒体关注 胡振鹏:鄱阳湖水文生态变化的八个问题
鄱阳湖
中国最大淡水湖提前枯水变身花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